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22146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监 测 指 标单 位权 重%标准值2020年一、经济开展291.人均GDP元1231400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2.5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04.城镇人口比重5605.失业率城镇46二、社会和谐156.基尼系数20.47.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22.808.地区经济开展差异系数%2609.根本社会保险覆盖率6901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3=100三、生活质量19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1500012.恩格尔系数3401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527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215.平均预期寿命岁375四、法制111

2、6.公民自身权利满意度59017.社会平安指数6100五、文化教育141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519.居民文教娱乐效劳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21620.平均受教育年限年610.5六、资源环境1221.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40.8422.耕地面积指数%29423.环境质量指数%6=100说明:人均国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能耗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因目前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数据还没有对外公开使用,可暂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代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暂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代替。附件2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一、人均GDP国生产总值GDP是

3、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于地区,GDP中文名称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是指一定时期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GDP。计算公式为:人均GDP=GDP年平均常住人口资料来源:统计部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二、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开展简称R&D经费支出占同期GDP的比重。计算公式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当年GDP100%研究与试验开展( R& D) 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展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根底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展三类活动。资料来源:统计部门科技统计资料。三、第

4、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给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效劳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计算公式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第三产业增加值 国生产总值100%资料来源:统计部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四、城镇人口比重指城镇人口数量占总体人口数量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人口总数100%城镇人口有几种口径的统计数据,本指标使用的是人口普查中按城乡划分标准统计的城镇人口数。资料来源:统计部门人口资料。五、失业率城镇失业率是指*时点期失业人口与

5、同时点期经济活动人口即劳动力之比。失业率城镇是通过调查城镇失业人数计算出来的。计算公式为:失业率=*时点期失业人口同时点期经济活动人口100%这里,失业是指16岁以上的城镇常住人口中,有劳动能力、调查期间未参加社会劳动、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并正在以*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这是国际通行的失业统计定义。也是国家统计局与原劳动部于1995年联合确定的统计定义。失业人数与失业率均可计算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但由于失业现象的变化在短期是渐变的,因此两类指标差异不大。目前国际上和我国一般使用的是时点指标。公式中的失业人口数是指调查失业人数,而不是登记失业人数。资料来源:统计部门人口资料。六、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

6、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展不平均分配的那局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因此,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人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每个人的收入完全一样。一般情况下,基尼系数处于0和1之间。基尼系数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另一种是几何法。直接法计算公式:其中,G为基尼系数,n为被调查人数,为第i个被调查者的收入,为所有被调查者的平均收入。几何法计算公式:其中,G为基尼系数,表示洛伦兹曲线L和直线OC围成的面积如图1,表示ODC的面积。资料来源:统计部门城乡住户调查资料

7、。七、城乡居民收入比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以农村为1。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资料来源:统计部门城乡住户调查资料。八、地区经济开展差异系数是指各地区经济开展水平人均国生产总值的差异系数。计算公式为:其中n为辖区地区个数,为地区i的人均GDP,为n个地区的平均人均GDP。地区经济开展差异系数反映的是各地区之间经济开展差异情况,值越大,各地区之间经济开展差异程度越大,反之亦然。资料来源:统计部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九、根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指已参加根本养老保险和根本医疗保险人口占政策规定应参加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为:根本社会保

8、险主要包括根本养老保险、根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其中根本养老保险、根本医疗保险最为重要,所以在计算根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时只计算根本养老保险和根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资料来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资料或统计部门劳动保障统计资料。十、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与同年龄段人口性别比之比。计算公式为:说明: 高中阶段包括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而高中又包括普通高中和成人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又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由于技工学校统计资料中不分性别,所以高中阶段分性别统计暂不包括技工学校。目前高中阶段毕业生年龄约18岁左右。在计算同年龄段人口性别

9、比时用17、18、19岁三个年龄段的性别比代替。资料来源:教育部门统计资料或统计部门教育统计资料。十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乡常住人口比重加权平均计算。城镇住户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帐补贴后的收入。计算公式:城镇住户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帐补贴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是指农村住户获得的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可用于住户的最终消费、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计算公式: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 税费

10、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调查补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比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城镇人口比重资料来源:统计部门城市和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十二、恩格尔系数指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占消费性支出城镇或生活消费支出农村的比重。食品支出是指居民用于主食、副食、其他食品以及在外饮食的支出总和。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消费性支出100%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生活消费支出100%1城镇人口比重。资料来源:统计部门城市和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十三、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指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农村人均钢筋砖木构造住房面积的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人均住

11、房使用面积=城镇人均使用面积城镇人口比重+ 农村钢筋砖木构造人均住房面积1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指城镇居民按人平均的现有住房的建筑面积。现住房计算总建筑面积时以房屋产权证或租赁证为准。建筑面积可按使用面积乘以1.33计算得出。农村人均钢筋、砖木构造住房面积:指农村居民按人平均的钢筋混凝土构造和砖木构造住房的室面积。房屋面积从墙线算起,不包括房屋构造如墙、柱占用的面积,多层建筑按各层面积总和计算。钢筋混凝土构造是指房屋的梁、柱、承重墙等主要局部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砖木构造是指梁、柱、承重墙等主要局部是用砖、石和木料建造的。资料来源:统计部门城市和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十四、5岁以下儿童

12、死亡率指每千名活产婴儿从出生到满5岁时的死亡概率。资料来源:卫生部门统计资料。十五、平均预期寿命指一个人口群体从出生起平均能存活的年龄岁。平均预期寿命是根据分年龄死亡率,通过编制生命表得到的。由于需要分年龄死亡数据,为了保证分年龄死亡数据的代表性,必须从规模较大的调查中获得死亡数据。我们可以利用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和5年一次的1%人口抽样调查获得的死亡数据计算平均预期寿命。其余年份的数据采取根据联合国推荐的平均预期寿命在各阶段提高幅度,参考年度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进展推算,以此对指标执行情况进展监测和评价。资料来源:统计部门人口统计资料。十六、公民自身权利满意度指公民对自身的政治、经济和

13、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满意程度。十七、社会平安指数是一个合成指数,表示社会平安的状态。指一定时期,社会平安的几个主要方面社会治安、交通平安、生活平安、生产平安等的总体变化情况。其中,社会治安采用万人刑事犯罪率指标;交通平安采用万人交通事故含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民航等死亡率指标;生活平安采用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指标;生产平安采用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指标。计算公式为:其中:,资料来源:法院、公安、平安生产管理部门统计资料。十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文化产业被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效劳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

14、的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效劳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还包括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效劳、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根据各类文化活动的特征和同质性,将全部文化产业活动划分为9大类别:新闻效劳;和效劳;播送、电视、电影效劳;文化艺术效劳;网络文化效劳;文化休闲娱乐效劳;其他文化效劳;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计算公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文化产业增加值国生产总值100%资料来源:统计部门。十九、居民文教娱乐效劳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指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效劳性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效劳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包括商品和非商品支出的总和。家庭消费支出:指居民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效劳、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效劳、居住、杂项商品和效劳等八大类。计算公式为:居民文教娱乐效劳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效劳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城镇人口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