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趣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18150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新文化运动趣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趣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趣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趣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趣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趣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新文化运动趣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念五四:文白之争中的趣闻(20090506 02:29:05)标签: 分类:品文化,读历史 五四 文白之争博闻天下刘继兴玉昆文化刘继兴:五四“文白之争”的高手过招胡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围绕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论争,形成了两大阵营。胡适、陈独秀、I 玄同、刘半农等人要废除在中国传承千年、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和主干的文言文,却并未激起多大反响,只有几位新文化闯将在自说自话。ft駅Ml *为了改变这种处境,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钱玄同和刘半农自导自演了一个奇特的戏,那就 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双簧信”。这个主意是刘半农出的,他曾在上海时进过剧团做过编剧。 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杂志第四卷三号上,忽然发表

2、了一篇写给新青年杂志编辑 部的公开信。署名“王敬轩”。信是文言文写的,4000多字,不用新式标点,以一个封建思 想和封建文化卫道者的形象,列数新青年和新运动的所有罪状,极尽谩骂之能事。而就 在同一期上,发表了另一篇以本社记者半农之名写的观点与之针锋相对的文章复王敬轩书, 洋洋万余言,对王敬轩的观点逐一批驳。N刘半农这一双簧戏旗帜鲜明,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不仅真的引来了“王敬轩”那样的卫道士如林 琴南等人的发难,更多的却引起了青年学子和进步人士的喝彩,在论辩中新文学的声势也逐 步壮大。这一正一反两篇文章同时出现,结果“旧式文人的丑算是出尽,新派则获得压倒性 的辉煌胜利。”“双簧信”也引起了新青年

3、内部胡适的不满。他认为,太轻薄”,“有失士大 夫身份”。不过他也认为,钱玄同的冲锋陷阵,“实在使我们声势一振”。鲁迅则对刘半农的 进步高兴,称赞他“跳出鸳蝴派,骂倒王敬轩”,为一个“文学革命”阵营中的战斗者。林纾写小说含沙射影旧派文人加强了对新文化运动的反击。1919年2月和3月,林纾在上海的新申报上 发表两篇短篇小说荆生和妖梦,讽刺文学革命的领导人。小说荆生中写了三个 书生:皖人田其美,影射陈独秀;浙人金心异,影射钱玄同;新归自美洲的狄英能哲学,便 是隐指胡适。“三人称莫逆”,聚于北京陶然亭畔,饮酒歌呼,放言高论,掊孔孟,毁伦常, 攻击古文。小说荆生影射攻击反对旧道德提倡白话文”是“伤天害理

4、”的“禽兽之言”,幻 想有军阀势力的“伟丈夫”出来禁压新文化运动。妖梦,写一名叫郑思康的陕西人,梦游阴曹地府,来到一城市,见一所白话学堂,门 前大书一联云: 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甚 么东西。校中有三个“鬼中之杰出者”:校长元绪,明显影射蔡元培;教务长田恒,影射陈独 秀;副教务长秦二世,则是指胡适。学堂第二门上额大书“毙孔堂”,也有一联:禽兽真自由, 要这伦常何用;仁义太坏事,须从根本打消。此文对“鬼中三杰”,咒骂得更粗鲁,更刻薄。如说“田桓二日如猫头鹰,长啄如狗;秦二 世似欧西之种,深目而高鼻”,极尽丑化之能事。文末旋即请出能啖食月亮的“罗跟罗阿修罗

5、王”直扑白学堂,“攫人而食,食已大下,积粪如邱,臭不可近”。足见其对陈独秀等人是何 等仇视。简直是要“食肉寝皮”了。至此,林纾已丧失了起码的理智与风度。林氏称赞蔡元培 为元绪公,何谓元绪?元绪为龟的别名。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剥蔡孑民(三)中说:“元绪 公,即是说的蔡孑民,因为论语注有蔡,大龟也的话,所以比他为乌龟,这元绪公尤 其是刻薄的骂人话。”林纾此举,行为卑劣,为人不齿。时有人称其是拖鼻涕的野小孩在人 家大门上画乌龟的行径”。胡适与黄侃“斗法”黄侃字季刚,与章太炎、刘师培齐名,被称为“国学大师”。黄侃年轻时曾拜访大学者王 闿运,王对黄侃的诗文激赏有加,不禁夸赞道:“你年方弱冠就已文采斐然,我儿

6、子与你年 纪相当,却还一窍不通,真是钝犬啊。”黄侃听罢美言,狂性立刻发作,竟道:“你老先生尚 且不通,更何况你的儿子。”如此狂狷之人,对胡适进攻的火力之猛可想而知。有一次,黄 侃对胡适说:“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 ”胡适问他何出此言。黄侃正色回答道:“你 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名叫胡适,而应该名叫到哪里去。”此言一出,他仰 天打三个哈哈,胡适则气得脸都白了。胡适著书勤勉,却留下数部“半部书”,如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者 仅写成上半部。黄侃借此在中央大学课堂上调侃道:“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 著作监矣。”学生不解,问何意?黄侃颇为阴损地回答:“监者,太监也。太

7、监者,下部没有 了也。”学生们哄堂大笑。又一次,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仅电报费就 可省三分之二。”这一次,胡适回击了,而且巧妙得令人拍案叫绝。也是在课堂上,胡适大讲白话文的好处 时,有位同学不服气地问:打电报用字就多,花钱多。胡适说:我们做个试验。前几天,彳 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 文写的,而且非常省钱。同学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 还是文言文省钱。同学们果然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

8、一份字数最少的且表达完整 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念毕,不无幽默地说:“这份电稿仅 12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须5个字:干不了,谢谢。”随后 胡适解释道:“干不了”,已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而谢谢”既有对友人费心介绍 表示感谢,又有婉拒之意。可见,语言的简练,并不在于是用白话文,还是用文言文,只哎 用字恰当,白话也能做到比文言文更简练。“老章又反叛了!”教育和司法部长章士钊,二十出头就做了苏报的主编,后游学英伦,归来后自创 寅杂志,这是一个反对白话文运动的舆论阵地。曾撰文评新文化运动发表在新闻报 上,批判的矛头直指胡适。并点名要胡适回应

9、。胡适看后一笑说:章公此文,不值一驳。章士钊闻后,嗤嗤一笑,坦然了之。数年之后,在北京的一次宴会上,章士钊与胡适相遇。 宴后二人合影,并各题诗一首。章士钊的诗如下:你姓胡来我姓章,你讲什么新文学,我刁 口还是我的老腔;你不攻来我不驳,双双并坐各有各的心肠!将来三五十年后,这个相片好 做文学纪念看。哈,哈,我写白话歪词送把你,总算是俺老章投了降。胡适的题诗:但开 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白话诗句出于文言大师章 士钊之手,而七言古诗出于白话领袖胡适之手,很是有趣。人民日报社论:为民族复兴奏响青春乐章 一一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今天是五四运动90周年。这场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新文化 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深刻影响和推动着20世纪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90年 来,五四先驱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许多已经成为现实而且被大大向前推进和发展了。当代 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