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重要性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21437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重要性(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家庭 携手育人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大家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的家庭教育交流会,同时更要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给我这次培训的机会,使我聆听了5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虽然只有短暂的9天时间,但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今天很高兴,能以一位老师、一位家长、一位家庭教育培训者的身份,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宗旨。和在座的各位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由于我能力有限,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家长多多包涵。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

2、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处在五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约在1012岁之间,已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出了许多弱点:开始注重穿着打扮、比吃比穿,爱嫉妒、爱攀比;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不知谦让,以自我为中心,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断,而解决矛盾的办法又过于简单,除了动手打之外,别无它法;异性间的吸引也初见端倪,开始注意异性同学的长相、在喜欢的异性面前表现自己、送礼物;在和父母的相处中,动不动就对父母大吼大叫,不听父母的话,出现了一些逆反情绪;和老

3、师之间的关系也有些紧张,不服从老师管教、顶撞老师;在学习上开始偷懒,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潦草、抄别人的作业、抄有些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子也大了起来,撒谎现象日愈严重,为各种事情找借口、欺骗同学、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家长的包办代替,养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开,缺乏爱心,不知感恩等。列举这些的主旨就是希望各位家长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在充分尊重孩子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本着“交流疏通”的原则,“用爱导航”,循循善诱,耐心交流,合理疏导,以解除孩子的烦恼,促进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同步发展,使孩子健康成长,实现“因教育而幸福”、“因教育而美好”的最终目标。一、家庭对一个

4、人的影响1、故事:两种家教,两样人生这是关于两个孩子和两个父亲的故事。第一个孩子是班上的优等生,可每次考试总会有几个同学的成绩排在他之前,他从未拿过第一名。“爸爸,为什么我总也超不过前面那几个同学呢?”孩子一脸愁云。父亲没有回答,而是拿来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条长长的线,说:“你有办法让这条长线变短吗?试试看!”孩子绞尽脑汁,想了许多长线变短的办法,结果都无济于事。父亲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拿起笔在那条长线下面画了一条更长的直线“哦,爸爸,我懂了!要胜别人一筹,要超过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使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出色,更优秀。”孩子恍然大悟。第二个孩子本来就是班上的小队长,可他还总想着怎样尽快熬到中队

5、长的位置,却事与愿违。孩子忧心重重地问父亲该怎么办。这个父亲也没有回答,而是兴致勃勃地和孩子下起跳棋来。孩子的棋技绝不比父亲差,可最后还是败下阵来。“要在下棋中获胜,只想着在自己前行中搭桥还不行,还必须在关键的时刻拆别人的桥,让他举步维艰”“哦,爸爸,我懂了,要超过别人最有效的办法不在于如何为自己搭桥尽快前行,最根本的是善于阻止别人超过自己。”孩子茅塞顿开。多年后,两个孩子已长大成人,走上各自的岗位。第一个孩子以父亲的“长线”理论指导自己,所到之处,单位垂青,事业有成。第二个孩子以父亲的“拆桥”理论做航标,结果不仅没有功成名就,而且根本就没有单位接纳这种人。两种家教,给孩子换来的是两样人生。2

6、、案例:海南海口9岁小学生作业中的一则造句让人瞠目结舌,他是这样写的:“如果我有一颗炸弹,我就会炸平我的学校;如果我有一把刀,我就会杀死我的妈妈。”谁能想到,如此触目惊心的话,竟是出自海口某小学一名9岁小学生的造句。据老师介绍,这位9岁孩子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但也从未见过有什么特别出格的举动,没想到内心深处竟有如此可怕的想法。后来家访中了解到,孩子的妈妈怕孩子学坏了,常常用责骂和唠叨的方式纠正孩子身上出现的小毛病,让孩子感觉在家中处处受限,没有了自由。而内向的孩子又不肯与人交流,积压已久的情绪让他开始仇视妈妈和学校。因为十多岁的孩子最容易出现“仇亲期”,而对孩子这种特殊的心理时期,多数家长

7、却浑然不知,只是一味的对不听话孩子进行责备和打骂,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如果我们的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仍存有错误的育人理念,仍在使用错误的教育方法,这会在孩子的心灵和性格上留下难以估量的影响。二、家庭教育存在的几大误区(一)忽视与期望过切的误区(观念误区)案例:湖北汉口武术学校16岁学生在火车站广场暴打母亲。案例中的16岁的少年小兵,以女友怀孕为由向母亲周某索要一万元钱,因为小兵经常说谎骗钱,而且一万元也不是小数目,母亲没有给他。之后小兵独自一人跑到河南,父母把他找回来后,小兵趁着别人不注意偷拿了哥哥2000元钱和银行卡等物品,想坐火车去郑州。等到母亲追到

