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社会鸡血打得太早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182513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鸡血打得太早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鸡血打得太早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摘社会鸡血打得太早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鸡血打得太早了正在各地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与狼共舞第14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初。国民党特务机关西南长官总署某处的情报科长曾诚,送来一份电报,请处长周方淮签字。周看了看电报说:“曾诚,你说这南京市是不是打鸡血了,一天几个电文,这个代总统上任没几天,是不是要找找感觉啊!”(字幕逐字打出)周方淮把南京政府说成“南京市”巳属不妥,这且不说。他说“是不是打鸡血了”。这话未免说得早了些。“打鸡血”是现代流行语。多用于调侃、讽刺某些人精神亢奋。有近乎疯狂、痴迷的状态。此词来源于曾疯狂蔓延的一种“保健奇方”鸡血疗法。此疗法起始于一个名叫俞昌时的医务工作者。俞昌时是安徽南陵人。1923年20岁在上海

2、医学院读书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乡创建中共南陵特别支部,并任书记,是个老革命。他说自己1952年在江西工作时。偶然发现鸡的体温在42摄氏度以上,由此推断鸡血有增强抵抗力、保健、益寿、治病的作用。此后不断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并“总结经验”说:“我总感到自己力气大得不得了似的,总想试试一拳头打通墙壁那样的猛劲,有些同事感到我性情似乎比以前急躁些,如果真的话,我想也可能是经常打鸡血的原因由于雄鸡好斗。”“大跃进”高潮到来时,他更加“努力攻关”,狂热宣传“鸡血疗法”的功效,甚至说可以“返老还童”。1959年5月26日。他到上海永安棉纺三厂给工人看病,当众给自己打了一针鲜鸡血。“不到三小时,就感觉奇饿,

3、中午吃了八两饭。”他亲身示范获得病人信任,当日就有40多人注射了鸡血。并立刻显现“奇迹”。到了“文革”年代。各种“人间奇迹”不断涌现,造反派的“创新”能力达到空前疯狂的程度。“鸡血疗法”也随之红火起来,导致小公鸡热销而涨价。后经有关部门研究。发现打鸡血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不安全。为此。上海市卫生局召开专家座谈会,讨论认为鲜鸡血属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性血清反应等不良后果。不可盲目使用。不久,原卫生部下发了禁止医务人员用鲜鸡血给病人治病的通知。喧嚣一时的鸡血疗法才逐渐销声匿迹。“鸡血疗法”是从“大跃进”时期开始。到“文革”初期结束的一场闹剧。1949年国民党西南长官总署的周处长,竟然让南京的“代总统”提前打鸡血,岂不荒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