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21336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调研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标准。 调研提纲应该为调研提供方向, 即告诉调查者怎样进 展此项调研, 比方目的, 内容, 方法,对象。 调研提纲在调研之前完成, 所以不应该有对策, 结论性的东西包含在里面,因为那些是要调研完毕之后才能得出的结果。提纲应很好地表达设计者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逻辑性, 简明扼要, 思路清晰。 一般思路可 以是:研究对象的过去开展,开展到现在的状况开展成绩 ,综合过程要求找出开展中存 在的问题。调研提纲应该到此为止,至于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是调查完毕后报告的任务。就我看到的调研提纲形式有两种:表达式和问题式。 前者直接规定调研的内容, 条述式罗列调研内容。 后

2、者以问题的形式 列提纲,更容易让调查者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调研提纲范文一:2021 灵青方案春晖使者行动第十二队XX 外语外贸大学?筑梦彝乡公益团队调研提纲目录一、前言概述二、选题背景三、调查实施方案、方案四、附件一、前言概述一 调研课题:乡村教育助学金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 - 以 XX 省凉山州盐源县 盖 租乡为例二 调研目的:考察助学金方案是否可行性与可持续性,是否能支持更多大山里 的孩子能够承受教育,继续完成学业。三 调研对象:当地的公益组织、学校主要以中学为主 、孩子受资助与未 受资助的、孩子的家长、其他村民。四 调研内容:1. 现有助学金的发放情况:2. 现有乡村助学金的开展的缺乏

3、与盲区;3. 助学金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4. 如何使得助学金如何防止盲区 如: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有效、 透明,资助 学 生的考察条件是否合理适宜等 。五 调研方式: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社会研究方法进展研究。六 调研时间: 2013 年 07 月 13 日 -2013 年 07 月 25 日依实际情况将会小幅波 动二、选题背景一 问题的提出发起本调研的团队为 XX 外语外贸大学 “筑梦彝乡公益团队,现已成立近两年时间。 团队在对 XX 凉山帮扶中的近两年里积累了许多经历, 经过长期与当地公益组织、 学校的沟 通加深了对当地状况的了解, 拥有了对当地较为充分的了解及预调研后确定本调研题目

4、, 使 得题目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操性。通过过去近两年的暑假短期支教以及寒假两次调研,我们团队了解到, XX 凉山彝族地 区的很多学生存在小学到初中, 甚至初中到高中阶段辍学的现象。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 的资助更多集中在小学以及大学, 而忽略了初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 我们希望通过对当地初 高中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情况的调研, 了解这一人群的实际需要, 帮助更多的学生继续完 成学业, 同时为筑梦助学金方案的进展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分析, 为日后的助学金工程实施提 供依据。对于该地的乡村资金资助, 其现状大致是: 教育资源普遍缺乏; 资金资助多是针对小学; 中学的具有拔高性阶段的资金资助未受重视。 归

5、根结底, 通过这样的教育资源的资金分配方 式,可利于当地孩子普遍素质提高,但也难以培养出人才,不利于当地的长久的开展。另外,以调研地盐源县为例,其占地面积到达 8388 平方米,但县内初中有仅 8 所,高 中仅仅 2 所,能够通过该地的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考试而脱颖而出的孩子是万中挑一 的;且在山区, 还有不少本来在小学取得优异成绩的有潜力学生, 因为家庭贫困问题或者观 念问题,不能继续学习, 最终导致辍学, 浪费了山区的人才资源。 扶持好山区有潜力的学生 完成学业, 也是为他们改变山区未来做努力。 这样成绩优异的孩子对持续性教育的需求十分 强烈, 且通过对其资助, 我们能较好的使得捐助资金

