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禅宗祖师心语感悟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166097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禅宗祖师心语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己禅宗祖师心语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己禅宗祖师心语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己禅宗祖师心语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己禅宗祖师心语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己禅宗祖师心语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禅宗祖师心语感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q、微信、360云盘、360doc个人图书馆、百度文库、百度云盘联系在一起。?淡然 生活不必太计较,人生何必太强求? 宿文渊 编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看淡 【立德 立言 立行】 的人生课? 范宸 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自己就学习禅宗吧,只有禅宗不着相不执着淡然,学习佛教或佛教其它宗派很容易执着着相,自己就读?禅宗祖师心髓?、禅宗祖师语录和公案等书吧。只要是见性的人说的话都是见性的,所以关键看说话的人。耕云导师讲的都很好,建议你都听都看,多听多看。听他的语音就是传心了,你如果心静就会有体会。你的内在启动了吗?如果没有说明路子不对了。一切事都淡然处之都看淡,不必执着计较。坐时当觉,识心初动,运运流

2、注,随其来去,皆令知之,以金刚慧责,犹如草木,无所别知,知无所知,乃名一切智。此是菩萨一相法门。问:何者是禅师?信曰: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师。用心人常住于止,心那么漂浮;久住于观,心那么散乱。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心更明净。读禅宗的本心的书:金刚经、坛经、心经、达摩大师诸论、禅宗祖师心髓、信心铭、顿悟入道要门论、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永嘉大师证道歌等书对修心很有帮助。 看淡节约与浪费。自己的心不好不坏、不善不恶,

3、因为一切皆幻皆假皆空,所以不执着不住。灶身是有生有灭的,只有灶神的本有之性才是无生无灭的。灶神的解脱在于打破了形体,获得了本性,才升天作佛。现在花几秒钟反观自己的心:是不是没有杂念?是不是觉得很安祥?是不是空空朗朗?没有烦恼没有兴奋?没有过去未来?如果是的话,这就是安祥,也是你原本的心态,只要你能保持它,就节省了十万年修行的努力。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人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即一切处无处,即作处无作处;无作法即见佛,假设见相时,即一切处见鬼;取相故,堕地狱;观法故,得解脱。是知众生识心自度,佛不度众生。佛假设能度众生,过去逢无量恒沙诸佛,何

4、故我等不成佛?只是精诚不内发,口说得,心不得,终不免逐业受形。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所以,佛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现实中,所有众生只是个空瓶子,佛法渡的是心魔,而不是这些瓶子。排除心魔,众生平等,没有恶人,只有装入了恶念的人。男女都是幻相,不必执著于男或女,一切都看淡淡然处之就好。一切都是虚幻,何必白白执着白白计较白白劳累呢。 无我空观,最为殊胜。能破根本我执也。如是分别思维,因止以观,因观以止。有时全止无观,有时全观无止。有时观止双忘,有时观止共显。自己不必执着于佛或禅,金刚经说实无有法佛得,佛无有说法,假设言佛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所以看淡,佛禅也是

5、性空的幻相,放下看淡无执无住就自在了就是本心了。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假设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各位同修,观心要记住两字决,一,提二,逆时刻提起觉照,处处和自己过不去跟自己各种习气。 自己思维空白观察思维观心静坐。应无所住而生心,看淡便是禅。一切皆是性空的幻相,看淡一切。宝塔终归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既然一切都是幻相,自己何必取舍,淡然看淡随缘就好了,何必有喜好取舍讨厌什么了。应无所住而生心,看淡便是禅。一切皆是性空的幻相,看淡一切得失成败好坏是非爱恨取舍对错善恶喜厌悲喜苦乐。既然一切都是幻相性空,一切得失成败

6、好坏是非爱恨取舍对错善恶喜厌悲喜苦乐都是性空的幻相,看淡一切。说似一物即不中,你如何取?你就是佛,你怎么舍?无边虚空,河沙世界就是你自己,另外你还想得个什么?更何况如来禅本无所得。如果你没进入禅,写什么都错,如果你进入了,怎么说都对。你的路是否有点偏?要在开悟见性上下功夫,老去翻弄枝叶忱误时间。我转载的都是见性要诀,明白一个就都明白了!耕云导师讲的也很直接。关于打坐,见性后打效果不得了,不见性效果不大。如果车不走你是打牛还是打车?观心是打牛,打坐是打车。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本心像镜子,镜子只是照苦乐等一切现象,但镜子却体会不到苦乐,这个状态就是本心本性就是解脱境界。

