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重点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16944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麻醉学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临床麻醉学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临床麻醉学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临床麻醉学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临床麻醉学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麻醉学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麻醉学重点总结(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麻醉学重点总结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Broca指数(肥胖指数):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超过标准体重15%20这为明显肥胖,超过20%30者为过渡肥胖。BMI(体重指数):BMI(kg/m2)=体重(kg)/身复合麻醉:高(m)2。标准体重的男性的BMI约为22kg/m2,女性约为20kg/m2指在同一次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联合麻醉:指在同一次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技术气管内

2、插管: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质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称为气管内插管MAC肺泡最小有效浓度,指挥发性麻醉药和纯氧同时吸入时在肺泡内能达到50%勺病人对手术刺激不会引起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的浓度。半紧闭式:用循环式麻醉机,对逸气活瓣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在呼气时一部分呼出气体经此活瓣排出,一部分呼气通过CO2吸收器,再与新鲜气体混合后被重复吸入,故不易产生CO2蓄积。本法优点在于容易控制麻醉药浓度。局部麻醉: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地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受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局麻药的毒性反应: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能力,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出现各种兴奋或抑制的临

3、床症状,称为局麻药的毒性反应。高敏反应:用小量局麻药即出现毒性反应症状者称为高敏反应。区域阻滞麻醉:围绕手术区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阻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纤维的传导,使该手术区产生麻醉作用称为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旁,暂时地阻断该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神经阻滞。术中控制性降压: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情况下,采用降压药物与技术等方法,人为地将平均动脉血压减低到50-65mmHg使手术野出血量随血压的降低而相应减少,不致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性损害,终止降压后血压可迅速回复至正常水平,不产生永久性器官损害。体温过

4、低:围术期体温低于36C称为体温过低反常呼吸:剖胸侧肺的膨胀与回缩动作与正常呼吸时完全相反,成为反常呼吸。纵隔摆动:由于剖胸侧胸膜腔为无法改变的大气压,而健侧胸内压和肺内压均处于增高或降低的不断交替变化之中,此种双侧压力差的变化时纵隔随呼吸相的变动向健侧和剖胸侧来回摆动。吸气时健侧的负压增大,纵隔移向健侧;在呼气时健侧肺内压为正压,胸内压的负压值也减小,纵隔又推向剖胸侧。如此左右来回摆动称为纵膈摆动。胆心反射:胆道手术病人术中因富有迷走神经分布的胆囊、胆道部位受手术刺激而出现的强烈的迷走神经反射。胆心反射导致血压骤降,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博。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当MAP波动于50-150mmHg

5、之间时,脑血流量可由于脑血管的自动收缩与舒张而保持恒定称为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柯兴反射:当各种原因引起颅内压升高时,通过“柯兴反射”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减速,以维持足够的脑血流量。高血压危象:指收缩压高于250mmH并持续1min以上的高血压状况。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产妇在仰卧位时出现血压急骤下降,伴随头晕、恶心、呕吐、出冷汗、打哈欠、脉率增快、面色苍白等症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I级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II级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III级并存病较严重,体力活动受限,但尚能应付日常活动IV级并存病严重,丧失日常活动能力,经常面临生命威胁V级无论手术

6、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总目的是通过以下相应药使麻醉过程平稳1、使病人情绪安定、合作、减少恐惧,解除焦虑,产生必要的遗忘。2、减少某些麻醉药的副作用,如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局麻药的滴定作用等。3、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消除或减弱一些不利的神经反射活动,特别是迷走神经反射。4、缓解术前疼痛。*常用药物一一镇静安定药作用1、苯二氮卓类:1)这类药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有顺行性遗忘作用;2)对局麻药的毒性反应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3)不具镇痛作用,但可增强麻醉性镇痛药或全身麻醉药的作用。2、丁酰苯类:1)有较强的镇静、安定、解焦虑、和制吐作用

