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180233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仅供个人参考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成绵乐客运专线CMLZQ-舜中铁五局管段第一项目经理部路基土石方架子队工程名称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技术交底接领工员:受施工员:交技术贝:底工人工人:交底内容及说明交底内容:见附后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中铁五局成绵乐客运专线乐山二项目部部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一)路基观测标(1)沉降观测内容一)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二)路基基底沉降观测三)过渡段沉降观测四)涵洞沉降观测一路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1.1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1)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

2、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路基面和地基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便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 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 4)一般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 5)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先定好路基两端过渡段的监测断面,再根据相应原则布设非过渡段路基的监测断面。( 6)测点及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

3、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及人为因素的破坏。1.2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及元件布设1 、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2、I型监测断面: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2个,施工完基床底层后,预压土填筑前,距左右线中心3.2m处于基床底层顶面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三个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路基面宽n线线间距沉降观测桩3.23.2基床表层基床底层

4、路基本体可压缩层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在公50%勺I类断面设置硬层I类观测横断面设计示意图-路堤(2)土质路堑代表性监测断面土质路堑(含基岩全风化层)一般地段只设路基面沉降观测桩2个/断面,断面间距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良好地段间距100m,每间隔一个断面在线路中心设置一个观测板。每间隔一个断面在线路中心设置一个观测板。1.3观测板设置及元件布设1、观测板由底钢板(50cmX50cm,厚1cm)、金属测杆(|)40mm厚壁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不小于075mm、壁厚不小于4mm的硬PVC管)组成。2、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试验设计测量确定,沉降板埋在褥垫层顶部并嵌入其内10cm,采用5cm中粗砂

5、回填找平,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3、采用水准仪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4、沉降板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示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沉降板不受损坏。沉降观测板预埋沉降观测板预埋1-3、沉降观测桩与

6、位移观测桩的设置及元件布设1、位移观测桩在软土,松软土地段,路基填筑前在坡脚外12m处、1012m处各埋设一个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15cm的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测头,位移观测桩埋设深度在地表下不小于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桩周围采用C15混凝土浇注固定。2、路肩沉降观测桩路肩沉降观测桩采用020mm底端带弯头的钢筋,钢筋原长不小于40cm,底部做成带弯钩状。一般路基填筑至基床表层顶面,加载预压路堤填筑到基床底层顶面后,挖坑埋置于设计位置,坑深仅供个人参考30cm,边长15cm,采用砂浆浇筑固定。路基面观

7、测桩一般设在距左右线路中心3.2m处。埋设形式见下图,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表面5mm,表面作好防锈处理。采用水准仪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量沉降监测桩标高变化。路基沉降观测桩埋设布置图以(mm)计3、元件保护测试元件是否完好直接关系测量成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加强保护。(1) 各工程项目部应成立专门监测测试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观测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 元件埋设前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并做好观测箱的保护。(3) 所有监测元件埋设时或监测过程中损坏应及时补埋或经设计、监理确认采取其它替代措施。(4) 各监测单

8、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下图为几种简单实用的元器件保护措施。1-4、涵洞观测标涵洞变形观测包括涵洞自身及涵顶填土沉降观测两部分组成。每座洞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原则上应设在涵洞两侧的边墙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分别设置,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6个。涵洞填土后观测点可从边墙位置移动到帽石上,涵洞进出口的帽石上各设置两个测点,位于帽石两侧位置。涵顶填土沉降观测参照路基地段沉降观测点布置方式,采用在涵顶线路中心位置埋设沉降板进行观测方式涵轴断面涵洞观测标1涵洞观测标2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箱身截面涵洞观测标8涵洞观测标1涵洞观测标示意图1-5过渡

9、段观测标过渡段应考虑线路纵向平顺性和不同结构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桥涵两端的过渡段、路隧过渡段及堑堤过渡段均需进行沉降观测。(1)过渡段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观测为主,观测期与路基相同,不少于6个月。(2)桥路过渡段距桥台尾1m处、10m处、30m处各设一个观测断面。(3)涵路过渡段,在横向构筑物中心、边墙外1m,级配碎石外5m各设一个观测断面(4)路堤和路堑过渡段在分界处设路基面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设3个观测桩。桥头搭板剖面沉降管基层表层一级配碎石1:2/基层底层桥台惨3%5旅泥”路堤本体纵断面示意图平面小意图4)剖面沉降管:路基基底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加固施工完毕后,填土至0.

10、3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梢埋设,开梢宽度2030cm,开梢深度至地基加固垫层顶面,梢底回填0.2m厚的中粗砂,在梢内敷设沉降管(沉降管内穿入用于拉动测头的镀锌钢丝绳),其上夯填中粗砂至与碾压面平齐。沉降管埋设位置挡土墙处应预留孔洞。沉降管敷设完成后,在两侧设置0.5X0.5X0.95mC20素混凝土保护墩。并于一侧管口设置监测桩,监测桩采用C20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mX0.5mX1.6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保护。1012路基面宽I线H线线间距沉降观测桩沉降观测桩基工表层基床底层沉降板10121.02.0可压缩层剖面沉降管25%勺n类断面设置路基本体2

11、类观测横断面设计示意图/埋深不小于1.4 位移观测归桀逑过我没媪痣一庄小强声口“型15)、元件保护要求1)在测量组人员的监督下各工区技术人员及各施工队进行元器件的埋设、保护工作。2)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3)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4)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仅供个人参考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识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观测断面的填筑。1.6观测水准基点(基

12、准点)、工作基点的布设水准基点(基准点)的布设在沿线施工已设水准基点的基础上,按距离不大于1km增设水准基点(基准点),水准基点应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岩石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水准点。每个独立的观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水准基点(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布设为满足观测点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在两水准基点(基准点)之间沿线路方向按间距不大于200m、距路基中心距离小于100m布设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应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定土层内,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采用20mm长60cm顶端圆滑的钢筋打入土中,桩周上部30c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编号。观测网中,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

13、进行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复测校核。所有变形观测点(观测桩和沉降板观测点)水准测量应满足二等变形等级测量技术要求,即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施测,测量精度:1mm,读数取位至0.01mm。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urdenpers?nlichenfu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Pourle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ddesfinspersonnelles;pasddesfinscommerciales.tojibkoAJiajiioAeakpTOpwenojib3ymaisoidyuuhhs:CReOBaihhh6ha0jikheiHcnojib3OBaTbCHbKOMMepnecKHxuejiax.以下无正文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