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文稿的四种信息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193530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草文稿的四种信息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起草文稿的四种信息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起草文稿的四种信息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起草文稿的四种信息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起草文稿的四种信息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草文稿的四种信息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草文稿的四种信息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起草文稿的四种信息法 在文稿起草之前和起草中间,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这就是灵感。在起草之前产生的灵感,可以称为整体结构灵感,是产生文章整体的契机。而在起草中间产生的灵感,不断涌现,可以称为部分灵感,或灵机、灵气等,是形成文章实体的生机。不论是起草文学作品,还是起草论文,都要有灵感的参与,否则必定流于平庸。还可以说,只要是创造性的操作,必定产生灵感。灵感,是最高级生命刹那间独创性极强的表现,它是在人脑意识层面积聚大量信息并在潜意识中隐信息随时涌出的可能之后,往往在巨大的情绪高涨的推动下,或者在理性约束力大大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一个途径不一的关键信息的加入,所有信息

2、迅速沟通形成一种创造性有机体。古今中外,人们对灵感这一神秘现象进行了探究。我国古代称为“兴会”、“机遇”、“感兴”、“灵机”、“神遇”和“顿悟”等。灵感的特点是稍纵即逝。灵感是建立在思维势态和大量信息的必然性上的偶然性,正如梦一般,难以再现。作者必须在灵感出现时,快速地记录下来。产生灵感的关键信息,途径不一,大致可以分为: 1、外界信息。伟大的古典物理学家牛顿散步中苦苦思索,只因一个苹果的落地,茅塞顿开,豁然贯通,发现了万有引力。列夫托尔斯泰看到路边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牛蒡,联想到一个民族英雄,于是写出了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唐代李商隐的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中

3、可以看出诗人看到夕阳这一信息后陡然联想到大唐帝国的没落,写出了这首意象雄浑的小诗。 2、思维信息。在苦思冥索中,潜意识的大海里突然跃出一个信息,使已有的多种信息一下子沟通,形成一个创造性整体。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绞尽脑汁,苦求多时,在洗澡时却忽然来了灵感,高兴得不顾一切地冲上街道大喊;柯岩一直想写一首怀念周总理的诗,感情十分真挚,却苦于构思平常,“突然,我想到我们的民族有一个为逝者喊魂的习俗。”于是,周总理,你在哪里。芽这一反映全国人民心声的绝唱诞生了。论文、哲理诗的写作往往更多地出现这一类信息,造成顿悟型灵感。 、启迪信息。郭沫若说他创作是“先看大家之作”,目的是得一点“暗示”,促进“兴趣”。他

4、还坦率地说:“我有一个秘诀,就是多看作品,用人家的构思,套自己的生活。”欣赏郭诗,多方比较,明显可以看出他向歌德、泰戈尔和惠特曼借鉴摹仿或者说从中提取启迪信息。许多作者还从别的艺术意象中找启迪信息。诗人白居易从音乐中获得灵感,写出琵琶行。杜甫、苏轼等写了很多题画诗。文章摹仿、艺术意象等都能成为启迪信息产生的来源。 4、自由信息。自由信息来自于作者头脑中的潜意识,与思维信息不同的是它是在意识放松控制或受到麻痹时出现的。酒类麻醉品使用后,诗人往往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李白自称“斗酒诗百篇”。睡梦中,意识的制约性几近于零,潜意识十分自由,但却仍能生发出符合一定理性的创作灵感。许多作者都有类似梦中写作的

5、体验。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梦中忽得佳句,醒后立即记录,因有客人打扰仅仅写下数十行。但是,记录下的诗句却成为忽必烈传一诗中的精华。西方现代派中的超现实主义特别强调自由信息及其形成的灵感,创作方法主张“自动书写”,认为写作应当是绝对无意识的,最好是记述梦境和幻觉。无灵感时勿宁不写;灵感是天然,才智是人工,人工决不能胜过天然。但要注意的是,灵感不会凭空发生,一般要有思考的前提。因此,没有灵感但有写作愿望时,应当深入思索或者动笔起草,以引发灵感 文稿入门4:机关文稿起草十法 在机关工作,所要写的文稿种类很多。我这里所揣摩的写法,主要是针对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综合讲话稿、专题讲话稿、调研报告等大稿的,对于信息