7、;2)有轻度的a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静脉用药时可致轻度血压下降;3)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3、吩噻嗪类:有较强镇静、抗吐作用和抗组胺作用*麻醉前准备的内容p26;麻醉设备检查p32*气管插管适应证:1、保护气道;2、防止误吸;3、频繁进行气管内吸引的病人;4、实施正压通气;5、对一些不利于病人生理的手术体位,应用气管导管便于改善病人通气;6、手术部位在头颈部或上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7、使用面罩控制呼吸困难的病人,如无牙的病人;&保证影响呼吸道通畅疾病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禁忌症:1、喉水肿;2、急性喉炎;3、喉头粘膜下水肿*确认导管进入气管的防法:1、直视下导管进入声门;2、压胸部时,导

8、管口有气流;3、人工通气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听诊双肺可听到有清晰的肺泡呼吸音;4、如用透明导管,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样变化;5、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机后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而张缩;6、监测呼气末分压更易判断,呼气末分压有显示则可确认无误*支气管插管适应证:1、大咳血、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痰量过多或肺大泡有明显液面的湿肺病人,可避免大量血液、脓汁或分泌物淹没或污染健侧肺;2、支气管胸膜痿、气管食管痿;3、拟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病人;4、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及气管或支气管成形术时,可防止患侧漏气;5、食管肿瘤切除或食管裂孔疝修补;6、分侧肺功能试验或单肺灌洗治疗;7、胸主动脉瘤切

9、除术;&主动脉缩窄修复术;9、动脉导管未闭关闭术等。优点:支气管插管的应用可显著改善开胸条件;双腔气管导管易于在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间相互转换,并在双肺隔离的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的两肺分别通气功能。缺点:单肺通气易引起动脉低氧血症。*拔管指征:1、病人完全清醒,呼之能应;、2咽喉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已完全恢复;3、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恢复正常;4、必要时,让病人呼吸空气20分钟后,测定血气指标达到正常值;5、估计拔管后无引起呼吸道梗阻的因素存在。*气管插管并发症:1、即时并发症:1)牙齿及口腔软组织损伤;2)高血压和心律失常;3)颅内压升高;4)气管导管误入食管;5)误吸2、留置气管内导管期间并发

10、症:1)气管导管梗阻;2)导管拖出;3)导管误入单侧支气管;4)呛咳动作麻醉过浅;5)气道痉挛;6)吸痰操作不当3、拔管和拔管后并发症:1)喉痉挛;2)拔管后误吸胃内容物或异物阻塞;3)拔管后气管萎陷;4)咽喉痛;5)声带麻痹;6)勺状软骨脱位;7)喉水肿;8)上颌窦炎;9)肺感染;10)其他全麻深浅的判断方法:1食管下段肌肉收缩测定法;2脑电图;3双频谱指数;4体感诱发电位;5脑干听觉诱发电临床麻醉深度判定标准和分期:呼吸循环亘他诫麻醉不规则呛咳气道扣压时高阳力血压升高脉快瞬目反射消失眼睑反射有眼球运动呑咽反射有出汗分d物多手术期麻规律气道加压时阻力低J但稳左,操作时无变化血压稍低流泪眼睑反

11、射消失眼球固定;体动手术操作时无体动黏膜分泌物消失漆麻醉膈si呼吸呼吸浅快呼吸停止降慢揭下盍压搏环血脉循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各种反射均消失芬太尼适应证:1、全身麻醉诱导;2、全身麻醉维持;3、大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4、MA(监测下麻醉管理或麻醉监测下的镇静和阵痛)丙泊酚适应证:1、麻醉诱导;2、麻醉维持;3、区域麻醉的镇静;4、门诊小手术和镇静丙泊酚禁忌证:1、对丙泊酚过敏者;2、严重循环功能不全者;3、妊娠与哺乳期的妇女;4、高血脂患者;5、有精神病、癫痫病病史者氯胺酮适应证:1、小儿麻醉;2、配合使用肌肉松弛药实施气管内插管,适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有右向左分流;3、支气管哮喘病人的麻醉;4、各

