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重点知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197388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学重点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气象学重点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气象学重点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气象学重点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气象学重点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学重点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学重点知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 ENS 0: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180)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 P1702. 白贝罗风压定律:地转风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即平行于等压线。因而,若 背风而立,在北半球高压在其右方,在南半球,高压在其左方,此称风压律。 P983.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书) p33 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 的大气辐射叫大气逆辐射。( ppt)4. 大气稳定度:气块受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P455. 峰:由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形成,由于气团占有三度空间,因而峰是三度空间的天 气

2、系统。 P1236. 寒潮:冷性反气旋在其发展、增强时期常常静止少动,但当高空形势改变时,会受高空气 流引导而移动。当其南移时,就造成一次冷空气袭击,如果冷空气十分强大,如同寒冷潮流 滚滚而来,给流经地区造成剧烈降温、霜冻、大风等等灾害性天气,称为寒潮。 P1377. 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P1798. 南亚高压:夏季中心位于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对流层上部的高压。9. 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是指高山地区,因海拔高度的差异,使气候具有大体上与等高线相平 行的带状分布规律。这种由气温、降水及植被等综合表现出来的垂直气候带状分布特征,取 决于山地的地理纬度及海拔高度。 P2

3、1910.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 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P711. 气压梯度: P9312.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P14513. 湍流:空气的不规则运动称为湍流,又称乱流。湍流是在空气层相互之间发生摩擦或空 气流过粗糙不平的地面时产生的。 P3714. 位势高度: P8915. 温室效应:太阳(短波)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表并被其吸收,地表(长波)辐射则几 乎全部被大气所吸收,大气向外太空和地面发出长波辐射,后者称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升 温。 P816. 阳伞效应:指由大气

4、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阳伞效应是 由烟尘增多形成的。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烟尘越来越多。悬浮在大气中的 烟尘,一方面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接受 的太阳能减少;另一方面吸湿性的微尘又作为凝结核,促使周围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导致低 云、雾增多。这种现象类似于遮阳伞,因而称“阳伞效应”。阳伞效应的产生使地面接受太阳 辐射能减少且阴、雾天气增多,影响城市交通等。17. 天气: P818.气温绝热递减率: P39二、简答1低空气压水平分布的五种气压场p90 低气压(简称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压区,中心气压值低,向外逐渐增

5、高。 空间等压面向下凹形如盆地。 高气压(简称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中心气压值高,向外逐渐降低。 空间等压面向上凸类似山丘。 低压槽: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简称槽。槽附近的空间等压面类似山谷 高压脊: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简称脊,脊附近的空间等压面类似山脊。 鞍形气压场:两高压和两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称为鞍形气压场,简称鞍。2.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p11(1)气温t随高度z增加而下降,气温直减率Y= -dt/dz = 0.65C/100m;( 2)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湍流运动;( 3)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上分布很不均匀,形成气团和锋;(4)垂直方向分为摩擦层或行星

6、边界层(厚1km2km)和自由大气(1km 2km以上)。4.CO2 的来源及其作用主要来源是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作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甚少,但却能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又向周围空气和地面放射长 波辐射。有使空气和地面增温的效应。3. 空气垂直运动的基本形式与特征P104 垂直运动却与大气中云雨的形成和发展及天气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基本形式:对流运动和系 统性垂直运动。对流运动是由于某团空气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不等而引起。当某空气团的温度高于四周空气 温度时,气团获得向上浮力产生上升运动,升至上层向外流散,而低层四周空气便随之辐合 以补充上升气流,从而形成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

7、动的高度、范围和强度同上升气团的气 层稳定度有关。热力对流的水平尺度多在0.150km,是温暖的低、中纬度地区和温暖季节 经常发生的空气运动现象。一般其规模较小、维持时间短暂,但对大气中热量、水分、固体 杂质的垂直输送和云雨形成、天气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作用。系统性垂直运动是指由于水平气流的辐合、辐散、暖气流沿锋面滑升以及气流受山脉的机械、 阻滞等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大范围、较规则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系统性的垂直运动中,上升 区或下降区的范围可达几百至几千千米,而升降速度却只有110cm/s。然而,这样的升降 速度在持续较长的时间里(例如一昼夜),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可以移动数百米至数千米,故 对天气的形

8、成和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系统性垂直运动的发生往往同天气系统相联系,例 如与高压、低压、槽、脊以及锋面等有密切关系。4. 空气冷却的四种形式P66绝热冷却热空气作绝热上升运动,是大气中云形成的主要方式。如:山地降温等 辐射 冷却晴朗无风夜晚,地面辐射冷却至td以下。如:辐射雾平流冷却暖空气平流到冷却地表上混合冷却接近饱和的两个温差较大气块5云滴冲并增长p75云滴经常处于运动之中,这就可能使它们发生冲并。大小云滴之间发生 冲并而合并增大的过程,称为碰并增长过程。云内的云滴大小不一,相应地具有不同的运动速度。大云滴下降速度比小云滴快(表35), 因而大云滴在下降过程中很快追上小云滴,大小云滴相互碰

9、撞而粘附起来,成为较大的云滴。 在有上升气流时,当大小云滴被上升气流向上带时,小云滴也会追上大云滴并与之合并,成 为更大的云滴。云滴增大以后,它的横截面积变大,在下降过程中又可合并更多的水云滴。 有时在有上升气流的云中,当大小水滴被上升气流挟带而上升时,小水滴也可以赶上大水滴 与之合并。这种在重力场中由于大小云滴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冲并现象,称为重力冲并。6气压周期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p87 明显的是以日为周期和以年为周期的波动。日变化有单峰、双峰和三峰等型式,其中以双峰型最为普遍,其特点是一天中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一个次低值。一般是清晨气压上升,910 时出现最高值,3/1