6、稿也可参阅。 、找准定位 起草一个文稿,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写什么,也就是明确主题,明确目标。主题对了,目标明确,文稿就写对了,就可得60分。写对是第一位的,首要的。这好比要完成一项工作,就必须明确目标,起草文稿也不例外。如何写对,在方法上就是要找准文稿的写作定位。可用“三景”定位法来找准写作定位。即用几何学的立体坐标来进行定位,它的三根轴线是:愿景、背景、场景,三景的交汇之点就是文稿的写作定位。 愿景:这篇文稿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一愿景(目的)往往体现在文稿的标题上,如无实质内容标题的文稿,则体现在文稿的导语中。例:文稿标题为“全力帮扶企业是当前。保增长。的当务之急”。这一标题里,愿景(目的)就

7、相当明确,本文所要阐述的是当前经济要实现“保增长”,当务之急是帮扶企业度过“冬天”。 背景:文稿起草的时代背景,也可以说是所处的形势。以上题为例,背景是在202年起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运行下行严重,企业普遍感到困难压力很大。文稿起草的背景材料主要有三类:一是纵向的,即上下级部门的材料;二是横向的,即同级部门的材料;三是同一会议、同一问题的相关材料,能找到此类材料,参考价值最大。 场景。就是文稿具体用在哪一场合。是报刊上发表,还是会议上使用。在会议上使用,又分是主讲稿,还是发言稿,发言稿又分是交流发言还是表态发言等。不同的场景,也要写不同的文稿,包括长短、语气等,所谓到哪山唱哪歌。起草文

8、稿之前,必须将此“三景”搞明白,在三维空间中找到坐标上的一个结合点,才能动笔,这就是文稿起草前的具体定位。这一点不可小视,否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得零分。兴冲冲写好,一声牛头不对马嘴,岂不冤哉。 、贵有主线 写文稿一定要思路清晰。什么叫思路清晰。就是文稿从导语开始,到几页、十几页,甚至洋洋洒洒几十页正文,到结尾,让人读了,听了,就像走在一条大路上,从起点到终点,中间经过哪些站,很清晰。短文还是长文,短途还是长途,道理是一样的。文稿叫思路,旅行叫线路。文稿的思路清晰来自于主线清晰,因此,写文稿一定要有主线。机关文稿从文章种类上看,是议论文,都是要讲清一个道理,并加以贯彻落实,因此主线从开头到

9、结尾是直线型的,切忌绕弯子,多线条,叠线条。一根主线贯穿全文,一气呵成,浅见易懂。主线要区别于主题。主题定位,主线定调。主题讲的是总目标,主线讲的是实现主题的其中一条途径。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会议上的发言,主题显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言者的主线就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和会议的要求来确定了,分管服务业的领导就可以“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途径”为发言稿的主线,干工业的可以“当务之急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等。主线明确,全文就环环相扣,不 打横炮,条理清楚,便于执行。 好的文稿还有一条精神层面的主线,让听者、读者能够强烈感受。例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那么主题就是

10、发展服务业,主线是什么呢。一条是明的,如上所述,可以是具体的服务业子行业(商贸、旅游)等。另一条是隐的,精神层面的,是文稿的神韵所在,举例中就是“加快”二字,要用“加快”二字贯串全文。一般地说,在写现状时要提出我老秘网市服务业的不足,所以要加快;在分析形势和任务时,要表明发达地区的先进和转型升级的要求,所以要加快;在讲措施时,要在服务业子行业、项目建设、资源配置诸方面,强调切实要加快。一明一隐两条主线,文稿中都清晰,定是上等文稿。 3、自圆其说 文章必须是圆的。所谓圆的,一是指必须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机关文稿一般由三大部分构成,即现状(包括成效和问题)形势分析(包括判断、目标)措施。措施采取以

11、后,就取得新的成就和产生新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一个系统。机关文稿不同于毕业论文、老师讲稿。毕业论文和老师讲稿一般侧重于分析,把现状、问题、理论根源分析得很透,而到措施往往是一个小尾巴。机关文稿与之相反,现状、问题可以简略,理论依据可以少谈,但措施必须很实,写得很到位。因为机关文稿,由领导讲好后,是要落实下去的,能够落实下去的,就是措施,而不是分析。写机关文稿,切忌提出问题后,没有措施。二是文稿中的观点必须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比如说某市工业发展总体不够快,但其中电梯行业发展很快,那么在摆成效时,可以把电梯行业的快写出来,如产值年增速达到40以上等,但必须补一句,总体不快,如全市工业产值增速只有百分