12、种短小手术、体表手术和诊断性检查。氯胺酮并发症:1、循环系统的变化;2、颅内压增高;3、呼吸抑制;4、精神神经症状(谵妄、躁狂、呻吟)肌松药临床应用原则:1、无镇静、麻醉、和镇痛作用,不能代替麻醉药和镇痛药;2、不能在病人清醒时应用;3、使用时注意气道管理,做辅助控制呼吸;4、选择适当肌松药和最低有效剂量;5、合理利用肌松药麻醉药的协同作用;6、对肌松药的作用监测;肌松药应用目的:1用以在全麻诱导时便于作气管内插管和在术中保持良好肌松。2使用肌松药可避免深麻醉对人体的不良影响。3肌松药还适应于消除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时的人体对抗4用于痉挛性疾病的对症治疗。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1、一次用量超过

13、限量;2、药物误入血管;3、注射部位对局麻药的吸收过快;4、个体差异致对局麻药的耐受力下降。以上原因的最终结果是局麻药的血药浓度升高并超过引起毒性反应的阈值。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处理原则:1、立即停止给药;2、面罩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和人工呼吸;3、轻度兴奋者,可静脉注射地西泮;4、惊厥发生时应静脉注射硫喷妥钠;5、出现循环抑制,应快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6、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神经阻滞的适应证与禁忌症:适应证:手术部位局限于某一或某一些神经干(丛)所支配的范围禁忌症:穿刺部位有感染、肿瘤、严重畸形致解剖变异、凝血功能障碍者、对局麻药过敏者颈丛神经阻滞的并发

14、症:1、药液误入硬膜外间隙或蛛网膜下隙;2、局麻药的毒性反应;3膈神经阻滞;4、喉返神经阻滞;5、霍纳综合征;6、椎动脉伤引起局部血肿腋路臂丛阻滞成功的标志:1、针随腋动脉搏动而摆动;2、回抽无血;3、注药后腋窝呈梭形扩散肿胀;4、患者述说上肢发麻发软,前臂不能抬起;5、皮肤表面血管出现扩张臂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1、气胸;2、出血及血肿;3、局麻药毒性反应;4、膈神经麻痹;5、喉返神经阻滞;6、高位硬膜外阻滞或全脊麻;7、霍纳综合征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1、肌间沟阻滞法;2、锁骨上阻滞法;3、腋路阻滞法;4、锁骨下血管旁阻滞法蛛网膜下隙阻滞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证:1、下腹及盆腔手术(阑尾切除术

15、);2、肛门及会阴部手术(痔切除术);3、下肢手术(骨折或脱臼复位术)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全身性严重感染(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感染者);3、高血压病人只要心脏代偿功能良好,高血压本身不构成脊麻禁忌,但如并存冠状动脉疾病,则应禁用脊麻;4、休克病人应绝对禁用;5、慢性贫血病人只要血容量无明显减少,仍可施行低位脊麻,但禁用中位以上脊麻;6、严重外伤或有严重腰背病史者;7、老年人由于常并存心血管疾病,仅可选用低位脊麻;&腹内压明显增高者;9、精神病、严重神经官能症以及小儿等不合作病人;10、凝血功能障碍或接受抗凝治疗者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1、头痛;2、尿潴留;3、神经并发症:1)脑神经受累;2

16、)假性脑脊膜炎;3)粘连性蛛网膜炎;4)马尾神经综合症;5)脊髓炎硬膜外阻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主要适用于腹部手术。颈部、上肢及胸部手术也可应用禁忌证:严重贫血、高血压病人及心脏代偿功能不良者慎用,严重休克病人、穿刺部位有感染灶者禁用。硬膜外阻滞并发症:1、穿破硬模;2、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3、空气栓塞;4、穿破胸膜;5、导管折断6、全脊髓麻醉;7、异常广泛阻滞;8脊神经根或脊髓硬伤;9、硬膜外血肿;10、感染静吸复合麻醉的诱导方法:静脉诱导法,吸入诱导法、静吸复合诱导法静吸复合麻醉的维持方法:吸入麻醉维持、静脉麻醉维持、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常用控制性降压方法:吸入麻醉药降压、血管扩张药降压控制性降压的适应证、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