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人生百相9鸿门宴课后作业鲁人版必修2经典实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16926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人生百相9鸿门宴课后作业鲁人版必修2经典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人生百相9鸿门宴课后作业鲁人版必修2经典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人生百相9鸿门宴课后作业鲁人版必修2经典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人生百相9鸿门宴课后作业鲁人版必修2经典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人生百相9鸿门宴课后作业鲁人版必修2经典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人生百相9鸿门宴课后作业鲁人版必修2经典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人生百相9鸿门宴课后作业鲁人版必修2经典实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鸿门宴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14题。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做王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通“切”,意思是急切D.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长跪。两膝着地,上身挺直剖析:窃:副词,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私下里,私自。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剖析:A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而”是连词,表顺承;B项,两个“以”都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来”;C项,两个“也”都是表陈述语气的助词,不译;D项,两个“者”都是助词,与句末助词“也”构成判断句,表原

2、因。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总是手软,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B.樊哙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C.樊哙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中,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但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理有节的,表现了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难怪项羽愿听。剖析:项庄未能刺杀到刘邦,不能理解为他心软、手软,完全是因为刘邦有项伯的及时保护。4.翻译下面的句子。(

3、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译文: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在沛公身上。(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译文:那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潘慎修,字成德,泉州莆田县人。父承祐,仕南唐,至刑部尚书致仕。慎修少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开宝末,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援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慎修以为国且亡,当待罪,何贺也?自是每群臣称贺,从镒即奉表请罪。太祖嘉其得礼,遣吕使慰谕,供

4、帐牢饩悉加优给。煜归朝,以慎修为太子右赞善大夫。煜表求慎修掌记室,许之。煜卒,改太常博士。累迁知湖、梓二州。淳化中,秘书监李至荐之,命以本官知直秘阁。慎修善弈棋,太宗屡召对弈,因作棋说以献。大抵谓:“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因举十要以明其义,太宗览而称善。俄与直昭文馆韩援使淮南巡抚,累迁仓部、考功二部郎中。咸平中,又副邢昺为两浙巡抚使,俄同修起居注。景德初,上言衰老,求外任。真宗以儒雅宜留秘府,止听解记注之职。数月,擢为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从幸澶州,遘寒疾,诏令肩舆先归。慎修疾虽亟,精爽不乱。托陈彭年草

5、遗奏,不为诸子干泽,但以主恩未报为恨。明年正月,卒,年六十九。赙钱二十万,绢一百匹。上悯之,令有司给舟载其柩归洪州。慎修风度酝藉,博涉文史,多读道书,善清谈。先是,江南旧臣多言李煜暗懦,事多过实。真宗一日以问慎修对曰煜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他日对宰相语及之且言慎修温雅不忘本得臣子之操深嘉奖之。当时士大夫与之游者,咸推其素尚。然颇恃前辈,待后进倨慢,人以此少之。(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五,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真宗一日以问/慎修对曰/煜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他日/对宰相语/及之且言/慎修温雅不忘本/得臣子之操/深嘉奖之B.真宗一日以问慎修/对曰/煜懵理若

6、此/何以享国十余年/他日/对宰相语及之/且言慎修温雅不忘本/得臣子之操/深嘉奖之C.真宗一日以问/慎修对曰/煜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他日/对宰相语及之/且言慎修温雅不忘本/得臣子之操/深嘉奖之D.真宗一日以问慎修/对曰/煜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他日/对宰相语/及之且言/慎修温雅不忘本/得臣子之操/深嘉奖之剖析: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理解文段的大致意思,根据文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题目中所给的一段的意思为:宋真宗有一天拿他们的话询问潘慎修,潘慎修回答:“李煜如果真像这样不明事理,那么他凭什么在位治国十多年?”过了些时日,宋真宗向宰相谈及潘慎修的话,还说潘慎修温文尔雅

7、做人不忘根本,恪守做臣子的节操,深深赞许褒扬他。其中标志词应抓住:“慎修”“曰”“何以”“他日”“之”等。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淳化是宋太宗赵匡义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都更改年号。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从汉以后,几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但流传下来的很少。主要因其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C.学士指古代在翰林院读书的人,学士一称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民间习惯上称有文采的人为“学士”,最著名的是苏东坡“苏学士”。D.有司指主管某个部门的官吏,其中“有”是有某种权力的

8、意思,“司”是主管的意思,古代设官分职让官吏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有司有时也泛指官吏。剖析:C项,“学士指古代在翰林院读书的人”错误,“学士”应是官职名。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太祖赞许他懂礼制,派吕使安慰开导他,大凡供宴饮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和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都优厚地供给他。李煜回到朝廷时,让潘慎修担任太子右赞善大夫。B.潘慎修为人正直,善于讽谏。他经常被宋太宗召去下棋,于是写棋说一文进献,在文中他列举十大要领阐明下棋的道理,这篇微言大义的文章宋太宗十分喜欢。C.潘慎修清心寡欲,不恋权位。他读过很多道家书籍,擅长就一些玄学问题进行析理问难,宋真

9、宗景德初年他曾经主动上书朝廷,以年老为由请求外调担任地方官。D.潘慎修学识丰富,被人敬仰。他广泛涉猎文史典籍,为人宽厚有涵养,当时和他交往的士大夫们没有人不推崇他品格高尚,宋真宗也非常赏识他温文尔雅的风度。剖析:“李煜回到朝廷时,让潘慎修担任太子右赞善大夫”错,原文意思是李煜归顺朝廷时,宋廷让潘慎修担任太子右赞善大夫。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从幸澶州,遘寒疾,诏令肩舆先归。慎修疾虽亟,精爽不乱。译文:他跟着真宗巡视澶州,染上伤寒病,真宗下诏命令他坐轿子先回京。潘慎修病情虽然危急,但神智不错乱。(关键词:“幸”“遘”“亟”)(2)当时士大夫与之游者,咸推其素尚。然颇恃前辈,待

