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手机卫星”技术转化为“鸽群”商业卫星项目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167061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ASA“手机卫星”技术转化为“鸽群”商业卫星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NASA“手机卫星”技术转化为“鸽群”商业卫星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NASA“手机卫星”技术转化为“鸽群”商业卫星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NASA“手机卫星”技术转化为“鸽群”商业卫星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NASA“手机卫星”技术转化为“鸽群”商业卫星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ASA“手机卫星”技术转化为“鸽群”商业卫星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ASA“手机卫星”技术转化为“鸽群”商业卫星项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ASA“手机卫星”技术转化为“鸽群”商业卫星项目本文刊登于卫星与网络杂志 2016年6月刊【商业 航天动向】栏目。作者:方勇美国新兴商业航天企业行 星实验室公司利用 NASA 立方体卫星的相关技术及经验,成 功研制出“鸽群”系列微卫星,极大推动了卫星遥感技术的发 展,取得良好的商业效益,其技术转化的做法及经验值得研 究借鉴。案例 长期以来,人造卫星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重、大、贵”,在上 世纪 90 年代以前,对于很多机构来说,人造卫星属于“高、 大、上”而遥不可及的项目,其昂贵的造价和发射费用令很多 机构和公司望而却步。由于价格昂贵,建造和运行卫星一直 是大型公司和政府机构的专利。由于需要制造

2、独一无二的电 子部件,抗辐射并应对极端温度,抬高了其价格,更不用说 卫星发射的相关成本。以NASA先进的太阳观测卫星为例,太阳能观测者卫星2010 年发射,重6800磅,建造和发射成本约 8.5亿美元。即使 NASA旨在鼓励研制低成本航天器的“发现者”项目研制的卫 星,仍然超出小型公司或研究组织的价格。一颗类似卫星, 如搜集太阳粒子的“起源”卫星,即使其采用适度的设计和任 务,成本也超过 1.64 亿美元。但随着小型化技术的发展,这一状况开始有所改变。例如, 2010年,NASA和国防部发射了“快速、经济可承受科学技 术卫星”(FASTSAT )卫星。卫星质量只有约400磅,成本 约1 000

3、万美元,经过6个月在轨试验,验证了低成本、快 速组装航天器的可行性。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总设计师皮特克鲁帕,总是喜欢在会 议中掏出其政府发给的“黑莓”手机,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智 能手机要比许多卫星拥有更快处理能力的传感器和更好的 探测器,而且成本相对低得多,然后将智能手机重新放回口 袋并继续开会。艾姆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博舒依赞将克鲁帕的困惑铭记在 心。一次在克鲁帕的讲话中,博舒依赞和他的同事马歇尔插 说,他们已经开始思考卫星的成本问题,我们将把手机嵌入 卫星之中。“手机卫星”(PhoneSat)是在NASA“小航天器技术项目”安排 下,研制的独特的1U立方体卫星,采用安卓操作系统,开 发了

4、PhoneSat I . 0 和 PhoneSat 2 . 0 两种模型。PhoneSat 1 . 0由HT C公司生产的Nexus One手机改装,外接了无 线电发送器和电池。PhoneSat2 . 0在性能更好的三星公司 Nexus S手机上改装,增配了双向S波段广播天线、三角形 太阳能电池板、GPS接收机,装配了磁力矩器和反作用轮等 姿态控制机构。NASA称,“手机卫星”是有史以来最廉价且 最容易造的卫星。2013年4月,首批3颗“手机卫星”发射进入倾角 516、 高度250km左右的近圆轨道,主要开展遥测数据采集、利 用手机摄像头拍摄地球图片、与“铱星”星座进行数据通信等 试验项目,