10、4以后气压下降,到 1516 时出现最低值,此后又逐渐升高,到2122 时出现次高值,以后 再度下降,到次日 34 时出现次低值。随纬度增加,气压日较差逐渐减小 气压年变化是以一年为周期的波动,受气温的年变化影响很大,因而也同纬度、海陆性质、 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有关。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冬季,最低值出现在夏季,气压 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海洋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 现在冬季,年较差小于同纬度的陆地。高山区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是空气受热, 气柱膨胀、上升,质量增加所致,而最低值出现在冬季,是空气受冷,气柱收缩、空气下沉、 高山质量减少的结果。7全球

11、气温年变化的四种类型p52 赤道型:其特征是一年中有两个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春分和秋分以后,因赤道地区春秋分时 中午太阳位于天顶。两个最低值出现在冬至与夏至以后,此时中午太阳高度角是一年中的最 小值。这里的年较差很小,是因为该地区一年内太阳辐射能的收入量变化很小之故。 热带 型:其特征是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在夏至以后)和一个最低(在冬至以后),年较差不大(但 大于赤道型),海洋上一般为5C,在陆地上约为20C左右。温带型:一年中也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夏至后的 7 月。一个最低值出现在冬至以后的 1 月。其年较差较大,并且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另外,海洋上极值出现的时间比大陆延后, 最高值出现在 8

12、月,最低值出现在 2 月。极地型:一年中也是一次最高值和一次最低值,冬季长而冷,夏季短而暖,年较差很大是其 特征。8热带辐合带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p143 热带辐合带按其气流辐合的特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北半球夏季,由东北信风与赤道西 风相遇形成的气流辐合带,活动于季风区,称季风辐合带;另一种是南、北半球信风直接交 汇形成的辐合带,称信风辐合带。热带辐合带的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但各地区移动的幅度并不相等。主要活动于东太平洋、 大西洋和西非的信风辐合带,移动幅度较小,且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位于北半球;而活动在东 非、亚洲、澳大利亚的季风辐合带,季节位移较大,冬季位于南半球,夏季又移至北半球。 热带

13、辐合带一般只存在于对流层的中、下层。季风辐合带,由于赤道西风带多数情况下出现 在 500hPa 层以下,其轴线随高度向南或西南倾斜;而位于海洋的信风辐合带,因交汇的两 支气流之间几乎没有温度和湿度差异,以及临近赤道带地转作用的消失,结果辐合带在不同 高度上几乎重合。热带辐合带,特别是季风辐合带是低纬度地区水汽、热量最集中的区域,其月平均降水量达 300400mm 。 水汽凝结释放的大量潜热成为最重要热源。而热带辐合带被加热之后又激 发对流云、热带气旋等热带天气系统的产生。卫星云图上,季风辐合带常表现为一条绵延数 千千米的东西向的、由离散云团组成的巨大云带。9. 山地气候的“暖带”与冷湖”p22

14、2山地气候与地形起伏凹凸的显隐关系至为密切。在周围山坡围绕的山谷或盆地中,由于风速 小和湍流交换弱,当地表辐射强烈时,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都沿坡面向谷底注泻(这 种下沉动力增温作用远比地表辐射冷却作用为小);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因此谷底 气温最低,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冷空气沉积的顶部坡地上,因为风速较大,湍流交换较强, 换来自由空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在暖带向上向下气温皆 是垂直递减的。暖带的高度因不同山地、不同坡度、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而异。10. 台风的结构及其生消条件 p146结构:台风是暖性低压,因而台风范围内的地面流场是气旋式辐合流场。按辐合

15、气流速度的 大小,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其低层沿经向方向可分为三个区域: (1)外圈:自台风边缘到 最大风速区外缘,风速向中心急增,风力在6 级以上,半径约200-300公里,(2)中圈:从最 大风速区外缘到台风眼壁,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的区域,半径为100 公里. (3)内圈: 即台风眼区,风速迅速减小,半径约5-30 公里。形成条件:1广阔的高温洋面:海温高于29-30的洋面,极易发生台风。2. 要有合适的纬度:大多数台风发生在纬度5-20度之间,10-15度间为最多。3. 风的垂直切变要小:使上升气流凝结释放的热量能聚积在有限的气柱内,而不被扩散出 去。4. 合适的流场. 消亡条件:主

16、要是高温、高湿空气不能继续供给,低空辐合、高空辐散流场 不能维持以及风速铅直切变增大等。一种是登陆后因切断了海水潜热能源供应,加上陆地摩 擦力大,大量消耗了台风的动能。另一种是台风北上到达较高纬度时后部进入了冷空气,热 带气旋变成温带气旋而消亡。11.云滴凝结(或凝华)增长 p74 凝结(或凝华)增长过程是指云滴依靠水汽分子在其表面上凝聚而增长的过程。在云的形成和 发展阶段,由于云体继续上升,绝热冷却,或云外不断有水汽输入云中,使云内空气中的水 汽压大于云滴的饱和水汽压,因此云滴能够由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增长。但是,一旦云滴表 面产生凝结(或凝华),水汽从空气中析出,空气湿度减小,云滴周围便不能维持过饱和状态, 而使凝结(或凝华)停止。因此,一般情况下,云滴的凝结(或凝华)增长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