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174681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检测(六)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春节联欢晚会“英伦配”一曲本草纲目引发了对传统文化新一轮深层次的思考。本草纲目最大的价值在于()A是研究传统药物学的瑰宝B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医学著作C代表了中国医学最高水平D集中体现了民间医学的精华答案A解析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集大成之作,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本草纲目的内容和地位不符。2(2016天津高二检测)“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上述名言反映了詹天佑()A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和爱国主义精神B工作细致、严谨C强烈的民族自尊心D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答案A解析“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表明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我国地大物博”表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借重外人,引以为耻”表明爱国主义精神,故A正确;其他选项片面。3从詹天佑和李四光的一生经历及贡献看,他们之间的主要相似之处有()都曾经到西方留学学习自然科学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取得突出成绩都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都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ABCD答案A解析詹天佑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去世,故说法有误。4(2016嘉兴高二检测)物理学家杨振宁说:“如果一定要举出某个人、某一天作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3、我选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1687年出版的那一天。”杨振宁的观点最有可能是基于该著作()A将力学研究延伸到其他领域B完成了力学理论体系化建设C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D使实验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答案B解析量子力学将力学的视野延伸到了微观领域,相对论则把力学推广到了高速运动的范围,故A错误;牛顿力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它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故B正确;牛顿力学属于近代物理学,故C错误;实验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在牛顿力学之前就有的研究方法,故D错误。5(2016湖州高二检测)有学者评价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

4、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B运用了“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C提出引力中光线会发生弯曲的观点D第一个充分运用了实验的研究方法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牛顿在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时,采取以实验为基础和数学为表达形式的方法。其中“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体现了数学表达形式的精微,而实验的方法“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故本题选D。6(2016内江高二检测)1933年纳粹上台以后,爱因斯坦发表了不回德国声明:“只想生活在实行公民自由,宽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的国家,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

5、生存。”2005年德国把这个信条刻在德国政府大楼上,以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这说明()A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B相对论得到了美德两国的认可C爱因斯坦崇尚民主、自由和科学D德国政府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答案A解析爱因斯坦在德国的纳粹时代放弃了德国国籍,加入了美国国籍,正是体现了启蒙运动中民主与法制的思想,并以自身的行动对抗法西斯的专制,故A正确;B、C、D与材料不完全相符。二、非选择题(第7题18分,第8题18分,第9题20分,第10题20分,共76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他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

6、,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经过27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他61岁时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材料二观察下面图片牛顿在进行光学实验(1)根据材料一,说明李时珍为什么要写本草纲目?(8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李时珍是否相同,结果怎样?(10分)答案(1)原因:历代药物学著作中存在不少缺陷,为了纠正以往医药书籍中的错误,为医生治病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与指导。(2)不同。牛顿进行科学实验和数学演算,成为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只是解决了应用的问题。解析第(1)题要注意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一信息“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归纳。第(2)题从材料二中

7、可看出,牛顿是用实验的方法,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时珍是用实践的方法,二者方法不同,二者的结果可结合牛顿经典力学及本草纲目的不同影响分析。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四光年轻时就有“科学救国”的理想,但是在旧中国难以实现。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李四光和夫人立即回国。回国后,毛泽东问李四光,中国真是贫油国吗?李四光表示他能够为中国找到石油。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德国纳粹政府把一批犹太学者包括爱因斯坦赶出了德国,爱因斯坦的几个亲人还被纳粹杀害在集中营里。二战中爱因斯坦建议美国政府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战争后期美军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城市,这促使爱

8、因斯坦后来致力于防止核战争,倡导科学家联合起来维护世界和平。(1)材料一中李四光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回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回国后他是怎样实现报国理想的。(8分)(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为什么离开德国?他对战争持有什么态度?(8分)(3)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发现李四光和爱因斯坦有什么相似品质?(2分)答案(1)回国原因:李四光怀有“科学救国”的信念和对新中国的希望。新中国邀请他担任政协委员。实现理想: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为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2)离开原因:受到纳粹迫害。态度:既反对法西斯发动战争,也反对将原子弹用于战争,主张世界和平。(3)都是正义的科学

9、家,都要用自己的理论为社会进步事业服务。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37年李四光终于完成了冰期之庐山的初稿,明确地指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牛顿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因为他在诸多不同领域中作出了如此十分重要的贡献,如数学、天文、光学、力学等。牛顿对物理学具有丰富创造力的思维方式,通过种种方式,他按照实验和批判观察所揭示的情况用数学对外在的世界进行了描述。美科恩著科学中的革命材料三爱因斯坦将伽利略和牛顿的力学以及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结合在一个体系中。他将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能量组合在一起,作为单一连续

10、中的相互依存的变量。美杰拉德皮尔著科学家的探索与成就(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庐山是“困惑难解和耸人听闻学说的诞生场所”这句话的含义?(4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什么重大成就。试分析牛顿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客观原因。(8分)(3)牛顿经典力学有什么局限性?爱因斯坦如何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4分)(4)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三位科学家所具有的共同素质。(4分)答案(1)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2)成就: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潮汐现象及地球的圆扁形状,发明反射望远镜等。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提供基础又对科学发展

11、提出了新的要求;吸收了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伽利略的实验方法)等前人研究成果。(3)局限性:牛顿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状态。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露了物质与能量的相对性。(4)关注民族、国家及人类的共同事业的人生态度;具有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突破陈见、勇于创新的精神;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践。10(2016保定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傅兰雅(JohnFryer)是晚清来华的著名翻译家之一。他于1863年到达北京,成了京师同文馆的第二任英文教习。1868年5月,他进入成立不久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开始科技书籍的翻译工作,直到1896年离开中国

12、。傅兰雅翻译的书籍有很多都是填补空白之作。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与其他翻译者略有不同的中文术语体系。深感于术语混乱所造成的不便,他出版了“中西名目表”,归总了翻译中遇到的金石、化学、药学、汽机和植物等门类的术语,以便于译者和读者使用,并努力倡导术语的统一。傅兰雅于1880年发表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说截至1879年6月,售出书籍31111部。从当时已刊成书籍98种来看,平均每种售出300多部。如此看来,其影响似乎有限。材料二1896年夏天,傅兰雅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执教。如果说在江南制造总局工作的二十八年中,傅兰雅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那么到美国后,他的工作重心就

13、转向了让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上。在加州大学任教的近20年间,傅兰雅开设过各级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课程,并在校内外就中国语言文字、历史、地理、风俗文化、中国教育和中国的现状作过多次讲演。以加利福尼亚大学18981899年的课程注册表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傅兰雅所开设的课程有:中国、日本的语言、历史、文学、政府、法律及社会现状;中日与欧洲、美国的贸易;中日哲学与宗教;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官话与文言的研究。所有这些为想了解中国的西方人士提供了一扇窗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兰雅所译书籍影响有限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傅兰雅对中西文化的贡献。(12分)答案(1)

14、国人对西学的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儒家教育和科举考试在中国占统治地位;译著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内容大多深奥。(2)努力改变中文术语差异的状况,统一中文学科技术语;通过教书、译书等方式,促进了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极大推动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推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在思想方面儒家教育和科举考试在中国占统治地位;依据材料文字“很多都是填补空白之作”得出国人对西学的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依据材料文字“努力倡导术语的统一”可得出译著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内容大多深奥。第(2)题概括材料一得出努力改变中文术语差异的状况,统一中文学科技术语;通过教书、译书等方式,促进了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极大推动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依据材料二文字“让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传统和文化”可得出推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