5、3颗“手机卫星”在轨运行近一周。2013年11月 19日, Phonesat 24卫星发射入轨。该卫星具备无线电 传输能力,并且能通过反作用轮控制卫星的姿态,卫星重约 1kg,寿命2年,是首颗使用S波段无线电的PhoneSat卫 星。PhoneSat 2 .5于2014年4月18日升空,测试的仍是 无线电通信和定位系统。2011年,参与NASA “手机卫星”项目的博舒依赞、马歇尔和 阿姆斯研究中心的另外一位科学家欣格勒,离开NASA,创 立行星实验室公司,重点研制低成本、商业现货部件,用于 建造更小的卫星。博舒依赞在阐释其卫星建造流程时说,该 公司没有采用“阿波罗”登月计划所采用的方法,即先开

6、展许 多系统设计和分析,然后建造该系统。我们决定采用软件设 计方法,即首先建造一个最小化的可行性样机,然后从这里 出发,开始卫星制造工作。博舒依赞将这一理念称为“灵敏宇 航”。在首个样机系统被证明有足够的发展前景后,该公司从风险 投资融资几乎没遇到什么困难。2012年,行星实验室公司 从多家投资公司为其遥感星座筹措到1300万美元的风险资 本经费。这笔经费使该公司能够雇佣工程技术人员,并制造 更多的卫星。行星实验室公司研制的卫星被称为“鸽群”,随 后经过反复的迭代改进,准备投入大规模部署。2014 年 2 月,行星实验室公司发射首批商业卫星,28 颗“鸽 群”卫星被从国际空间站释放。随后,通过

7、部署更多卫星,“鸽 群”卫星数量总数超过 130余颗。该卫星星座采用对陆连续 开机的工作模式,无需对星上相机下达特定区域的成像指令, 即可满足用户需求。“鸽群”卫星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私营部门迫切盼望获 得这样的实时信息。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图像信息,验证房主 所声称的住房损坏情况和修复的进展。卫星还可用于跟踪农 产品收成,并预测其产量。油气公司能够监测油气管道安全, 手机公司可以利用卫星图像提高智能手机的地图质量。森林 监测也是目前“鸽群”卫星的首要任务。例如,从“鸽群1”卫星 拍摄的美国某地森林图像上能看出树木的树冠。谷歌公司官 员通过同“谷歌地球”的图像对比发现了一片被砍伐的区域。 案例

8、分析 1政府主导推动小卫星发展。美国政府高度重视 小卫星技术的军用价值,由国防部、空军和国家侦察局(NRO ) 等部门持续投入,开展相关研究。国防部“空间测试计划”(STP)空军“大学纳卫星计划”(UNP )以及NRO的“群落”计划,都是由政府部门主导,科研机构、高校和新兴公司积 极参与的军用小卫星计划。NASA启动“立方体卫星发射倡 议”,利用火箭运力余量提供小卫星免费搭载机会,为小卫星 技术在轨验证提供更多舞台。在政府激励下,商业小卫星公 司获得蓬勃发展。2民营部门拥有技术产业化的动力和商业化推广的经验, 且更了解民用领域的技术需求,只要得到 NASA 的授权, 日后很容易利用其商业化推广

9、能力,将新技术实现产业化, 并推广应用到其他领域。3被转移和产业化的小卫星技术,其本身具有军民两用特 性,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有助于这项航天技术实现产 业化。4微小卫星采用成熟的技术和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的 设计,可极大降低成本,降低卫星技术和市场的准入门槛, 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在航天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活力。5风险投资关注卫星商业遥感。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公司 开始对孕育改变全球人类生活方式的创新型航天技术的潜 力高度关注,对新兴卫星遥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天空盒子 成像公司和行星实验室公司等新兴卫星商业遥感公司在起 步发展阶段,获得了风险投资上千万美元的资金支持。深耕 行业 18 年,分享最前瞻性话题,传递最正能量声音。 卫星应用领域第一刊卫星与网络动图联系我们内容、营销合作请联系:微信号:nongyan258766 投稿邮箱: Emil: tougaoyinhexi.la 杂志订阅请联系: Emil: dingyueyinhexi.l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