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184835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1篇课文。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解决了名叫沙洲坝的村子的吃水困难问题。乡亲们感激毛主席,解放以后在井边立碑纪念,饮水思源。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学情分析:我任教的一年级2班共有学生49人。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在识字方面:有大部分的同学能够借助已学的识字方法正确识字。还有少数同学识字能力较差,直接影响了课文的正确朗读;在写字方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对于字的笔画写法、框架结构有了一定程度地了解,百分之五十的同

2、学能做到把字写正确、写美观。还有少数同学对于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放把握不好,需要老师进行持续的示范指导;在课文的朗读方面:通过上学期对课文的学习,关于轻声、节奏、长句的朗读,只有少数同学能做到正确流利。大部分同学仅仅停留在基本会读的层面上,还有少数同学必须由老师一句句带读。只有正确地识字、读词、句,篇的朗读才能落实。教学目标: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会写“吃、叫、主、江、住、没、以”7个生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能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乡亲们的情感。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积累词语。2、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教学难点:第2自然段中对“

3、缺水”的理解,体会乡亲们的情感。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2、课件演示,识字写字。3、讨论交流,自主学习。教学用具:自制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 2、会写“吃、叫、主、住”4个生字。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1、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出示毛主席的图片及资料引入课题。2、板书课题。3、揭示课题:小朋友,你知道井是什么样的吗?井有什么作用?(出示“井”图)想一想:挖井是一件容易的事吗?2、出示生字“吃”“忘”“井”,学习这三个生字,认识心字

4、底。1、学生欣赏。初步了解毛主席。2、观察图片,思考作答。3、学生自己拼读。同桌交流:“吃”与( )有关;“忘”与( )有关;观察图片,同时,将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搭在一起。4、齐读课题两遍。上课伊始,听歌引入课文的情境。从课题的关键生字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根据偏旁来识字。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1、听老师朗读。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3、指名分段朗读,用课件随机出示生字。1、标出自然段序号。2、圈出生字,不认识的字打“?”。3、认真听,准备点评:字音是否读正确?是否加字?是否漏字?是否唱读?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懂得正确评价,对自己的朗读也有促进作用。三、识字,积累词

5、语。吃、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1、 指名带读生字。教师点拨:“乡”是后鼻音,“亲”是前鼻音。2、 学生展示识字方法。提示:1)熟字比较法:士土 主王2) 加一加:木 寸 村3) 熟字组成新词:(课件展示)水井 井口 乡亲 亲人 上面 面前 叫声 叫好 主席 主人 战士 战友4) 认识广字头:例如:席、座3、 指名带读词语。4、 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自由读,观察思考:我用 方法记住了 字。(回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自己认读,同桌互读。手指书空写。学会观察,利用已学的识字方法来进行识字学习。通过同桌互读,一帮一,达到互相进步的目的。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

6、思考:毛主席在哪儿住过?2、指导本段朗读:(1)出示轻声词:村子、时候、住过 老师范读。(2)节奏指导: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3、学生展示朗读。1、 找出明显信息,用 划出。2、 学生跟读。3、 同桌互读。通过认真听,找出明显的信息,这对以后的课内外阅读起到一个方法引领的作用。五、写字教学。1、课件出示四个生字:“吃”、“叫”、“主”、“住”。2、学习“吃”和“叫”。(1)范写“吃”指导:口字旁的大部分写在左上格、撇的起笔在竖中线右侧。“横折弯钩”在横中线上起笔,折笔沿着竖中线写。(2)书空写两次“吃”。(3)教师相机指导“叫”字:竖提沿着竖中

7、线起笔。3、学习“主”和“住”。(1)“主”是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第一横中长,第二横稍短,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横最长。(2)书空写两次“主”。(3)老师相机点拨“住”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写字姿势:三个“一”)4、展示学生的书写,同学点评,老师补充。1、首先比谁眼睛尖:认真观察这4个字,有没有哪些字结构一样?田字格的占格要注意什么?2、接着比谁说得好:每个字的笔画、笔顺。3、最后比谁写得正确、美观。认真看老师范写、自己描红练习。4、从笔画与占格点评。写字上注重老师的示范作用,通过对重点字笔画的指导,让学生们把字写正确、写美观。结构相同的字,通过对一个字的示范,让学生知道其它字的写法