7、 观心方法的重点,是要随时随地回光返照当下的心念。在初下手时,宜于静中进行,先结跏趺坐,调整身、息,放舍万缘,合目断光,细细静看观即是看自己起心动念的情况,这时定觉妄念忽来忽去,生灭不停。我只是一味耐心观照,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取不舍。由于妄想分别被自心所照,便能湛寂不动,随着观力的深入,无不逐步消于无形。妄念再起那么再观,反覆用功,这样每日至少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时至一小时,在静中观照纯熟,妄念自能逐步稀少,同时觉照的力量,也便逐步增强,渐渐看到一念不生,心源空寂。这时虽寂寂无念,却了了常知,就与般假设自性相应。这是第一步,可说是由照而住的照住功夫,也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

8、无住功夫。此后,不管行住坐卧,常常从这寂定的性体上起用观照,妄念才现,立即发觉。用功日久,由于觉照时时现前,妄想执着起时,便能如片雪洪炉,顷刻消融。这时正是依圆觉自性之光明,照寂灭清净之觉体。圆觉经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可见彻证觉性,更无别法。这一阶段的功夫,实际上正是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功夫,也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生心生清净之心功这样再继续前进,渐渐体会到自性本来清净,不必着意起照,入于忘照而终日未尝离照的地步。圆觉经说: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功夫到这一层次,不观而观,心即非心,二执齐消,我法双空,并

9、空也空,证入终日无住,终日生心;终日生心,终日无住的境界。此外,做观心功夫,必须与六度万行紧密结合起来,与种种顺逆境界的磨练结合起来,以坚强的毅力与自己的烦恼习气奋斗,见为我执,解而空之,情为我爱,转而疏之,在障碍中忍得住、透得过,逐步功行纯熟,做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证入“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圆觉经?便能迅速与空有不二、寂照同时的实相境界相应。这是徐恒志徐老?般假设花?里的精华。 自己看淡妄想也看淡菩提涅磐,看淡凡也看淡圣,看淡胡思乱想,自然淡然了心无所住了。本心就像镜子而不住于镜子,照见自己的思想照见一切而不取不舍,淡然不执着。本心像镜子但不是镜子也不是非镜子,因为镜子不执着于什么,所以镜

10、子与否都不是镜子的本性,所以心无所住、不执着。惟俨禅师指着林中一颗枯树,问弟子:“你们说,是枯萎的好呢,还是向荣好呢?一个弟子答复:“当然是茂盛好。不料,惟俨禅师断然否认道:“灿烂终将归于消灭。另一个弟子答复:“我看是枯萎好。谁知,惟俨禅师同样认为是错的,“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正好,还有一个弟子过来答复说:“枯萎的让它枯萎,茂盛的让它茂盛。惟俨禅师这才点头赞许:“说得对。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执著,这才是禅的态度。惟俨禅师提问的本意,不是要弟子做“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选择,而是要他们懂得,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灿烂也罢,枯萎也罢,都会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如果喜欢灿烂

11、,那么灿烂变成枯萎时,就会徒生很多烦恼。因此,不管外界形态、环境、条件起了什么变化,最好能心态平和、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偏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功了不会太快乐,失败了也不至于忧愁。 观空观无常之后,就会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幻相,并没有真实的事物。所以,一切事物都是内心的意识的作用都是感觉,并没有真实存在的东西。万法唯心造。不管什么道理都不必执着较真,都是幻相都是假相,自己看淡,任随其来来去去,都是空的幻影。不必我执不必法执,我法都是空都是幻相,没什么真实的存在。大圆镜智,像镜子一样的智慧。本心就像镜子一样,照见一切而不留痕迹。镜子、观空、看淡、幻相。镜子不执于空,也不执于有,随缘照物。自己不

