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17647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12分,每小题2分)1. 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迸bng发 慰藉ji 气氛fn 载zi歌载舞B. 召zho唤 思忖cn 翘qio首 安土重zhng迁C. 桑梓z 粗犷gung 蛰zh居 自艾y自怜D. 湍tun急 给j予 场chng院 绿l林豪客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勾销 褪色 按部就班 良辰美景B. 沉缅 诙谐 一如既往 举棋不定C. 狭隘 灰尽 怨天尤人 真知卓见D. 喧嚣 掂念 苟延残喘 色彩斑斓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俩一个是无人理会的孤独者,一个是人见人厌的捣蛋鬼,现在同病相怜,玩到一起了。B. 班主任

2、事无巨细,每件事都要过问,真是锱铢必较。C. 你家庭并不富裕,花钱却大手大脚,你还是身临其境替父母想想吧。D. 他一向逆来顺受,自己无所事事,还总是惹父亲生气。4. 下面的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科学院植物所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不下30种的乔木病害是由病毒和类菌原体混合感染而致病的。B. 在世界杯外围赛前的热身赛中,他执教的中国队连遭败绩,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中国球迷们的意料。C.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子。D. 特别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民族精神,变成广大群众的

3、自觉行动。二、阅读赤壁赋,完成文后题目(共18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壬(rn)戌 窈窕(tio) 桂棹(zho) 冯(fng)虚御风 B嫠(l)妇 愀(qio)然 舳(yu)舻 山川相缪(lio) C酾(sh)酒 横槊(shu) 江渚(zh) 正襟(jn)危坐 D匏(po)樽 枕藉(j) 蜉(f)蝣 一叶扁(pin)舟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驾)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 D倚歌而和之(循,依) 而卒莫消长也(到底)3

4、、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举酒属客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纵一苇之所如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又有何羡乎 虽一毫而莫取A任凭 如果 然而 虽然 B任凭 如果 然而 即使C假如 大概 然而 即使D假如 大概 然而 虽然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不同,相同 B

5、相同,相同C相同,不同 D不同,相同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 A徘徊于斗牛之间 B白露横江 C凌万顷之茫然 D挟飞仙以遨游8、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9、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 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 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

6、美人。 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10、对下列各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瞬间都不停止。B泣孤舟之嫠妇(那箫声像是)为孤舟中的寡妇而哭泣。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同飞升的仙人一同遨游长空,哪怕在明月下死去(也心满意足)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轻盈飘逸啊,像长了羽毛的鸟儿一样,远离尘世,飞升仙境。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

7、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1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 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 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C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胸怀。 D本文通过叙事,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8、完成 1922题 (共12分)流浪的二胡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

9、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韵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撞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二泉映月

10、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滔滔,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一种悲凉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

11、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里,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13. 作者在文章的第(2)自然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来写,这是想表明一个什

12、么样的观点?(2分)答:14. 文章的(6)第自然段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这里的“极致”在文中含义是什么?(2分)答:15. 文章的标题为“流浪的二胡”,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4分)(1)(2)16.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 流浪的二胡是诗的散文,是散文诗。语言优美形象,句式错落有致,修辞手法多样。B. 二胡在江南丝竹中最具有悲剧性格,最能表达墨客骚人、显贵官宦的不平心声。C. “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这句话的意思是,二胡曲所表达的那种无奈、悲凉和沧桑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写照。D. 作者提到了故乡的孙文明,他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而使二胡民间的纯粹性得以丧失,这就是他的悲剧性。E. 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低沉、悒郁的感情贯串全文。四、(11分)17. 将下列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个别词语和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4分)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