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192131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46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46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46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546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546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46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46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单项选择题1邓小平在领导全党解放思想,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揭示了()的本质A社会主义B市场经济C实事求是D马克思主义2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B公有制和市场经济C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建成社会主义B解放生产力C发展生产力D向共产主义过渡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出的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5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A实行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C市场

2、经济高度发达D生产力高度发达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6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A优越性B本质C特征D目标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8邓小平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3、会主义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9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A它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B它的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C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D它的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10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B四项基本原则C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D自己的发展11邓小平曾说过:“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A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B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C.

4、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D我国还严重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C目的与手段的统一2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C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邓小平认为以下不属于社会主义的()B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B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A贫穷B平均主义C两极分化D没有民主4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A公有制为主体B共同富裕C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5我们发

5、展生产力可以()A增强综合国力,以便参与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技术竞争B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凝聚力,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C解决当前国内社会的各种矛盾,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D以便使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农村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统计表明,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从1985年的125亿人,减至1998年的4200万人。这一实践表明,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

6、,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8在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中共领导人陈云提出的思想有()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B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C.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D在管理体制上,以集中经营为主体,以实行生产责任制为补充三、判断题1.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

7、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生产关系的重要性。3.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并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4.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维护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主体地位,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5. 党的十五大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8、”的重大判断,这个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2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五、论述题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重大意义?2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念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六、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材料2“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

9、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页。材料3“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1材料1和材料2揭示的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2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谈谈对“发展是硬道理”的认识。第五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D5.D6.B7.D8.C9.C10.D11.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CD4.AB5.ABCD6.ABCD7.AB8.ABC三、判断题全部错误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命题。之所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因为:(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

10、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的。2答案要点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

11、责任。(2)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3)把发展作为党的第一要务,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前30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揭示出来的。1980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1985年,邓小平说:“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时期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

12、共同富裕。这两大原则实际上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严重困扰着改革的深入。邓小平一方面在理论上驳斥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总结性的科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

13、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第三,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过去讲社会主义往往从静态中,用僵死的定义来概括社会主义。邓小平谈社会主义并没有把它限定在僵死的定义中,而是在“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这一动态中,生动地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中,在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过程中,来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逐步实现。(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14、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答案要点(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针对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醒,首先是对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实现形式的认识不完全清醒而提出的。我们过去认为社会主义有三大特征: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这种理解主要来自于苏联模式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邓小平在高于社会主义特征的层次上,即在目的和目标的层次上,突出生产力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来概括社

15、会主义的本质,修正和发展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特征和实现形式的认识,从而从根本上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一,它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这两个原则是真正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它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第三,它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它对于我们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