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17311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摘要:为有效预防和处理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建设单位应明确结构裂缝 的成因、类型和有效对策,全面掌握各种结构裂缝处理技术,严格控制建筑材料 的配比。本文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危害及成因分析为切入点,提出了相应 的控制措施和裂缝处理技术,以期有效地解决结构裂缝问题,对提高房屋建筑质 量。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技术要点1建筑结构设计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1.1应力裂纹塑性收缩、碳化收缩等收缩问题会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一般称为应力裂缝。 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混凝土体积经常收缩,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收 缩。此时,由于支架的约束,墙板周围不能自由延伸。

2、如果混凝土收缩导致一定 的粘结力,就会导致现浇板开裂,而混凝土结构的开裂部位一般会出现在应力相 对集中的部位,进而产生应力裂缝。而且,如果过早拆模,混凝土还没有最终凝 结,此时对混凝土施加压力,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变形开裂。在实际工程中,应 区分应力裂纹和温度应力裂纹。1.2塑性收缩变形塑性收缩变形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的塑性收缩引起的,从而导致 裂缝现象。通常在混凝土终凝前和塑性状态下。由于上部混凝土的均匀沉降是有 限的,如果上面有大的骨料、钢筋或大平面面积的混凝土,水平收缩小于垂直收 缩,就会产生不规则的深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多平行分布,间距很小,约0.5mm。1.3基础裂缝建筑工程项目

3、施工是在建筑地基基础上进行的。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处理水平 对工程的施工和正常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现阶段城市用地紧张的加剧, 一些软基开始建设,软基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地基不 均匀沉降反映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中,即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应力分布,导致墙体 开裂。如果不注意裂缝的发展,裂缝的肆意发展又可能使不均匀沉降更加严重。2建筑结构设计出现裂缝措施2.1合理设计混凝土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选择混凝土材料要考虑很多因素,主要考虑混凝土本身 的强度和混凝土浇筑构件的厚度。为了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应考虑混凝土的 水灰比、原材料的质量等诸多因素;合理设计混凝土浇筑构件的厚度。由于

4、现浇 板、梁等构件厚度过大,整体面积过大,会增加现浇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因 此,有必要根据规范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强度等级,结合计算跨度,科学设计梁 板厚度,避免因强度差异而产生裂缝。为了控制建筑表面的温差,可在屋顶和墙 体上合理设置保温层,以减少温差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顶 层之间设置相应的通风保温层,可以有效避免现浇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如架空保 温板、炉渣保温层等,保温层的设置能有效控制建筑表面的吸热,从而控制屋顶 与墙体的温差,避免现浇混凝土因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2.2控制温度裂缝的有效措施在温度裂缝的控制上,建筑工程的相关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结构布置时,需 要使设计相对简单

5、,不要增加过多的凹凸结构,以防止和控制温度因素引起的应 力引起的裂缝。根据建设工程要求的高度和长度,设计的结构能满足标准。只要 减少温度变化与建筑物的关系,保证材料变形在安全范围内,就可以有效解决大 温差引起的结构变形引起的裂缝问题。2.3树立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理念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是整个混凝土的设计。树立科学、合理、有 效的混凝土设计理念,可以避免整个建筑各部分不必要的矛盾。同时,还可以计 算出整个建筑混凝土的实际荷载极限值,既能满足规范的抗裂要求,又能科学地 节约工程造价。要正确树立建筑结构设计理念,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实地调 查建设项目,收集与现场有关的有效资料;通过相关

6、计算软件对数据进行核对。 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应综合分析建筑结构加固、变形验算和结构受力分析等诸 多因素。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现场人员要加强施工监理,要求技术人员 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图纸进行标准化施工,并通过对施工图纸的研究分析,对施 工阶段可能出现的施工部位和容易出现裂缝问题的施工环节进行估算,以便在加 快施工进度的同时,有效控制、保证施工设计质量。2.4荷载裂缝防治措施采取的措施如下:建筑施工质量在荷载裂缝产生的原因中占很大比例。因此, 在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加大检查力度,防止偷工减料的行为。 如果水泥的质量稳定性和细砂的含砂量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就达不到要求的强度,

7、就不可能避免裂缝的产生。此外,还要严格控制入模坍落度。在保证混凝土安全 运输和储存达标后,应尽量减少入模坍落度。混凝土入模后,需要立即振捣,并 在一些特殊部位再次振捣;在施工中,在混凝土和水泥材料的选择上,应尽量选 用更好的材料,使其更符合有关标准,确保选用的水泥符合要求,混凝土能达到 要求的强度等级。2.5及时进行裂缝处理在预防裂缝的过程中,提前做好预防性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但大部分都是已 经发生的裂缝,最重要的是如何修补。在已经使用过的建筑物中,裂缝无疑是对 人的威胁。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建筑行业需要有一套相应的、有 效的治理方案。在非承重墙的裂缝处理中,一般的处理措施是由施工人

8、员将墙体 周围的裂缝清理干净,然后将裂缝填平。一般情况下,采用补强法和补强法进行 补强。建筑材料更省时、更实用,在后期施工过程中也不会消耗太多时间。但当 裂缝出现在承重结构中时,我们应该更加小心地处理这种情况。处理人员应进行 现场调查,在不影响其他构筑物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并对结 构进行加固修复,确保建筑安全。2.6加强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不考虑混凝土的养护。一般来说,现场施工需要遵循混 凝土养护时间的刚性指标,需要采取符合混凝土条件的养护措施,必须在浇筑后 12小时内实施,以免降低混凝土质量。在正常情况下,采用保温和保湿养护可以 更好地养护混凝土。考虑到实际施工

9、中混凝土的养护会受到材料和实际施工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施工方应对混凝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即在养护过程中控制温 度和湿度。结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衣食住行的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 城市人口也越来越密集。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担心建筑的结构质 量。最常见的结构问题是建筑物表面的裂缝,即使轻微的裂缝也不会对建筑物的 整体安全造成很大影响,但由于肉眼可见,人们难免会对建筑安全产生怀疑。因 此,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处理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参考文献1 王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20.2 黄庆华.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7(7): 311.3 樊国军.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7(8): 63.4 王云峰.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 究(电子版),2017 (6): 220221.5 刘立宏.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门窗,2017 (12):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