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网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164842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管网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给排水管网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给排水管网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给排水管网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给排水管网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排水管网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管网施工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一)总体概况(二)施工现场概况(三)排水管道概况(四)编制依据(五)主要技术指标二、排水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施工测量(二)沟槽开挖(三)增强聚丙烯管(FRPP)管网施工(四)检查井施工(五)管道闭水与回填三、排水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施测方法(二)沟槽开挖的施工方法(三)阀门及阀门井:(四)管道水压试验(五)管道回填四、施工进度计划(一)总工期安排(二)进度计划保证五、施工质量专项技术保障措施(一)测量工程技术措施(二)管网工程技术措施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一)建立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二)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三)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四)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保证措施七、文明

2、施工保证措施(一)施工现场管理(二)施工工地现场进场材料堆放规范化八、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一)雨季施工保护措施(二)汛期、台风季节保护措施(三)夜间施工措施一、工程概况(一)总体概况工业园区临港园拆迁安置区位于渠口镇东北部,临港园的中部,距离赵家工业园 区约8公里;东邻临港园公建用地,南接临港园主干道,西靠临港园工业用地,北为临 港园居住用地。本次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共新建9条市政道路,其概况如下:1号、2号、3号和4号道路全长均为500.645m,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20km/h, 双向两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16m。1-2和3-4号路道路全长均为70.01m ,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20km/h,

3、双向两车道, 标准路幅宽度为12m。C4号路道路全长为500.645m,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30小,双向四车道,标准 路幅宽度为20m。C5和C6号路道路全长均为368.525m,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30km/h,双向四车 道,标准路幅宽度为20m。(二)施工现场概况经现场踏勘,本工程已完成三通一平,材料、机械的进场比较便利。(三)排水管道概况排水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道路及周边地块的雨污排放,C4、1、2、3、4号路由西南 向东北排向C6号路污水主管,C5号路由北向南排放,C5、C6号路最终排向A道路。污 水管管径大小为d400d500,雨水管管径为d500d1000,污水管道连接采用弹性密封橡

4、 胶圈连接的承插式接口,管道材料执行/TNRW 2-2009埋地排水排污用增强聚丙烯(FRPP) 双壁加筋管。采用砂石基础的承插式钢筋砼管道采用橡胶圈接口,所采用接口橡胶圈 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规定,并与管材配套供应,参见06MS201-1/23。雨水口连接平口 管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并以钢筋混凝土全包连接管。表1聚丙烯(PP)树脂的材料性能序号项目要求检验方法1耐内压(80C,环应力4.2MPa,140h) 耐内压(95C,环应力2.5MPa,140h)无破裂、无渗漏GB/T 6111-2003采用a型密封头2熔体质量流动速率(2.16kg 230 C)MFRW0.5g/10minG

5、B/T 3682-20003热稳定性(200C )N 8minGB/T 17391-19984密度N0.91g/cm3GB/T 1033.1-2008级别SN4SN8SN10SN12.5SN16环刚度N4.08.010.012.516表2公称环刚度等级单位为千牛顿每平方米表3管材的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尺寸DN/ID最小平均内径d .最小平均壁厚e .最小承口深度A.DN200im, min1951.1115.0DN2252201.5115.0DN3002941.7145.0DN4003922.3175.0DN5004902.6185.0DN6005852.9220.0DN8007854.0250

6、.0DN10009854.5270.0现浇混凝土包封连接(四)编制依据1、工业园区临港移民生态园居民拆迁安置区一期市政工程施工合同。2、工业园区临港移民生态园居民拆迁安置区一期市政工程施工设计图。3、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682008(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3)埋地硬聚乙烯(PE)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等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

7、建设部分)(7)本工程同时执行国家及本省、市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以及 有关条例、实施办法。(五)主要技术指标1、1#、2#、3#、4#及C4路雨污水管均为增强型聚丙烯管材,雨水管径为d500,污 水管管径为d400,流水坡度均为1%; C5路雨污水管为增强型聚丙烯管材,管径均为d500, 流水坡度为3%; C6路污水管管材为增强型聚丙烯管,管径为500,流水坡度为3%,C6 路雨水管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管径为d800d1500,流水坡度为3%。2、管道接口均采用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3、管道基础采用粗砂垫层,180砂石基础,密实度为90%。4、管道回填: (管道胸腔)-3cm以下

8、砂砾石,回填压实系数N0.90; (管道胸腔)-3cm以下砂砾石,回填压实系数为0.900.95; (管顶以上0.5m) -3cm以下砂砾石,回填压实系数为0.850.90; (管顶以上0.52.5m)-粒径W10cm 土料回填,压实系数N0.90; 其余同路基要求。二、排水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施工测量1、管道施工定位的准备工作(1)熟悉设计图纸,资料,弄清管线布置、走向及工艺设计和施工安装要求。(2)根据管道平面和已有控制点,并结合实际地形,作好施工测量数据计算整理, 并绘制放样测量草图。(3)根据管道在区域内的不同要求、工作性质、所在位置和管道种类因素,以确 定施工测量精度。2、