8、,既发挥了学生们主动写字的能力,又能增加课堂的容量。六、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认识了哪些字?知道了哪些词?会写什么字?让学生们对已学的知识有整理的意识。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复习本课的13个生字和2个偏旁。2、 复习已学的4个生字,会写“江”、“没”、“以”3个生字。3、 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体会乡亲们的情感。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生字词1、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词语。2、指名上黑板写已学的4个生字。3、齐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同桌互评。对知识有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二、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

9、读第2自然段。思考:谁是挖井人?2、指名回答。(补充完整:带领战士和乡亲们)3、朗读指导:(1)先读好词语:带领 战士 乡亲们 地方(轻声词要读好)(2)节奏划分: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4、资料链接:出示缺水的图片,了解水对乡亲们的重要性。(预设: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遇到雨天、雪天、炎炎夏日,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5、男女生比赛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明显信息,用 划记。学生跟读。同桌互读、互评。学生认真观察,谈谈自己的感受:如果你一天不喝水会怎样?两天呢?带着问题听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们认真听的习惯。先将词语读好,才能将句子读好,过渡到将课文读正确。图文

10、结合,让学生们直观感受:挖井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三、学习第3自然段。1、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谁不忘挖井人?2、认真观察课文插图。指名说说石碑上刻着什么?3、资料解读,理解“解放”。4、齐读石碑上的内容: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点拨:表达了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5、 预设谈话:小朋友,当别人帮助了你,你会怎么做呢?你们的父母每天都对你做了什么?你又跟他们做了什么?6、 齐读第3自然段。认真听,找出信息,用 划记。学生观察,回答。同桌交流,自由展示。通过观察、老师讲解、朗读等方式体会乡亲们的情感:饮水思源,感激毛主席。从而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四、 学写

11、生字。1、课件出示“江”、“没”、“以”。2、 学习“没”字的写法。(教师示范写,指导左右等高,右半边起笔的撇是短撇,第二笔是横折弯,横撇起笔在中心点上,捺稍长。)3、 学习“以”字的写法。(教师示范写,指导:竖提的竖要直、提要稍长。中间一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撇”的起笔最高,穿插到竖中线右边。最后一点要低。)4、 展示、点评。学生观察老师的范写,然后描红,练习。学写笔画“横折弯”。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和熟字组词写一写。先观察知道每一笔怎么写,写在哪里,自己在练习时才能将字写正确、写美观。五、课堂 小结。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解决

12、了乡亲们吃水困难的问题。乡亲们感激毛主席,解放以后在井边立碑纪念,饮水思源。要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六、布置 作业。1、 将课文读给父母听,可以是讲故事的形式。2、 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将本课的生字和熟字组词写一写。有课内到课外,知识延伸。教学评价:评价项目等级识字(25分)写字(25分)朗读课文(35分)感悟体会(15分)优秀25分(正确识字,在语境中认识)25分(笔画写得正确且美观)35分(正确朗读,流利) 15分(说出这篇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感悟)良好20分(基本正确,偶尔有错误)20分(笔画写得正确、但不美观)25分(正确朗读

13、,不流利)12分(知道内容,有一点感悟)合格15分(只能识得一部分字、词)15分(笔画基本正确)20分(基本能读通)10分(在老师的提示下说)合计板书设计:1、吃水不忘挖井人毛主席 带领 挖井 饮水思源乡亲们 立碑 纪念教后反思:这篇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差很远,所以,在上课前,我想了一些办法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1、 上课前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和出示毛主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伟大形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2、 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在读的过程中,由于我太注重词语、句子的理解,反而让学生失去了自主感悟的机会。3、 在识字环节,我采取了自主识字、同桌互识、方法归类、多种形式两三年朗读来强化学生对字、词的认识与积累。方法上有些重复、机械化,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层次不一,有些学生展示积极,还有一部分同学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4、 在写字教学中,在进行方法指导时,语言不够精炼、口语化不强、方法太单一,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写字的兴趣,有部分学生只图完成任务,没有静下心来写。5、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生活,课堂上的启发、引导太过生硬,口语化、生活化、儿童化要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