10、后进倨慢,人以此少之。译文:当时和潘慎修交往的士大夫们,都推崇他为人朴素高尚。然而他很有依仗自己是前辈的味道,对待后辈较傲慢,因此人们又轻视他。(关键词:“颇”“恃”“少”)参考译文:潘慎修,字成德,泉州莆田县人。他父亲叫潘慎祐,在南唐做官,官至刑部尚书后退休。潘慎修年轻时因为父亲的职任做秘书省正字,多次升迁后官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开宝末年,宋朝军队征讨南唐,李煜派他跟着自己的弟弟李从镒向宋朝进贡买宴钱,请求暂停用兵。于是他们就留住怀信驿里。很快宋朝捷报就传到了驿馆,驿馆官吏催促李从镒入朝送钱庆贺。潘慎修认为国家将要灭亡,应当等待惩罚,还庆贺什么呢?从此每当宋朝大臣们上表庆贺胜利时,李从镒马

11、上就上表宋廷请求惩罚自己以示哀痛。宋太祖赞许他懂礼制,派吕使安慰开导他,大凡供宴饮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和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都优厚地供给他。李煜归顺朝廷时,宋廷让潘慎修担任太子右赞善大夫。李煜上表请求朝廷让潘慎修担任自己的掌记室,朝廷答应了。李煜死后,潘慎修改官做太常博士。多次升迁官职后潘慎修做湖州、梓州知州。淳化年间,秘书监李至推荐潘慎修,朝廷任命他凭着本官身份兼任知直秘阁职务。慎修擅长下棋,宋太宗多次召他前来下棋,于是他就写棋说一文来进献。文章大意说:“下棋的方法要义在于恬静沉默,而攻占与放弃是最紧要的。讲仁爱就能保全自己,守正义就能自我防守,遵礼制就能知道变通,用智慧就能做到兼并

12、,讲诚信就能战胜对手。君子懂得这五样,大概就可以和他谈论棋艺了。”接着他就列举了十大要领来阐明这下棋的道理,宋太宗看完文章后称赞写得好。过了不久,他就和直昭文馆韩援一道出使淮南巡视当地军政、民政,多次升迁官职后他开始担任仓部、考功部这两部的郎中。咸平年间,他又以邢昺副手身份担任两浙巡抚使,不久他们又一同编写宋太宗起居注。景德初年,他上表说自己衰老了,请求朝廷放他到地方做官。宋真宗认为他风度儒雅应该留在秘府里,只听任他解除编写起居注的职务。几个月后,朝廷又提拔他担任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他跟着真宗巡视澶州,染上伤寒病,真宗下诏命令他坐轿子先回京。潘慎修病情虽然危急,但神智不错乱。他委托陈彭年

13、为自己起草身后奏章,在奏章中他不为儿子们谋求朝廷的恩泽,只把皇上的恩情没有报答当作遗憾。第二年正月,潘慎修去世,时年六十九岁。朝廷赏赐安葬费钱二十万,绢一百匹。皇上哀怜他,命令主管部门提供船只载着他的灵柩回到故乡洪州。潘慎修风度蕴藉,广泛涉猎文史典籍,读过很多道家著作,善于清谈。在此以前,南唐旧臣大多指责李煜昏庸懦弱,所说事情大多言过其实。宋真宗有一天拿他们的话询问潘慎修,潘慎修回答:“李煜如果真像这样不明事理,那么他凭什么在位治国十多年?”过了些时日,宋真宗向宰相谈及潘慎修的话,还说潘慎修温文尔雅做人不忘根本,恪守做臣子的节操,深深赞许褒扬他。当时和潘慎修交往的士大夫们,都推崇他为人朴素高尚

14、。然而他很有依仗自己是前辈的味道,对待后辈较傲慢,因此人们又轻视他。语言运用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当今的人们对过度医疗的危害已有相当的认识,。其实,我们感受强烈的考研热、高考热、补课热、择校热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便是过度教育惹的祸。过度教育不仅会使受教育者的兴趣、自信、潜能以及亲子关系等受到损害,还会在各层次受教育者间递次产生挤兑效应:,低学历者不得不从事更低端工作甚至失业。这是巨大的教育成本和智力资源的浪费。,可见,学时并非越长越好,学历并非越高越好,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就业观。剖析:解答该题,可以结合前后语境考

15、虑,第空根据前面的“当今的人们对过度医疗的危害已有相当的认识”,空后的“其实,我们感受强烈的考研热、高考热、补课热、择校热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便是过度教育惹的祸”等内容可以推出应填写“但对于过度教育的危害却认识不清”之类的句子;第空根据空前的冒号和空后的“低学历者不得不从事更低端工作甚至失业”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高学历者因供过于求而低就业”之类的句子;第空根据空后的“可见,学时并非越长越好,学历并非越高越好”等内容可知,应填写总结性的语句,由此可以填上“接受合适的教育不唯学历凭能力”。答案:但对于过度教育的危害却认识不清高学历者因供过于求而低就业接受合适的教育不唯学历凭能力10.下面是一幅漫画,请说明画面内容,并揭示漫画寓意。90字左右。 剖析:解答该题,应当仔细观察漫画画面内容,通过分析可知,漫画中的铁轨已经损坏,那些记者拿着摄像机等待观望,丝毫没有呼喊、阻止等行为,只等着火车脱轨事件的发生,由此不难看出他们内心缺少担当、缺少责任意识。根据以上分析即可总结概括答案。答案:内容:一条铁路穿越隧道,隧道外的一部分铁轨、枕木损坏了,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