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模块测试五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208317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模块测试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二模块测试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二模块测试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二模块测试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二模块测试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模块测试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模块测试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必修二模块测试(五)栏目主编 组编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A租佃式经营 B雇工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 D自耕农式经营2. 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自耕农和地主佃农手工工场主和雇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表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A B C D3. 明律集解附例载:“凡间织造违民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

2、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4. 右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5.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盐铁官营制度早市夜市出现商人群体形成重农抑商政策A B C D6. 清军入关后,曾经大规模圈占土地。下表是顺治八年(1651年)大规模圈地情况表,据此分析,当时大规模圈地的主要影响是全国耕地

3、面积内务府庄园(皇家庄园)各族王公、宗室庄园直隶一省投充为世袭奴隶或农奴的自耕农和贫农290万顷9000多顷13300多顷约66万男丁A促进了农牧文明的交融 B导致大量自由劳动力产生C造成生产关系的局部倒退 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7.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写道:“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到:从1640年到1840年,西方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而同一时

4、期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转辗沟壑的小农、高谈性心理义的士人。当时的中国社会出现的现象不包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兴起 中外文化有所交流 进化论传入中国 A B C D9. 江南造船所纪要载,19201921年,该所为美国制造了四艘万吨轮船,分别是“官府”、“天朝”、“东方”、“震旦”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造船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明显的进步B“一战”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C为美国所造的四艘万吨轮船带有中国文化元素D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措施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10. 下表是对19021919年国内农垦公司的数据统计:1902191219121919农垦公司总

5、数59家100家资本总额286万元1245万元下列对农垦公司在19021919年获得迅速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是其发展原因之一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其发展C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D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1. 下列对右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一五”时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没有发展B“二五”时期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C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原因是当时实行计划经济D“二五”时期工业比重明显上升,原因是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12. 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一封对中国企业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信,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省55

6、位国有骨干企业厂长经理向省委呼吁请给我们“松绑”。这里的“松绑”是指A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D参与国际市场竞争13. “它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对原来僵化的农业经济体制实行了自我完善,使之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上述材料评论的是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 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 A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B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7、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 中国传统民居特别重视墙高、门窗严实等条件,而现代居室则注重方便、采光、采暖、通风等要素。下列与这一变化无关的是 A自我封闭意识被打破 B科技水平提高 C社会治安改善 D传统审美标准被彻底抛弃16. 1551年,受罗马教皇的派遣,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到了广东沿海,却无法进入广州,最终病逝于上川岛。由此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中国正实行海禁政策 B新航路的开辟为传教创造了条件 C当时天主教面临分裂 D广州人民积极抵抗外国侵略17. 英国18世纪小说家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叙述:鲁滨逊不安于平庸的小康生活,出走海外经商,被摩尔人俘虏,做了几年奴隶。后来他逃往巴西

8、,成了种植园主。他到非洲购买奴隶,一次船途中遇险,独自一人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在岛上征服了当地居民,做了总督。后来回到英国,继续在巴西和荒岛垦殖。对该段叙述理解不准确的是A肯定了殖民扩张 B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C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D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18. 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 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19. 下面是西方四国所占世界贸易值的比例对照表,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其年份可能是英国德国美国法国19%13%12%9%

9、A1850年 B1900年 C1950年 D2000年20.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几乎冲击全世界,但是下列哪一大国却能置身事外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苏联21. 美国历史学家洛克腾堡说:“1933至1938年这六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巨变”。“制度上的巨变”主要表现是 A实行计划经济 B普遍推行国有化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社会福利成为公民权利22. 风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 寓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厉,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 比你就多3倍的钱。”充分说明这种政策实际上是A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B对国民收入

10、进行再分配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23. 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1913年1938年1973年法国89%232%388%英国133%288%415%美国80%198%311%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24. 有人说,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命令经济”而非“计划经济”,但却创造了工业化的奇迹。这种“命令经济”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经济体制

11、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25. 俄罗斯新当选总统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说是没头脑。”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总结苏联历史只能用理解思考,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B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感到遗憾,但认为苏联解体是必然的 C统一的苏联的解体是遗憾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失败是必然的 D俄国的历史只能向前发展,苏联的解题是历史的进步26. 1960年代,有人谴责美国“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这主要是针对 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关贸总协定27.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

12、组对全球化问题做了如下分析,你认为表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史实推论A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B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不同地区实现同步发展C二战后世界经济三大支柱建立遏制了美国的霸主地位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对依赖28. 每年春夏之交,位于德国西陲的亚琛举世瞩目。因为此时,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要向那些为欧洲做出特殊贡献的人颁发“卡尔奖”。2002年“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欧元。这主要是因为 A欧元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有力地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欧元已完全成为广泛流通的世界货币 C欧元的使用说明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D欧元的使用使德国的地位得到加强29. “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