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人琴俱亡》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174169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课《人琴俱亡》上课教学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十三课《人琴俱亡》上课教学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十三课《人琴俱亡》上课教学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十三课《人琴俱亡》上课教学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十三课《人琴俱亡》上课教学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课《人琴俱亡》上课教学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课《人琴俱亡》上课教学方案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永无止境第十三课人琴俱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积累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疏通文意,把握主旨,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与合作探究感受人物事件,了解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兄弟间的至爱亲情。教学重点:反复阅读课文,能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成语填空练习。(出自世说新语)望(梅)止渴(鹤)立鸡群口若(悬)河应接不(暇)大家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本书吗?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出自世说新语的。(出示课题)二、简介作者

2、、作品,出示教学目标。1、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志怪小说,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2、出示目标:(1)掌握积累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疏通文意,把握主旨,背诵课文。(2)体会兄弟间的至爱亲情。三、学习课文一读课文,正确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自由读课文,将课文注释中的注音读准确。2、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3、生齐读重点字词读音,师范读课文。4、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二读课文,理解地读。(要求:文从字顺)、学生对照注释,试译课文,如有不会的词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解决。2、教师解疑。3、教

3、师检测。你能订正下列译文中的错误吗?(一)解释划线的词(1)俱病笃(忠实)专业的学习(2)语时了不悲(句末语气词)(3)便索舆来奔丧(绳索)(4)子敬素好琴(白色)(5)弦既不调(既然)(6)因恸绝良久(因而)(7)月余亦卒(结束)(8)便径入(小路)(二)翻译下列句子(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凭什么总听不到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2)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就把绳子放在车上来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4、再读课文,复述故事。三读课文,发现地读。(要求:读出疑问。)、学生思考提出疑问。重点研讨:(1)为何“了不悲”、“都不哭”?(2)“琴不调”说明什么?学生质疑预设:(1)在第一段中为什么

4、子猷久不闻子敬的消息就认为子敬已经亡了呢?(俱病笃)(2)子猷听见自己的亲兄弟死了,他居然“不悲”“不哭”,有悖常理呀,这怎么理解?(强忍悲痛,道是无情却有情)师从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和文化特征方面引导。(3)为什么“琴不调”?(睹物思人,悲痛至极,无法将琴弹协调)(4)子猷是怎样一个人?(教师补充故事加课理解)故事:夜访戴逵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

5、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诵读课文:有感情地读。(配乐:高山流水)学生读出哀怨、悲凉、凄婉的感情。四、链接生活,体验深情学习永无止境结合语境,仿写句子“兄弟”这个词语的内涵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不再是血脉相连。我们这个集体就是一个家,同学们就如同兄弟姐妹一般。我们是兄弟姐妹,当你需要帮助的时,我会悄悄站在你身边。我们是兄弟姐妹,当你获得荣耀时,我会第一个为你豉掌。我们是兄弟姐妹,当你失败苦闷时,我会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五、熟读成诵,背课文。方法:减字背诵法六、布置作业书面翻译并背诵全文。附:板书设计人琴俱亡刘义庆人亡一一抑制一一了不悲琴亡一一喷发一一恸绝良久专业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