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17420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史生萍要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动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证。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对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才具备更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学习上不断进取。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一、学生在学习物理上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心理原因分析 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种心理倾向。人的心理现象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也是在某些客观条件影响下,通过学生的心理活动而形成。学生缺乏积极进取的心理原因,经分析可归纳为客观和主观两方

2、面。 1学生缺乏积极进取积极进取的精神客观原因 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客观原因,从我们教学实践上观察,主要体现在学生知识的缺陷对教材结构不适应。 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再加上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在学习物理时就出现了数学知识跟不上,物理知识前后不衔接等现象。初中物理的一些概念规律,需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推理概括,有的还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这就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要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对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就显得跨度太大,而增加了对教材的不适应。学生在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方面出现了困难,再加上自身的一些因素,就会产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2学生

3、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的主观原因 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形成除了客观原因的影响外,跟人的性格、意志有很大的关系,对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起主要作用。学生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的主观原因突出表现在如下几点: (1)自卑心理。妨碍自信心树立的主要心理原因就是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倾向。在学习上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往往有下面的因素。比如认为自己的智力不如他人,对自己评价过低,认为自己天生学习能力差,“不是学习的料”,自暴自弃,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也有可能在学习上曾经受到过挫折和失败,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从而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丧失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2)畏惧心理。有的学

4、生在还没有学习物理之前,听别人说物理难学,就产生了畏惧心理。这类学生一般害怕困难,缺乏创新、进取精神。在这类学生中,女生占比例较大。主要原因是她们胆小,个性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受到挫折容易产生精神紧张、焦虑、恐惧与不安。 (3)惰性心理。惰性心理是一种不求上进,无所事事,消极怠工的不良心理状态。有些学生未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缺乏竞争意识,在竞争面前甘拜下风,尤其是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后,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因而丧失成就动机,从而养成惰性心理。 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积极进取精神的一些做法 : 1转变教育观念,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

5、于优等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厚爱学困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抬着头走路”。“亲其师、信其道”,心理相融,情感相通,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育发生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期待,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对学生发展具有推动和引导作用。 2正确认识自我,给予成功机会 成功对人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自信心。如:平时上课时一些较简单、容易的问题,尽量给他们回答,让他们在同学们面前也能表现自己。进行物理测验前,对他们进行个别的辅导,甚至一些测验题可以让他们事先做一遍,测验时使他们的成绩也能

6、及格,让他们感到成功的愉悦。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动手能力并不一定差,在做物理实验时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在这种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克服自卑的心理。3 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畏惧心理 兴趣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要把物理教得“有趣”。在初二开始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首先让学生知道物理将学些什么,学了物理有什么用,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知道“物理有趣”、“物理有用”,然后进一步告诉学生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只要第一步开头开得好,就会减轻学生学习物理的精神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物理

7、的心理环境,消除了畏惧心理,树立了要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让学生有多动手的机会。如:课文中一些教师做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由对物理现象的好奇而产生要探索它的兴趣。 4 激励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的基本心理因素。学习困难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动力不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来要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自强不息,提高自己的智能。而智能的提高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条件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需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加强物理学习上的竞争,考试、参加物理竞赛,还有学习上的落后将潜伏着丧失自

8、尊的威胁,这些都可以形成一种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积极进取替代惰性心理。 5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些学生,智商并不低,学习也认真了,但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学习方法不当所造成。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环节。学习困难学生在这几个环节上往往做不好。如:他们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听课思想容易开小差,平时不重视即时复习,总是考试前才匆匆忙忙的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我们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1)指导学生掌握好预习、听课的环节。(2)

9、过多的依赖于别人是难以养成自信心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独立完成作业能逐渐提高自学能力,对独立完成作业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教他们先模仿课本上的例题做一些练习,然后学会老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完一个单元后,不能单一的靠教师课堂讲解复习,进行单元测验的方法来进行小结、巩固。可以布置学生每人自己出一份测验题,然后互相交换考试和批改。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复习效果较好,学生在汇编测验试题、互相做题和改卷的过程中,使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更好的达到了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和综合应用的目的。 (3)指导学生联系实际来学习物理。观察和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

10、的基本方法,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同学们熟悉的自然现象和事物都跟物理知识有关,鼓励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讲授新课时,联系同学们亲身体会到的、熟悉的事例进行讲解。例如讲到蒸发吸热,让同学们回忆,游泳后刚从水中上来,风一吹会感觉到凉的现象;讲到物理有惯性,回忆乘公共汽车时,紧急刹车,人的身体会往前倾;同学们在游泳时,潜入水中,能听到水面上其他人的讲话声,是因为水能够传声。象这样联系实际来学习物理,就能较快、较牢固的掌握好物理知识。 对学习物理感到吃力的学生,开始要求低一些,使他们感到比较容易,提高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信心后,继而再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就会尝到甜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人人获得成功,为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将做出更大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