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213467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师考试重点归纳总结(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 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 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 技术、方法和手段, 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 评估、 有效干预与连续 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健康效益。健康管理的八大目标:1. 完善健康和福利2. 减少健康危险因素3. 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4. 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5. 增加临床效用、效率6. 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 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8. 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健康

2、管理的特点:标准化 足量化 个体化 系统化健康管理的三个基本步骤:2. 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3. 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健康风险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健康管理的五个服务流程:1. 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2. 健康评估3. 个人健康咨询4. 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5. 专项的健康和疾病管理服务健康管理的六个基本策略:1. 生活方式管理2. 需求管理3. 疾病管理4. 灾难性病伤管理5. 残疾管理6. 综合群体健康管理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1. 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2. 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生活方式的四大干预技术:教育

3、 激励 训练营销影响需求管理的四大主要因素:1. 患病率2. 感知到的需要3. 消费者选择偏好4. 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残疾补贴、请病假的能力等)需求管理的策略:1. 小时电话就诊和健康咨询2. 转诊服务3. 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4. 健康课堂5. 服务预约疾病管理的三个特点:1. 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2. 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灾难性病伤管理的五大特点:1. 转诊及时2.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3. 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 医疗服务需要4.

4、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5. 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残疾管理的八大目标:1. 防止残疾恶化2. 注重功能性能力3. 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4. 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5. 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6. 与病人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7. 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8. 实行循环管理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1. 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2. 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3. 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规划( 2017 2025 )1. 突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和社会性2. 强调慢性病防控的个人健康责任3. 行动计划与预期目标明确可操作基本卫生保健的五大原则:1. 合理

5、布局2. 社区参与3. 预防为主4. 适宜技术5. 综合利用基本卫生保健的四个方面:1. 促进健康2. 预防保健3. 合理治疗4. 社区康复基本卫生保健的八项内容:1. 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2. 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3. 供应足够的安全卫生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4.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5. 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6. 预防和控制地方病7. 常见病和外伤和合理治疗8. 提供基本药物基本卫生保健的特点:社会性 群众性 艰巨性 长期性基本卫生保健的意义:1. 充分享有健康权2.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3. 提高人人健康水平4. 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第二章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临床医学的学

6、科分类:1. 按治疗手段分: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内科学,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外科学,理疗学,放射治 疗学,核医学,营养治疗学和心理治疗学。2. 按治疗对象分: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病学,围生医学,危重病医学,职业病学。3. 按人体系统或解剖部位分:口腔科学,神经病学,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胸外科。4. 按病种分: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5. 按诊断手段分:临床病理学,医学 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临床医学的四大主要特征:1. 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2. 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3. 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4. 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1. 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2. 学科体系分化

7、与综合3. 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益密切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1. 问诊和病史采集(患者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和家族史)2. 体格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3. 实验诊断(血液学检验、体液与排泄物检验、生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学检验)4. 医学影像检查(X线成像、CT检查、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MRI)5. 其他临床辅助检查(心电图、核医学、内镜检查)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2. 手术治疗3. 介入治疗4. 物理疗法5. 生活方式干预治疗6. 心理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1.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2. 根据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点来选择药物3. 根据患者的

8、个体差异来选择用药4. 根据药物的价格或效应来选择用药临床医学和健康管理的相互关系:临床医学是学科基础,健康管理是学科延伸。临床医学和健康管理的主要区别:健康管理临床医学服务目的不同已病人为中心,研究疾病的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健康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为风险因素预防为重点重点服务对象不同患有各种疾病的人群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病风险人群和慢性病早期 康复人群服务模式不同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全面检测、风险评估、有效辅助检查确定诊断后,采用干预和连续跟踪药物、手术、介入放射和物 理疗法等技术实施治疗第三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

9、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预防医学的三大特点 :1. 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者。2. 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重点研究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防的有 效手段和效益3. 采取的对策既有针对于个体预防疾病的干预, 更重视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性措施。预防医学的五大学科体系: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环境卫生科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卫生管理学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1. 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社会制度与政策、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教 育、就业和工作条件)物质环境(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建筑环境)2. 行为与生

10、活方式因素: 不合理饮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身体活动、不安全性行为、吸毒、药物依赖等3. 生物遗传因素4. 卫生服务三级预防策略:一第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 / 根本性预防2. 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疾病3. 做好婚前检查和禁止近亲结婚,预防传染性疾病4. 做好妊娠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5. 化学预防(服用药物来预防某些疾病发生的高危个体)6. 针对公众健康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和公共政策二第二级预防1. 三早(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 五早(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也要早报告、早隔离)三第三级预防 对已患某些疾病的人,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

11、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进使功能恢复、 心理康复, 进行家庭护理指导, 使患者尽 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临床预防服务概念及内容: 概念:临床预防服务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 实施个体的干预措施来促进和预防疾病。内容:健康咨询、健康筛检、预防接种1. 健康咨询:通过手机求医者的健康危险因素,与求医者共同制定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的计 划。劝阻吸烟、增进身体活动、增进健康饮食、保持正常体重、预防意外伤害和事故、 预防 HIV 以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等。2. 健康筛检:运用快速、简便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手段,

12、在健康人中发现未被识别 的患者或有健康缺陷的人,以便及早进行干预,属于二级预防。A 定期测量血压B 称 量体重C 血脂的测定D 视敏度筛查E 听力测试F 子宫颈癌筛检G 乳腺癌筛检H 结肠、直肠癌筛检I 口腔科检查3. 化学预防: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 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预防某些疾病。A 对育龄或怀孕的妇女和幼儿补充含铁物质来降低罹患缺铁性贫血的危险B 补充氟化物降低龋齿患病率C 孕妇补充叶酸降低神经管缺陷婴儿出生的危险D 对特定人群采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脑卒中,以及某些肿瘤等。社区公共卫生实施的原则:1. 以健康为中心3. 以需求为导向

13、4. 多部门合作5. 人人参与国家节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2. 健康教育3. 预防接种4. 06 岁儿童 健康管理服务5.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6.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7.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8.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9. 严重精神患者健康管理服务10.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11.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12.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职业病概念:职业病是人们在工作环境中因直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导致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如果职业因素不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唯一直接因素, 而是诸多因素之一, 并且职业因素影响 了健康, 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

14、, 而且通过控制有关职业因素, 改善生 产劳动环境,可使得所患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这类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的特点:1. 病因明确。为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可消除或减少疾病发生。2. 病因与疾病之间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 -效应(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是 可检测和识别的。3. 群体发病。在接触同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患者。4. 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5. 重在预防,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第四章 常见慢性病慢性病的五大特点:2. 起病隐匿3. 病程较长4. 难以治愈5. 预后较差慢性病主要的危险因素:1. 吸烟2. 过量饮酒3. 不合理膳食4. 缺乏身体活动5. 其他因素(不良精神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慢性病的主要社会危害:1. 慢性病严重危害居民健康2. 慢性病不断加重经济负担常见慢性病类型:恶性肿瘤 高血压 2 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脑卒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超 重、肥胖、骨质疏松和口腔疾病等恶性肿瘤流行现状:2015 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前十位: 肺癌 胃癌 食管癌 肝癌 直结肠癌 乳腺癌 宫颈癌 脑肿瘤 胰腺癌 甲状腺癌恶性肿瘤概念:恶性肿瘤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某些细胞丧失了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