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社会中国狼爸:不打不成才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21357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中国狼爸:不打不成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中国狼爸:不打不成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中国狼爸:不打不成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摘社会中国狼爸:不打不成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狼爸:不打不成才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香港商人萧百佑跻身成功父母行列,这位以“打”为法宝的“中国狼爸”,再次掀起对中国国产教育模式的讨论。萧百佑,自称“中国狼爸”,用“打”的教育方式,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以“打”为法宝萧百佑的长子萧尧和长女萧君在2009年分别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法学院录取。今年夏天,二女儿萧箫紧随其后,成为了哥哥姐姐的校友。最小的三女儿萧冰目前正读高二,她有古筝特长,目标是同样位于首都的中央音乐学院。萧百佑备受争议的教子经所以,北大兄妹于今年出版。在书中,实现“一门三北大”的奥秘简单而清晰:在快速促成孩子懂事和成长方面,萧百佑觉得藤条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2、意义”。过去十余年中,萧百佑无数次从家中的仿古花瓶里取出藤条,来到客厅,然后杀气腾腾地立于儿女面前。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孩子犯了错误,必然要打。他的打法流派被自己总结成七条:一、初中以后少打,因为性格已经定型,但在幼儿、小学时期,定要严厉管教;二、只用藤条或鸡毛掸,伤皮肉不伤筋骨;三、只打手和小腿,身体其他部位不打;四、打前先训话,讲明错误之处再打;五、一个孩子犯错,其他孩子必须站在一旁听从教诲,看着兄弟姐妹挨打;六、打之前告诉孩子这次要打几下,让孩子自己数,不多打不少打,数错一下罚十下;七、孩子必须主动伸手挨打,不能缩手躲避,不能喊疼,缩手一下多打一下,喊疼打得更重。萧百佑曾在题为假如药家鑫、

3、马家爵是我的孩子的博客文章里分析:“马家爵为何成魔?父母疏于管教!不打、不骂、不理药家鑫为何成魔?父母视其为宝贝,掌上明珠!假如小马、小药是我的孩子,我会以巴掌告诉他们:生命比起任何东西来都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什么,哪怕是尊严,也远远比不上生命!”禁止任何课外活动国产教育模式在萧家,就是不允许孩子自由看电视和上网,不允许随便开冰箱喝可乐,从刚会说话开始,孩子的必修课就是声律启蒙、三字经、琵琶行。孩子们上学后,与同学的交往一直被严格限行。为杜绝被同龄的孩子带坏,萧家子弟若想去同学家串门,必先提交一份格式完整的申请书,列明去哪位同学家,这位同学在班级担任的职务,学习成绩如何;同行的同学有哪几个,都在

4、班上担任什么职务,学习成绩如何;大概要呆多久,何时可以回来。最后,申请书还必须由班主任签字。孩子们当然不好意思为了找个同学还去见老师,申请书大都断于签字环节。孩子在上大学之前不需要朋友。这是萧百佑众多不近人情的坚持之一。萧家搬迁过五次,每次转学、搬家后,萧尧与之前的同学便完全失去联络。从小到大,萧尧只在学校参加过两次春游,对如此严格的社交控制,萧百佑得意洋洋,因为这“为孩子们在同学圈中圈起了一个最纯洁、最安全的环境”。任何课外活动在萧家都被禁止。小学时代的萧尧曾沉迷于植物研究,家里的阳台上摆满了他种植的各类花草。但在一次幅度不大的考试成绩下降后,萧百佑命令儿子把全部植物扔进垃圾桶。萧家四兄妹一

5、直不被允许参加校内的比赛活动,被同学誉为“三分王子”的萧尧也不能随心所欲去打篮球。在孩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萧百佑也不给一分零花钱,因为有了零花钱便会有新鲜好玩的东西,对学习也就越发没有兴趣。因为父亲的“暴政”,萧尧曾经想过离家出走,但却始终下不了决心。没有钱,没有朋友,他想,能去哪?内地教育是个很好的体系关于内地的教育问题,记者和萧百佑进行了探讨。记者:孩子要严格教育,但有没有打以外的好方法?萧百佑:在中国没有。人首先是动物性,其次才是人性,小孩是不具备完整的人性的,所以我们要用动物条件反射的方式来教育他,加强他们的记忆。我见到很多3岁左右的小孩,就为了让他吃一口饭,他的父母或者保姆绕着

6、桌子追三圈,这太恐怖了。我的4个孩子只打了一次,他们就好好吃饭了。记者:你把孩子“打进北大”的做法,在中国是否具有普适性,值得效法?萧百佑:如果平常和孩子很少聊天,小孩对你就只有畏没有敬,你打他,他肯定逆反。如果爸爸妈妈天天吵架,自己身不正,你打他,他就觉得你像欺负妈妈一样欺负我。夫妻之间的爱、父母对长辈的孝顺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这些对小孩很重要。他为什么要听你的?为什么你打他他都认同?有一条,他服。良好的家庭氛围,我觉得是可以采用极端教育方法的前提。记者:考进北大固然可喜,但你是否觉得孩子没有了童年?萧百佑:我在国外,看外国的小孩,那是真快乐,真童年,中国100年后都没这种童年,因为中国竞争太激烈了。如果我在国外养我的孩子,我绝对不打,绝对放松,因为那个社会值得放松,可以放松。记者:但还是有很多家长不打孩子,也培养成才了。萧百佑:没问题,如果他的家庭是书香门第,他爸爸是钱钟书,那有什么问题。家庭背景又好,学习又争气的孩子凤毛麟角,现在更多的是“李刚的儿子”。记者:你觉得孩子考上北大就是人生的成功了?萧百佑:在读书这个阶段,北大就是成功,但这还不是人生的成功。我给老大萧尧的目标定位是超过季羡林,差不多跟吴宓一个水平。我大胆地跟儿子谈这个,实现与否未可知,但必须要有这个目标。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