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铁竖井联系测量施工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193014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地铁竖井联系测量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连地铁竖井联系测量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连地铁竖井联系测量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连地铁竖井联系测量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连地铁竖井联系测量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地铁竖井联系测量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地铁竖井联系测量施工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04标段南南竖井联系测量施工方案中铁九局集团大连地铁一期工程第204标段项目经理部目录第1章 工程概况3第2章 测量作业依据32.1地面桩点32.2测量规范3第3章 测量作业任务和测量管理组织机构43.1测量作业任务43.2 测量组织机构43.3 测量人员及设备配置43.4施工测量程序5第4章 联系(定向)测量64.1定向测量64.2 高程传递9第5章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及技术保障措施105.1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105.2 测量人员安全保证措施105.3测量技术保证措施10第1章 工程概况大连市地铁一期工程南关岭镇站-南关岭站区间的隧道工程,起讫里程为:DK39+493.801

2、DK40+951.924,区间全长1458.813米,其中204标段主要施工任务为DK40+234.801-DK40+951.024,全长711.789米。其间在DK40+391设置竖井一处。第2章 测量作业依据2.1地面桩点本工程测量方案依据大连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工程测量交接桩书”资料。 2.2测量规范 本工程测量方案遵守: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2、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 6、全球定位系统(

3、GPS)测量规范CH200192 。 第3章 测量作业任务和测量管理组织机构3.1测量作业任务测量工作是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实时监控量测施工进程、地面、隧道相关变化量及周围构筑物、管线等的影响变化,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根据测量数据适当调整作业进度和措施方法,确保工程顺利准确进行,确保施工安全。3.1.2 测量作业的任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土建工程施工放样和施工监控量测。3.1.2.1 土建工程施工放样包含以下内容: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加密测量、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测量;3.1.2.2地面至隧道的联系测量,包括竖井定向测量、高程传递测量;地下施工控制测量、放

4、样;隧道贯通测量;3.1.2.3 竣工测量,包含线路中线测量、隧道静空断面测量。3.1.2.4 施工监控量测内容见施工监控量测方案3.2 测量组织机构 为做到测量成果的准确无误,本工程测量工作坚持复核管理,配备测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先进精密的测量仪器。在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严格执行测量多级复核制,并且所有上报的测量成果均须附有测量原始资料。本工程测量组织机构如图1:项目部测量部负责人:刘文进 区间测量组负责人:刘站国监测组负责人:邓军仁车站工区测量组负责人:燕辉图1 测量组织机构图3.3 测量人员及设备配置本工程施工现场设测量工程师3名,测量技术人员6名,测工6名,以满足施工现场测量的需要。

5、根据本工程实际需要,需要配备的主要测量设备见表1。表1 主要测量设备名称、数量及精度要求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规格型号主要工作性能指标1Leica全站仪2TS06TC8021,1mm+2PPm*D2电子水准仪(配套铟瓦水准尺)1DINI030.3 mm/Km3拓普康全站仪2TKS2022,2mm+2PPm*D4宾德水准仪2AT-G22mm/Km5钢尺250M1mm3.4施工测量程序本标段主要由明挖结构及部分暗挖组成,其施工测量程序如图2。接收控制点控制网复测及加密报监理、业主审核车站明挖放样测量贯通测量洞内施工放样洞内导线延伸、高程传递竖井联系测量项目部二次复核项目部二次复核报监理、业主审核项目部

6、二次复核报请业主监理审核图2 施工测量程序图第4章 联系(定向)测量4.1定向测量地铁贯通测量中,定向精度对整个车站及行车线施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做好平面联系测量,首先需建立与地面统一的地下控制系统,通过联系测量方法建立地面、地下统一的坐标系统,通过施工竖井由地面传递到隧道内,进一步求得井下导线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及井下导线起始点的平面坐标。4.1.1定向方法我标段根据设计及施工现场条件,初步采用一井定向方法。在井口架设框架,固定两根钢丝L1、L2,钢丝底部悬挂20kg的重锤,并使重锤浸入油桶中,但不能与油桶有接触,钢丝在重锤重力作用下绷紧,且由于油桶内油的阻尼而保持铅直,所以,L1、L2起了

7、传递坐标的作用。在实测传递时满足以下条件:1、采用一井定向方法时,地面、地下近井导线测量观测技术要求同精密导线。2、在同一竖井内悬挂两根钢丝组成联系三角形,如有条件时悬挂三根钢丝组成双联系三角形。每次定向应独立进行三次,取三次平均值作为定向成果。3、井上、井下联系三角形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钢丝间的距离a应尽可能长; 2) 定向角a、a尽可能小,一般应小于2,呈直伸三角形; 3) b/a及b/a的比值应尽可能小,一般应小于1.5。 4、联系三角形边长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测量,每次应独立测量三测回,每测回三次读数,各测回较差应小于1mm。地上与地下丈量的钢丝间距较差应小于2mm。钢尺丈量时应施加

