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179087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道德与法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道德与法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道德与法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与法制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 要: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生道德与法制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核心素养的内容要点、明确课程性质与目标、明确课程内容。过程中指定具体教学目标;找准起点,以学定教;遵循规律,科学施教,以期逐步提升学生的良好品德。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00G623.15 000A 001009-010X(2018)13-0040-02 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认真学

2、习,做到“三个明确” 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应该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本学科核心素养所能体现的几个方面,在道德与法制学科核心素养没有定论之前,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了解育人目标,把握课程内容,做到“三个明确” (一)明确核心素养的内容要点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3个方面、6大素养,其核心是立德树人。小学道德与法制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学生品德的启蒙教育和养成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对道德与法制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是“人”始终应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他们有国家认同感,教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3、值观,爱国、爱民、爱和平,树立法制观念,参与社会生活,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是核心素养的基本点。 (二)明确课程性质与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三)明确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教师一定要从宏观上理解课程内容,改变过去教授教材的做法,而应该用教材教授课程内容。

4、这样才能有计划、有次序地落实核心素养。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只有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才能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怎样设计呢?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制定具体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都是大目标,每一节课要有一个具体的小目标,教师心中既要有大目标,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又要有小目标,熟知每一节课在整个道德与法制学科目标中的具体位置,用教材一课一课地落实总目标。“课堂教学要将每堂课的教學目标,根据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轨迹,逐步分解,细化成为具体、可操作的目标,注重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的稳步进阶,最终实现本课堂的教学目标,

5、同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反馈。”比如:“社会参与责任担当”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保护环境是一种社会责任,以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中的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为例。 具体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知道花草树木也有生命,愿意和植物交朋友。 尝试认真、细致、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植物。 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品质和习惯。 (二)找准起点,以学定教 核心素养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从育人的高度设计每一节课是教学设计的根本原则,所以现在各个学科都倡导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行为表现以及实践能力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活

6、动。学生的实际水平,就是教学的起点。以学定教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安排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内容,总之是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让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实现成长。 (三)遵循规律,科学施教 联系生活,认识社会,是本学科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法制观念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道德与法制的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他们的需求,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笔者在教学花儿草儿真美丽时是这么做的: 1.引领学生能够识别植物的种类 在学校、家里

7、、小区、街道、公园随处可见花草树木的身影,而且种类繁多。带着学生出去并让他们尝试说出沿途每一种植物的名称,起初笔者认为学生在这方面的学识有限,然而一个班的学生加在一起却拥有很大的能量:你说一种,我说一种,学生居然能叫出绝大部分植物的名字。之后,学生给这些植物拍了照片。回来之后,我们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分类。先按照花草、树木分,然后再按常绿和落叶进行区分,接着按开花与不开花分类。二是照片展览。把拍摄画面好的照片按类展览,培养学生美感。三是为照片上的植物写说明。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水平。带着学生观察植物,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收获,既可以增长知识、增强

8、兴趣,又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2.让学生认识植物的特性 植物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二十五亿年,比我们人类的历史长多了。在漫长的生长历程中,植物为了存活下来,它们进化出很多本领。比如说爬山虎,为了能获得更充足的光照,它们努力向高处爬。植物的本领有很多,请收集了植物本领资料的学生在小组内先跟组员交流一下。 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的要求,真正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好公民打下基础。 小学道德与法制是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为重点的学科。培养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是本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