12、之几。一篇文稿中自己要圆得通。写文章要做到四自:自圆其说,自说自话,自我批评,自我欣赏。三是大圆套小圆,段段圆。一篇文稿有几大部分,每一部分、每一段落,都要说得圆。 机关文稿主要就是陈述以下四大问题,形成一个循环的系统,也就是一个圆。成效问题举措目标任务成效问题,循环往复。 4、亮点如星 一篇,或总结思路等,必须有亮点,至少有一个亮点,但也不可太多。前年,我去宁夏,走进腾格里沙漠,深入一公里,前后左右都是茫茫黄沙,但有一种小树很显眼,有的一尺高,有的几丈高,开着红色小花,稀稀疏疏,散布在沙漠里,象沙漠里的星星。试想,沙漠中跋涉的人,偶尔看到这一生命,是何等的惊喜,精神肯定为之一振。我问这树名,

13、当地人说,叫“沙漠姑娘”。这使我猛然想到,一篇长长的机关文稿里,就要有这样的“星星”,面对稿子,使人有仰望天空欣赏星星之感。 怎么样找到“星星”呢。一是对某一情况比常人深挖一步。如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大家都能讲到光伏、le、风能等,但如果对其中一项,如光伏,深挖一步,就成亮点。全国、全球光伏产业的情况,本地光伏产业的情况,要讲到项目,再深一步讲到主要产品,讲到土地、资本、电力、人才等要素供给,再跳出来,讲到竞争,这就能成为亮点。二是讲常人未能讲,或者领导没想到的。比如农民工紧缺,讲讲刘易斯拐点,就有一定新意。三是从另一角度看问题。从约定俗成的、习惯的思维方式中跳出来,换一角度看问题,就会

14、有新东西,所谓异曲同工之妙。 、分析得当 机关文稿有分析,这些分析必须是正确的、真实的、中肯的。因此,要做到“三有”:有时空、有数据、有对比。 有时空。是哪一年,哪个月份,是一个时间点(如截至年底)还是一个时间跨度(如“十一五”期间),这些都必须写清楚,不能有歧义。 有数据。分析要用数据说话,现在不仅是经济文稿,就是党的建设、社会民生、社会管理等文稿,也要数据说话。数据使人一目了然,数据放在那里,大家都会看。一篇机关文稿在分析时,如果没有数据,那是不可想象的,就等于没有分析。 有对比。要与过去、周边进行对比,纵向比、横向比,就知道所处的位置了,这是分析中常用的方法。 掌握了这“三有”,分析也就

15、能把握度了,即使起先主观上有些偏差,也会在“三有”分析中实现纠偏。 6、标题精神 标题好比眼睛,对文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无论大标题还是小标题,都要认真提炼,使人读起来有精神。首先用词要明朗,不能含糊其辞。如关于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这是一个调研报告的题目,很明确。小标题也是这样,清晰明朗,如“近期发展目标”。其次用词要准确,不能言过其实。如“快速”发展,“较快”发展,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词。三是用词要朴实,不能虚饰浮华。机关文稿的标题与新闻稿的标题不同,前者讲究朴实到位,后者强调抓眼球。初学者以前较多接受电视、报纸的感染,以为要标新立异,这恰恰不是机关文稿的标题所要求的。此外,标题不能因为追求整齐,以至因词害意,有时一排小标题,多一字少一字也是可以的。写文稿的人都有感受,比如用一“加”字,写加快、加速、加强等三、四个好写, 五、六个就难了,可以适当变一变。四是用词要合适,不能只顾自己偏好。标题的选择,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偏好,有的喜欢长一点,有的喜欢短一点,有的喜欢用七个字,打油诗一般,有的喜欢文绉绉,看起来有深度,不一而足。所以,大小标题的选择,还要针对不同的领导选择适合其的特点,不能以自己的偏好来写标题。领导审文稿,首先看标题,标题通过了才看下文,所以标题其实是第一关。 、段段分层 当你还不能将你的文章划分为明晰的层次时, 夜猫子,为鼓励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