8、钢尺检定拉力,并应进行倾斜、温度、尺长改正。角度观测采用徕卡TC802全站仪,用全圆测回法观测六测回,测角中误差在2.5之内。5、联系三角形定向推算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的较差不应大于5,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应在8之内。 钢丝图5 一井定向方法图4.1.2定向做法 1、用全站仪做边角测量,测出a、b、c、a/、b/、c/边长及、/的角度,再结合地面导线控制点推算出坐标,以此作为隧道推进的依据,详见图6。DCABCDEEbacbac图6 全站仪竖井定向示意图2、竖井投点采用TS06全站仪进行,该仪器标称精度为1,1mm+2PPm,误差0.5mm。地面连接测量是在C点安置TS06全站仪测量出、和三个角度

9、,并测量a、b、c三条边的边长。同样,井下连接测量是在C点安置仪器测量出、和三个角度,并测量a,b和c三条边的边长。连接三角形法的内业连接三角形的解算 运用正弦定理,解算出,(2) 检查测量和计算成果首先,连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以及、的和均应为180。若有少量残差可平均分配到、或、上。其次,井上丈量所得的两钢丝间的距离c丈与按余弦定理计算出的距离c计相差应不大于2mm;井下丈量所得的两钢丝间的距离c丈与计算出的距离c计相差应不大于4mm。若符合上述要求可在丈量的a、b、c以及a、b、c中加入改正数Va,Vb,Vc及Va,b,c4.1.4报验要求 测量次数应根据竖井所处位置、基线边长短及隧道贯通

10、距离长短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基线边较长时隧道施工到100m、300m、贯通前100200m处,在同一条基线边上各进行一次联系测量,共检测三次,取各次平均值做为隧道施工及贯通的基线(起始)方向,指导隧道施工和贯通。南南区间设计长度711.789米,利用竖井条件加做一次联系测量(一井定向方法),以保证隧道贯通达到预期目的。4.2 高程传递 4.2.1高程传递方法与做法 在施工时,通过施工竖井传递高程,将地面水准点高程传递到地下水准点上。经竖井向下传递高程采用悬吊钢尺(经鉴定),井上井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读数,读数时为了避免读数误差,进行三次读数,每次错动读数,以便检查。高程传递独立进行三次(

11、三次置镜),当三次所测高差较差3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高程传递的最终结果。详见图7。图7 高程传递示意图4.2.2报验要求高程联系测量同平面联系测量一样,在一个竖井内至少进行三次,但在个别隧道贯通距离较长时,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误差估算适当增加联系测量次数。每次联系测量包括复核原井上井下控制点,以达到检核目的第5章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及技术保障措施5.1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1、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法定的检测机构检测、标定方能使用。 2、坚持测量多级复核制。 3、现场控制桩,由技术部门接收、使用、保管。 4、交桩要逐点查看,双方在交接记录上详细说明控制桩的当前情况及存在问题处理意见,并进行签认,之

12、后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复核,误差超限的,及时与业主联系落实。 5、施工中必须定期对控制桩复测,避免累计误差。 6、所有测量数据在测前、测中、测后分三次复核检查,确保测量无误、测量资料要求清晰、真实、完整、并妥善保管。内业资料二人独立计算,相互核对。测量仪器定期检定。7、业主、监理的审核制度:所有的内外业测量工作和测量资料都必须接受和配合业主和监理的监控检查,以及现场测量的旁站和复测。重要的测量技术方案,测量资料必须上报业主和监理审核批准后方可遵照执行。5.2 测量人员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要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2、工地所有设备,必须定期保

13、养,定期检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完备的安全装备。特殊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禁止无证操作,无证驾驶。3、支架、脚手架必须严格按审定的施工方案搭设,节点、支撑必须牢固可靠。4、测量人员高空作业要设置安全网,并正确佩带安全绳和保险带。5.3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由于工程工期的限制以及本工程施工工艺特点,土石方开挖、结构施工以及区间隧道等施工测量不允许出现任何测量误差超出限差的情况,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测量工作,为达到中线和水平的测量误差均在限差内的目的,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 1、开工前对测量人员进行工程情况、技术要求、测量规范、测量操作规程、测量方案测量基本知识和测量重要意义的培训。 2、根据质量计划

14、和相关规程,及时、定期把测量仪器送到有检定资格的单位检校,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3、本工程和邻近工程接头处进行中线和标高的联测,相互搭接100m,联测结果在测量误差允许范围内方可进行施工,如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应查明原因,进行调整或改正后,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4、积极和监理方测量工程师联系、沟通、配合、满足并尊重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重要部位的测量,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料及时上报监理公司,测量监理工程师经过内业资料复核和外业实测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5、所有测量的内业资料计算,以及外业实测资料的整理和交底,都必须有计算人、复核人,确保资料的准确无误。现场施工测量有检校条件,尽量形成附合导线和附合水准路线形式;或者换人走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