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203927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材简析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五篇课文中,开国大典、明天更辉煌、山海关是精读课文,望大陆、太阳与士兵是略读课文。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24个,会写生字26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或指定的自然段。阅读相关的“学习链接”,丰富自己的文学常识。 3、感受炽热的爱国情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认真体会课文中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单元教学重点感受炽热的爱国情怀单元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认真体会课文中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单元教学时数

2、12 主备教师:刘爱华 时间:2013年9月6日课题06、开国大典课时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 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教师简

3、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修 改 备 注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给带点的字注音)城楼檐下汇集擎着红旗毛泽东电钮瞻仰。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订正读音。聂荣臻 乐声 直奔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开国大典 典礼 五更天 汇集排山倒海肃立 瞻仰4、自由读课文。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投影出示思考题:(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3、交流自学情况。(1)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第二课时修 改 备 注(2)课文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 盛

5、况;最后讲群众游行。板书: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4、追问: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三件: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四、分部分朗读课文。五、朗读汇报。六、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教师点拨,突破难点。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成员多;人数多;秩序好)(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为什么不用“走向”)(4)指导朗读 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5)练习朗读

6、 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小结并板书 宣布典礼开始 奏国歌 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国旗 宣读政府公告 阅兵式 群众游行(4)分析阅兵式的情况。问: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

7、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5)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A.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B.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C.“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严、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经传遍了

8、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的词语相对,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6)播放课件(录像资料开国大典中阅兵式、宣读政府公告、升国旗的片断)(7)练习朗读 3、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

9、,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光明充满了这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不好。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二、朗读课文。三、说说课文梗概1、什么是梗概 2、抓住时间、地点、典礼过程简单说四、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出课文梗概。 板书设计- -6、开国大典会前:广场布置 群众入场 典礼: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 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 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检阅部

10、队 群众欢呼群众游行:天上- 地上-光明充满北京城教学反思 主备教师:刘爱华 时间:2013年9月6日课题07、望大陆课时1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有家不能回的痛苦。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这首诗。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有家不能回的痛苦。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教学用具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齐读课题,读了读题,你想到些什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怀念家乡的古诗,一起来复习一下。二、学习新课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2、交流: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在的“啊!”殇:书面语。人没到成年即死去。3诗的作者是于佑任,读了

11、课文你知道他是在哪儿写这首诗的,又是哪儿人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入南京,于先生撇下妻小被迫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晚年,于右任孤居台湾,在大陆还有修 改 备 注他的妻子和女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越来越强烈,然而,盈盈一水的台湾海峡无情地割断了于老先生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亲人不能见,他过着凄凉冷漠的生活。1964年,于右任先生在台北病逝。后人从他的遗物中发现两张字条,一张上书:“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旁注:“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还在“高”字旁划了一个圈,强调登高遥望大陆的心情。另一张纸所书即本文内容了。 4

12、了解了这些背景后,我们再来细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于老对故乡的深情,怎么体会到的?5交流6这是何等的悲切之情啊,它撼人心魄,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很快遍了海峡两岸。两岸的同胞吟诵着,不禁潸然泪下,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再来感受十三亿中国人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三、总结1与课文主题一致的文章你还知道哪些?交流一下。2于先生其它的诗:“长恨天涯隔一水,头白鸳鸯各自飞,两岸心声都是泪,一寸相思一寸灰”。3香港于1997年祖国,澳门于1999年也回归祖国,两地与祖国大陆实行一国两制,繁荣安定,两岸人民迫切希望祖国统一,党和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对这些情况了解太少,交流一下。四、布置

13、作业学了本文你内心有些什么想法,或有些什么话要对台湾人民或领导人讲,简要地写一写。 修 改 备 注板书设计7、望大陆思念故乡 有家不能回两岸人民迫切希望祖国统一教学反思主备教师:刘爱华 时间:2013年 9 月 6日课题8、明天更辉煌课时2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3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教学重点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教学方法朗读并理解教学用具课件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1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明天更辉煌。听写词语:耻辱寻觅点缀乳汁荆棘步伐2学生互相检查,不会写的练习巩固。3你们课下搜集了哪些资料呢?学生甲:香港在*战争后被英国占领,还有一段时间被日本占领。学生乙: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学生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学生丁:香港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二、学生课文第二部分1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香港饱受了屈辱和苦难,那香港人民又是怎样做的呢?出示句子:在苦难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