6、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是改变他 们命运,也是改变山区命运的关键。因此,建立可持续的助学金机制对山区来说尤其重要。到底乡村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应如何满足孩子们的教育需求?利用好已有的教育资源, 使得他们在承受根底教育后能更好地开展, 通过根底教育之外的拔高性的中学教育来提高当也不用在城地的总体生活素质, 不用再因资金短缺走家中长辈在乡村中模式化生活的老路, 市中沦为 “农民工。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以 XX 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盖租乡为例, 从当地孩子的教育资助出发,考察筑梦助学金方案是否可行,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有效, 透明以及资助学生的考察条件是否合理适宜等, 以此来逐步

7、完善筑梦助学金方案, 使更多大 山里的孩子能够承受教育, 继续完成学业。 我们希望这一次的调研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当地 教育状况,满足教育需求。二 研究意义及背景1. 理论意义:我们将立足于团队已有的调研成果、 现有的相关研究的文献及现今政策, 基于当地实际 情况分析 XX 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盖租乡的助学金资助问题, 不再单纯地停留在对当地根 本情况的了解与收集, 而是建立团队助学金的可持续性的角度上, 对当地的实际状况进展充 分的分析与调研, 力求通过此次调研, 考察筑梦助学金方案是否可行, 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 证有效、透明以及资助学生的考察条件是否合理适宜等,以此来逐步完善筑梦助学金方案,

8、 解决相关的实操问题,确定未来助学金的开展及实操方向。团队将通过多角度分析, 以助学金的整个流程为主要的思路, 从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确定 其可行性与开展方向。 我们将从一开场发放助学金的人群的入选、 不同的助学金的筛选标准、 收集社会捐助资金的可能方式、 善款输送到孩子手中的方式、 后期的跟踪孩子状况、 对社会 各界的反应等进展了较为清晰的调研标准的设定。以下将由助学金现有的几个方面来对流程中不同的节点进展说明: 1 受助孩子的: 孩子根底资料的来源、 进入可能受助的孩子根本标准、 受助 孩 子的年龄等; 2筛选的标准、方式等; 3 社会捐助:每次捐助的金额:如何捐助:捐助方式等; 4 善款输送

9、:方式:资金跟踪确定等;5跟踪孩子的状况:学期间信息对称的方面、信息对称等;6 反应:主要是涉及到对象及方式, 重点捐助者、广泛捐助者、社会社区公众 等。2. 实践意义:团队现有的公益开展方向而本调研是基于团队自有的具有可借鉴性的前期经历及资料、 提出。通过前期较为广泛的文件搜索的情况,我们发现,就目前来说已有的调研论文来说, 现有的大局部的调研仅仅停留在 “世界观的层面, 处于一个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阶段, 其多数没有从真正的 “乡村的助学金的 “方法论的, 即是“怎么去做角度去对教育资助问 题进展较好、较深入的,且有针对性的调研;同样的,在多数团队调研之后,成形的多数论 文大多都仅是

10、提出了问题, 但提供的是较为宏观层面的解决方式, 而受调研的地点的实际情 况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团队本次将进展的调研, 是建立在团队开展的根底之上。 为了使本次调研更有借鉴与指 导意义, 我们更从其可行性、 可持续性的角度上进展考虑, 能够在整个调研的过程中围绕 “可 行性 “可持续性进展相应的地区走访与问题设计、访谈;同时拜访具有较丰富经历的公 益组织,共同探讨助学金的工程的实操性,即 “方法论问题。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在本次调 研完毕后, 团队能够能在后期的调研结果攥写、 团队未来工程开展方向中表达本次调研的实 质意义。3. 背景:目前乡村教育资金, 主要是助学金的开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支持,

11、 中国乡村普遍存在 的助学金资助的现状是: 为了提高学年儿童受教育率与识字率, 社会要求多是强调根底教育, 总的来说, 根底教育资助资金雄厚, 而相对对于人生的学业进取的重要阶段的中学教育费用 资助社会的关注度普遍较少;除了整个社会的一个帮扶山区趋向推动我们选择初高中教育资金资助的同时, 我们也通 过原有的调研及分析当地的状况得出中学对助学金有强烈的需求。以本次调研地位于 XX 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 以下将从地点的现有状况进展相应分 析: 1 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盐源县由于其较为开展的苹果产业、 烟草业、 及旅游业, 在整个凉山州的经济开展状况 较好,但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普遍行业以农业及高山