8、火车站,劝儿子回去的时候,小兵执意不肯,母亲扇了小威两记耳光,小兵在众目睽睽之下掐住母亲的脖子,对母亲拳打脚踢。整个过程持续了5分钟左右,直到执勤民警赶来把他们拉开,小兵仍然怒气未消地说:“她早该死了!”而民警把周某拉起来的时候,周某边哭边向民警求情:“你们可不要为难他啊,他是我儿子。”面对这样的孩子,很多的父母表现得既生气又无奈。“天下没有狠心的爹娘,只有狠心的儿女”,真是应了这句老话吗?我们从侧面了解到,在小兵出生后不久,周某便把孩子送到姥姥家抚养,直到孩子8岁时,她才将他接回身边。“老人要在生活上照顾他,没时间和精力在教育上下工夫,自己忙于生意,也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周某说,小兵十几岁

9、的时候就开始偷东西,对家里人撒谎。无奈之下,周某把儿子送到少林寺附近的一所武校,然而令周某想不到的是,小兵在武校一个学期竟然逃学8次,并且经常打架闹事,谁也管不住他。这就是对家庭教育的忽视使家长错过了与孩子建立亲子感情和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有句家庭教育的经验之谈:“如果我们的家长错过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那么,在以后的教育中将要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确实是这样的。与忽视相反的还有一个家庭教育误区,那就是家长的期望过切。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中日韩美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中显示:中国高中生表示父母平时关心高中生情绪变化的占31.9%;关心交友情况的占44.5%;关心生活习惯

10、的占49.8%;关心身体健康的占79.1%;关心学习成绩的占82.1%。超三成的中国高中生父母希望孩子具有研究生学历。调查显示,约四成的中国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不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不了解孩子放学回家干什么,不知道孩子好朋友的情况。美、韩高中生认为父母表扬激励多、批评也多;中、日高中生认为表扬激励少、批评也少。日本高中生经常和父母聊天的占82%,而中国高中生和父母聊天的仅占54%。而且中国高中生最喜欢和异性朋友倾诉烦恼,而这个异性朋友却不是母亲。从这些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父母最关心孩子的是成绩、学历。而这种对成绩的高期望不仅仅是表现在高中生父母身上,更是体现在中小学孩子的父母

11、身上。家长的盲目攀比、视分如命、重智轻德、重学历轻能力已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社会观念左右家长的认识,进而影响了孩子全面的发展。(二)父母的教育跟不上孩子的成长(方法误区)由于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复杂、家庭内部矛盾等等原因时常侵扰人们的情绪,曾有位智者说过人性中最大的两个弱点是愤怒和欲望。的确,在所有的负面情绪中愤怒是最激烈的一种,并且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余世维的女儿从五年级开始就收集爵士音乐的碟片,已经收集了整整一箱,有一天她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余世维一火,就把女儿一箱的碟片丢掉了,从此他的女儿终生不再听爵士乐,也不再收集CD。这样的一个结果给余世维留下很大的一个伤痛,非常懊悔,他没有想到

12、他在情绪之下所做的决策,会影响女儿一生。从此以后,余世维就提醒自己,重要的决策不要受情绪的影响,一定要过夜。自检:1、您是否有过把自己在工作中、在家庭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转嫁给孩子身上?2、当您在面对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是否对孩子进行过打骂或者把卷子撕毁?您是否意识到这一过激行为将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3、当看到孩子发脾气、情绪消沉的时候,您认为这是正常的吗?您又是如何做得呢?(三)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人才误区)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家长一看到别的孩子学什么,也跟着学什么。一看到别的孩子学的那么多,心里就跟着急。而且这种跟从的趋势越来越低龄化。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在一起

13、聊天,一个问:“你家孩子几年级了?”“三年级。”“三年级学没学英语呢?该学了。”就是在这种互相促进的聊天形势下,很多的孩子就被父母拉去学习。后果是什么样的?真的如人所说开发智力了吗?真的就都能考上理想的中学了吗?反而在这种盲目地学这学那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没等到了初中就开始厌学了,而且这种厌学的现象年龄越来越偏小。这种后果是谁造成的?都是孩子的原因吗?案例:徐露露的父亲是一个小学校长,年轻时曾有过“痛失去北京深造”的遗憾,为了把这种遗憾从独生女儿身上弥补回来,他决心“要在我们家制造一个神童”。徐露露在父亲的苦心训练下,7岁学完了小学6年所有的课程;8岁入初中;10岁入高中;13岁以优异的成

14、绩考入南京某综合大学生物系,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学生;17岁直升为该校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徐父为自己成功的教育案例欣喜不已时,却没有注意到,徐露露智力不凡,生活能力却非常低下。最突出的表现是,徐露露根本不懂如何同身边的人交往。有一次,老师指出她实验操作的错误,她当场不服、狡辩,半夜12点多又愤然敲开老师的家门,要求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向她赔礼道歉;她读研究生时成绩落居榜尾,不是设法迎头赶上,而是经常把成绩比她好的同学的课本、笔记本偷偷扔进垃圾桶在畸形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徐露露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两次恋爱失败后,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于是在宿舍点火自焚,结束了自己18岁的生命。究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家长们有过思考吗?(四)爱的误区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如果父母过多的爱抚、过多的保护、不当地满足、迁就、剥夺孩子的独立,其实我们的家长就已经走进了爱的误区,这些爱也变成了无原则地爱。权威教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