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1中考精品系列2010中考化学全面解析 燃料及其利用(下)(教师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216737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1中考精品系列2010中考化学全面解析 燃料及其利用(下)(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备战2011中考精品系列2010中考化学全面解析 燃料及其利用(下)(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备战2011中考精品系列2010中考化学全面解析 燃料及其利用(下)(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备战2011中考精品系列2010中考化学全面解析 燃料及其利用(下)(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备战2011中考精品系列2010中考化学全面解析 燃料及其利用(下)(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11中考精品系列2010中考化学全面解析 燃料及其利用(下)(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1中考精品系列2010中考化学全面解析 燃料及其利用(下)(教师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2011中考精品系列2010中考化学全面解析之燃料及其利用(下)(教师版)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 (2010北京)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2(2010四川泸州)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一定是气体 B可燃物一定是液体C可燃物一定是固体 D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才能燃烧【解析】选D。可燃物既有气态的甲烷也有液态的酒精还有固态的煤等;可燃物燃烧需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答案】D3.

2、(2010江苏淮安)下列图标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书本上“化学图标”的识记效果。A:是物品回收标志;B:是禁止烟火标志;C:是中国节能标志;D:是禁止带火种标志。【答案】A4(2010新疆)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B.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C.现象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5(2010湖南株洲)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

3、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解析】 放在热水中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通入氧气即发生燃烧。实验1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缺少了氧气,并不能够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6(2010山东泰安)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之一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

4、接触面积。【答案】B7(2010福建福州)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人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 清除可燃物 B 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 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解析】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将物质燃烧的条件加以破坏,自动灭火陶瓷砖高温烘烧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会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答案】B8(2010天津)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

5、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9.(2010辽宁宽甸)近两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与石油相关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B石油是一种重要的纯净物C石油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石油经过干馏后的产品,可用作汽车燃料【解析】石油加工方法是分馏(根据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不是干馏(隔绝空气加强热)。故D选项错误。【答案】C10.(2010湖南娄底)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B从变化上看:丁

6、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解析】 丁烷C4H10含有C、H两种元素,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二、填空题:(共5题,共30分)1111.(2010河南)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红磷是可燃物,它燃烧的条件是充足的氧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它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若实验中红磷量不足,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标明反应条件和注明生成物的状

7、态。【答案】温度达到着火点 4P+502 2P205 偏小12. (2010广东肇庆)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 等(请举1例)。(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和贮存方法得到突破,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汽油中添加乙醇,可减少汽

8、油消耗和有毒尾气的排放。(4)在新能原汽车未普及时,右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 :A.原料来源丰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催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烧碱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能,请你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3O2+ + 5H2O。13(2010山东泰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试回答下列问题:(1)绿色植物通过_作用吸收CO2 ,放出 ;(2)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条件下

9、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化工原料R,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 6H2 = R + 4H2O。根据上述反应推断R的化学式是 ;(3)为了缓解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填字母)。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C提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推断R的化学式;目前,人类还是以化石燃料为主,不能禁止使用。【答案】(1)光合 氧气(或O2) (2)C2H4 (3)A、C14. (2010江苏淮安)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

10、候会议,本次会议大力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A、B、C、D、E是常见的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2所示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部分反应的条件和产物略去),其中E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颢:D的名称: 。酒精燃烧产生CO2 ,但同学们认为用上图思路开发酒精燃料也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同学们的理由是 。(2)目前我国正大力研发电动汽车,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瓶颈的是电池的性能。科技人员已研制出一种新型电池一一锂空气电池,它能提供相当于普通锂电池10倍的能量。该电池

11、在放电时锂(Li)与水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响应“低碳生活”。请列举一个你可以做到的事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I、物质推断框图题的有关知识,II、社会热点问题(低碳经济),15(2010福建晋江)“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晋江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燃烧垃圾发电,将垃圾成为再生新能源。(1)垃圾被送入发电车间前首先要除去一些不能燃烧的物质。下列垃圾中的物质必须去除的是 (填序号)。 A.碎玻璃 B.废纸屑 C.干电池(2)垃圾焚烧发电与直接堆放或填埋相比较带来的优点有 (写出一点即可)。(3)“垃圾是

12、放错位的资源”。下列各图标中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填序号)。 A B C(4)生活垃圾还可用于生产沼气(主要成分甲烷:CH4),沼气的主要成分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沼气燃烧可用于供热或发电,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1)A、C(2)节约土地(或保护环境等)(3)B(4)有机物点燃CH4 + 2O2 CO2 + 2H2O来源:Z.xx.k.Com三、实验题:(共3题,共20分)16(2010山东烟台)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 等。(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有CO气体。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实验原理】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3CO+Fe2O3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实验仪器】 甲 乙 丙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 。根据实验中出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