9、定位注意事项(1)施工图用解析法表示管线位置时,应按给定座标数据测定点位;用图解法表示管线位置时,应先测定控制点、线的位置,再按此测定管线各点。(2) 管线的中心线桩和水准点均应用平移法设置于线路施工操作范围之外、便于 观察和使用部位。(3) 管线定位后,主要的中心线桩应进行加固或安放标记。(二) 沟槽开挖1、开挖前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充分了解开挖段的土质、地下 水位、地下构筑物、沟槽附近地上建筑物及施工环境等情况,关键是确定开挖断面和堆 土位置。2、根据槽深和土质情况,按施工规范或技术规程要求,选取既不会造成沟槽塌方, 又减少开挖量的最小需要槽底宽度,经计算确定沟槽上口开挖边

10、线,尽量减少开挖量, 少占地。3、管道开挖采用挖掘机并配合装土自卸汽车进行。先根据放样中心线用白石灰撒 出管道需开挖的宽度,使挖掘机就位。其履带行车方向与中心线平行,挖臂与中心线对 应。开挖一次到位,并逐步后退。4、管槽施工采取分段开挖、分段埋设,一次开挖管沟长控制在12井段为宜。5、沟槽弃土尽量弃于沟槽的一侧,距槽边线不小于0.5米。留有30cm厚作为人工 清底,避免超挖现象产生。同时开挖明水沟及集水井,水泵随时抽除集水井内积水,保 证基坑干燥,无积水。沟槽开挖应控制好基底标高、平整度,保证基底土质无扰动,并 注意基坑支护,确保施工安全。6、如遇地质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先采取有效措施稳固沟槽

11、后,马上与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协商联系,以便及时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换填 灰土、填筑碎石、排水、降低水位等方法处理。经检查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后及时 施工基础以封闭基坑。(三) 增强聚丙烯管(FRPP)管网施工本工程污水管管径大小为d400d500,雨水管管径为d500d1000管道连接采用增强 聚丙烯管(FRPP)管,承插连接,耐腐橡胶圈接口。1、装卸、运输和堆放 、管材装卸A、管材装卸时,严禁管材抛落及相互撞击:B、装卸时吊索采用柔韧的、较宽的皮带、吊带或绳,不得用钢丝绳或铁链直接接 触吊装管材;C、管材的起吊宜采用两个吊点起吊,严禁用绳子贯穿其两端来装卸管材。

12、 、管材的运输A、待发运的管材应做好管壁及接头的保护:B、管材运输时,应使两根管的管壁保持一定距离,分别在管底嵌入木楔保护;C、长途运输的管材可采用套装方式装运,套装的管材问应设有衬垫材料,并应相 对固定。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管与管之间、管与其它物体之间的碰撞;D、管材在运输车上的堆装高度不得超过2m。 、管材的堆放A、当管材直接堆在地上存放时,地面要求平坦,严禁将管材放在尖锐的硬物上, 所有堆放的管材需加木楔防止滚动;B、管材应按种类、规格、等级分类堆放。堆放时每一层的下面应垫放枕木,枕木 问距不应大于1 /2管长,管材堆放层数应满足有产规范要求。C、管材如长时间存放,宜放置于棚库内,如露天

13、堆放,应加以遮盖,不得受日光 长时间暴晒,并应远离明火、热源。2、施工排水 、降水质量要求A、沟槽内不得积水,严禁在水中施工。地下水位降至槽底最低点以下0.3-0.5m;B、管道铺设完后,进行回填土作业时,不得降低地下水。待管道坑稳定固结后, 方可停业降低地下水。3、管道基础基础施工前对槽底修整,复核标高,清除淤泥与碎石。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 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0mm的中粗砂基础层;当地基土 质较差时,铺垫沙砾基础层,分两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32mm的碎石,厚度为150mm, 上层铺中粗砂,厚度100mm;基础垫层分层,紧密夯实,人工表而平整。管道基础在接

14、口部位,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长约为4060cm,深h约为510cm,宽B约为管外径的1.1倍。凹槽在接口完成后随即用砂填实。、槽底土基应符合下列要求:A、当槽底土基的承载力较高(承载力NIOOkPa )时,可直接采用。但要求槽底连续 平整,原装土不能被扰动:B、当槽底土基的承载力较差(承载力100kPa二不能成槽时,可采用砾石砂进行挤 淤处理。要求砂层厚度不得小于250mm,并夯实拍平,施工时防止砾石砂在沟底两侧挤 出以影响地基处理效果。 、砂石基础要求:基础应夯实且表面平整,基础的密实度不得低于95%。 、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的凹槽,宜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挖。凹槽长度L按管径 大小采用,它为0.4m左右,凹槽深度H宜为O.05O.1m,凹槽宽度w宜为管道直径的 1.1倍。在接口完成后,凹槽随即用砂回填密实。 、开槽后对槽宽w、凹槽深度h、基础表面标高、检查井、沟内无污泥杂物、基 面无扰动等作业项目,分别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步工序。4、管道下管安装、铺管铺管前,先对管材及套管类型、规格、数量进行验证,并按要求进行外观检查;搬运管材:公称直径DN500的管材宜用人工搬运,公称直径DNN500的管材宜用 起重机搬运。搬运时必须轻抬、轻放,严禁在地面拖拉、滚动或用铲车、叉车、拖拉机 牵引等方法搬运管材;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