12、必为什么事情而执着,一切都是幻相,没有什么真实存在,淡然看淡处之就行,淡淡的处之就行。自己不去管什么对错道理,都是幻相都是空,淡然看淡不必坚持执着。 师兄,我这几天看淡一切,感觉内心很妙。空荡荡的。这是一时看淡,要观无常,观熟了对世间就不会执着了,看世间全是变化的幻象。如座车望窗外景物闪闪过。山河大地,鸟兽虫鱼,亲友爱憎统统如电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观久了就会发现世界只有自己一个。唯一真心荡然。无我无人无众生无一切无白天无黑夜,无时间。现在是子时,不觉迟,不觉早,迟早两边皆放舍,任动随缘,随缘自在。师兄,我觉得看淡一切和本心相应。观心由粗到细能洞察秋毫。看淡一切,要相续,渐渐趁近本心了,

13、方向对了。相续是什么?就不停地观,深入地观,观自己心。如镜照物。我觉得看淡包含无住、无执、观空、随缘、不住相等。随物来物去,镜体不动。是的,都有了。镜体便是本心吗?是的,就是。本心就是大圆镜智。师兄,所以我这两天看淡一切感觉很平静。能照山河万朵。感觉不执着、无住了。本心也是第八识吗?是的,因为世人爱较真,就苦了,烦恼了。本心不是识,八识要转四智,识要转智,本心是智慧,大圆镜智。说第八识是无记对吗?八识只是识,识是妄心对境界相的所取。本心是无记吗?或者本心与无记有何区别?第八识又叫阿赖耶识,前七识装在第八识中,如仓库存粮,粮在黑白善恶种子。本心是已经开悟了,不是无记。没悟是识,悟了识转智。学佛就

14、是为求悟。唯有顿悟一法,其他皆是方便。只有迷与悟。凡人天天取相,纠结。不知一切相皆虚假,幻影。所以凡人所见的世界如:夜见草绳当成蛇!心生恐怖。凡人统统是怖畏心,追逐财色为色身!以为色身是自己!错认人了。这个臭豆腐皮肉怎么是我呢?观空可以开悟吗?观空可以开悟。小乘阿罗汉就是观空开悟的,悟了空性,叫偏空涅槃。虽了了分段生死,没了变异生死,这是不究竟的。因为他们没发菩提心。只是自了汉。所以我们大乘行人先发菩提心。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啊。发了菩提心就算没开悟也比阿罗汉强多了。可否说人的本心就像是镜子一样?可以,这是最最贴当的譬喻了。心境就是心镜,大圆镜能照山河万朵。月印千江,迷人迷恋水中月,不认得天上月

15、,假设肯回头回光返照抬头一望,便知千江影月原来仅仅一月!所以佛的法身普及一切处。又如春天在哪里?遍一切啊。那学知识获得技能说明了什么?幻相。本心像镜子,照而不随。什么时候没有执着心呢?菩提心有二: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没有出离心的根底!而学佛人建立菩提心的前提根底是出离心,对世间厌离。厌离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发四宏誓愿!天天念诵。发菩提心是没有条件的,同体大悲,无住相而行布施,不执于善法,善法不能解脱。行善而不作行善念,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日日行不出一步路日日吃没进一粒米。 慧律法师:第一义谛不可说,但是要演讲那必须善巧方便说,就要借重相与语言来体悟。因为每个人的心境不同、根器

16、也不同、智慧也不同,所以看到这个世间的相,就有深、浅、迷、悟的不同,万法唯心造,智慧不一样,看出来的这个世间也不一样。譬如说:对婚礼上的新娘,看法个人就不一样。你问新郎,他就说:“我的新娘最漂亮!你要去问修内观的人,他说:“我唯见新娘不净!你问初果阿罗汉,他说:“我唯见新娘白骨。你问证四果阿罗汉,他说:“我看到新娘全是微尘。你问十地菩萨、等觉菩萨,他说:“我不见一物。最后如果有因缘问佛:敢问世尊,世尊闭上眼睛不答复。何以故?讲有不对,讲空不对,诸法无可言说,入于最高境界。当你进入禅的最高境界,就会懂得无诤,任何的时间、空间都可以解脱。禅宗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大悟的禅师坐在椅子上,旁边站着一个侍者。有两个小师父,在外面吵得不可开交,甲小师父跑进来讲了一大堆,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