12、放牧业为主 ,家庭难以负担起孩子 上了中学远离家庭居住地的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等较大开支。 初中孩子不享受免费午 餐,高中不存在异物教育,学费高 ; 2 学业竞争大:本次盐源县的初中有 8 所,高中仅仅 2 所,而起占地面积到达 8388 平方米,学校数量 少,难以满足孩子的升学需求,因此导致县内升学压力大,能够考上初中的学生数量有限, 考上高中的更是万中挑一。 3 支持的家庭较少:凉山的孩子普遍上学较晚,多数孩子小学毕业时已到达15、16 岁,许多孩子为了养家糊口而外出打工,家庭希望支持孩子继续深造的愿望普遍不大;4 孩子自身读书意愿:在山区生活,周围学习气氛不浓厚, .fwsir. 许多

13、孩子对学业兴趣较小,且竞争度大,孩 子们多数难以继续坚持读书。综上所述,通过当地小升初的剧烈竞争后,能够读上初中的孩子一定程度保证了: 1 孩子成绩较好,能在剧烈的学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家庭支持,即使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送去上学; 3 孩子读书意愿较大,能够有毅力,乐观,积极读书; 4 能一定程度上预见孩子未来的开展,可期回报家乡; 5 助学金投入能看见其对孩子的积极,有效力的影响;因此,选择对中学生进展助学金的资助,更有针对性且效用更大。三、调查实施方案、方案一 调研地的选择及说明1. 调研地选择: XX 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盖租乡;2. 调研地选择的原因:1当地根底:经过一年多与当地的沟

14、通、交流,团队已与当地相关组织、学校及其 工作人员建立了较好的联系, 现已具备初步的地区调研根底, 且该根底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 调研成员的平安;2实践中的问题:在团队早期对当地的调研及帮扶当地的实践中,团队发现了该地 教育资金的投入分布不均、 不够有效透明等相关问题, 且这些发现的问题较大程度地影响到 当地孩子的开展之路;3思想:盐源县作为凉山州的大县之一,该地的居民思想相对开放,较能承受外来 人员进入地区。且在 “中国梦的号召及 “城镇化的推进下,该县正处于山区农村与 “城镇 化之间,开展具有典型性; 4交通:该地靠近 XX 省泸沽湖旅游区,交通相对较兴旺,具有一定的运输根底, 能够保证调研

15、成员在调研地之间往来;5地区典型性:该地地处川滇交界处,山地为主,其地势特殊性对于整个凉山地区具有普遍意义,乡村教育、居住地人们思想相对具有典型性;6民族多样性:该地聚集了汉族、彝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民族种类多样, 多民族文化交融,文化多样,较能涵盖西南地区云贵川等地多数的民族类型与开展中的 教育资金受助问题。二 调查研究方法及说明1. 调查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社会研究方法进展研究。2. 调研研究方法说明:1调研时间段:本研究初期将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根底上, 主要通过访问、 过去经历总结等方法去进 展前期的定性分析,再在定性分析的根底上,从整个助学金的流程,助学金的人群的入选、 不同的助学金的筛选标准、 收集社会捐助资金的方式、 善款输送到孩子手中的方式、 后期的 跟踪孩子状况、对社会各界的反应等方面 X 开,与当地已有联系的公益组织与学校确定该 方向的可行性,对当地的助学金可行性及可持续性进展调查。在整个调研的主要时间段即在所在调研地的时间段主要用到实地考察、人物探访, 同时兼参谋卷法等方法。 我们将用这些方法从助学金的流程中的各个方面进展较为细致的调 研。在早期,将拜访有一定的助学金派发经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