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背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198063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背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背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背景一,全国整体大学生就业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 快速增长,新的矛盾也相继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中最尖锐的矛盾之一。 每年我国有近千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领域转移,每年我国16岁以 上的人口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居 多,就业弹性系数较大的第三产业比例相对偏小,整体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也偏 低,总体矛盾与结构矛盾同时并有,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 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因此,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岗位数量的增加 是极为有限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劳动力供应远远大于

2、需求的现实是难以 迅速改变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趋势综合报告指出:中 国高校在校人数在过去非常短的时间内翻了一番,高校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611万,2010年达到630万,预计2011 年达到650万。巨大的规模带来激烈的竞争,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强调工作经验。企业下 岗职工、归国留学生等进入就业市场,冲击大学毕业生就业。非主流就业渠道(如 公务员、考研、出国等)报考人数连年创新高。出现了本科生竞争高职生甚至中 职生岗位的现象。同时,毕业生就职期望居高不下,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一线城市就业的占 39.1%,内地省会城市、二线城市的

3、占37.7%。二,二本院校与重本、专科院校相比的劣势在注重出身的当今社会,二本院校的学生比之于重本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学校 方面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劣势,由于某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过于注重“毕业生是哪 个学校毕业的”使得此类现象更加突出,重本比二本、名校比普通高校,自然而 然更容易被这些企业选中。另一方面,中国高校林立,但教育资源始终有限,各大高校在分配如师资、 设备、项目、课题、理念等教育资源时,二本院校的竞争力比之于重本院校较弱,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二本院校与专科、职高院校相比,劣势在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据统 计,专科、职高类毕业生在很多行业的就业率都高于二本甚至一本院校,尤其是 在制造业,此

4、类现象更为普遍。许多家长、学生都抱有“考不上名牌大学,不如 早点学门技术”的想法。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专科、职高类院校比二本、 一本院校做得更为贴近社会需要,更加有实际应用价值,又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中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居多,需要具有很强专业技能的人才,企业需要和专科、职高 类院校培养,两者一拍即合,许多企业更是出现了“从总经理到门卫,没有一个 本科生的现象”。三,心理偏差的表现优势职业唯一心理偏差: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自身的 知识结构及深度、自身素养、价值观等条件因素的情况下而盲目选择社会待遇较 高(如公务员),文化素养水平要求较高(如研究生)的职业作为自己的未来发 展道路。大

5、学生高贵心理偏差:对社会就业情况了解不够,过分乐观地估计就业形 势,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或是不愿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企业就职。悲观心理偏差: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条件和能力,缺乏自信心和表现 力,容易被挫折困扰,产生自卑情绪。焦虑心理偏差:社会经验不多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选择和来自 各个方面的信息,一时困扰,难以抉择,在没有充分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易出现焦 虑心理偏差。热门专业优势心理偏差:对整体就业形势没有充分地认识,过于高估所谓 “热门专业”的就业形势,对自己所修专业抱有盲目的自信。攀比心理偏差:过多地关注和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片面地以为从事某 些职业会得到他人的认同甚至羡慕,另一方面,从事某些职业会让他人看不起。从众心理偏差:盲目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去择业,忽略自身的客观条件, 片面地认为大多数人地选择一定是好的。自负心理偏差:受传统的大学生地位影响,过高地评价大学生身份价值, 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从而对职业期望过高,在工作环境、薪酬、福利 等各方面提出过高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