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流程及主要工序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16403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流程及主要工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施工流程及主要工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施工流程及主要工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施工流程及主要工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施工流程及主要工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流程及主要工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流程及主要工序(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流程及主要工序、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方法3.1 系统设计对本路段进行实地调查及深入调研后即可进行系统的联合设计 ,我方技术人员将对设 计方案的实施细节征询业主方面的意见、建议,以充实、完善系统的联合设计,使之更加符 合现实情况,并形成实施方案。这期间主要是我方技术人员,本项目部相关人员,以及业主单位相关领导、技术人员和 监理单位人员参与.审定施工组织方案,依据施工组织方案的计划,在每个分项工程实施前, 提交相关的施工图纸,报业主和监理单位工程师审批,自觉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 指导。3.2 设备采购为确保工程质量,在质量保证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将广泛调查各设备的制造商和生产厂 家,了解各

2、设备的详细情况。3。3 系统施工组织方案本系统是综合的电子工程,包括总体设计,基础施工设计、机械设计、设备制造与加工, 设备基础施工、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软件调试(除收费软件)、技术培训、试运行、工程 验收、缺陷责任期服务等工作,施工组织难度较大,工序多,协调复杂、现场不定因素多, 需要随时解决、处理,因此,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制定工程计划,合理配备人员,各行其 责,相互配合,才能高效、顺利、保质保量、按照计划完成工程任务。本系统工程流程图如 下:3。4 工厂监造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将要求业主或其代表赴设备制造工厂进行测试和监造。3.5 设备运输及检验在设备采购谈判中,要求供货商在限期内采取安全

3、、可靠、高效的运输手段,分批将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并按设备到货检验程序,指派专人确认设备型号、数量及完好状况后,妥 善仓储或进入安装,如发现有缺陷,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设备购置后,由质检员、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生产厂家、设备的型号,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设备的合格证以及设备的外形是否完好无损等。必要时组 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调试 ,看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若设备验收合格,设备管理员在“设备管理卡”中登记.若验收不合格,采购人员负责退 货。4。 测试4.1 测试范围工厂测试:在设备出厂前进行如下测试: 外观检查 通电测试 单项设备功能测试 单项设备常规测试分系统功能测

4、试 系统功能测试 系统模拟运行测试现场测试 所有设备、线缆布线和配电安全、可靠 所有连锁装置、绝缘体、门、盖板安装适当所有外露的金属部分进行接地 所有线缆、芯及端子安装牢固,走线规范,并用色标加以区别所有电源具有保护装置,能在故障情况下安全、自动断开 电源连线正确,电压、频率符合设备要求 所有盖板尺寸合适,标识清晰、正确、明显 蓄电池安装连接正确,散热通风良好,充电器能正常充放电,不会对其它机电设备 产生干扰 所有设备和系统的性能指标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试 电缆和设备的绝缘电阻大于IEC规定的要求 用于报警的回路和指示灯工作正常 所有源程序、调试工具、系统接口适用 所有设备通电测试所有设

5、备功能测试分系统功能测试 系统功能测试 三大系统联合调试 系统操作测试监控系统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运营经济效益,所以其设备按要求进行以下 三方面的测试,包括: 可靠性测试 基本环境测试 设备功能性测试4。2 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的目的在于加强设备设计、研制及生产阶段的可靠性保证. 设备可靠性测试 将严格按中国国家标准GB5080。l进行(GB5080.1相当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605 1 标准)。设备可靠性从整个系统加以确定,涉及到使用条件的所有范围(包括工作、环境及维修 条件)及保持良好性能的整个时间范围。1)试验报告:设备可靠性测试所提供的每个报告都适用于受试设备的产品标

6、准和详细的可靠性试验2)试验记录:设备可靠性测试的试验记录包括下列内容: 设备标识,如设备名称、制造厂名称、规格型号、顺序号等; 每次观测和操作记录,如日期、时间、工作条件、环境条件、性能参数值、观测操作人员姓名等; 一般说明、失效报告、失效说明、失效分析结果及对设备和部件或零件(元件)所采取的措施等.4.3 基本环境测试监控系统外场设备安装于野外恶劣环境中,其设备按中国国家标准或相应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进行基本环境试验.试验包括以下几项: 低温试验GB 2423.1 高温试验GB 2423。2 恒定湿热试验GB2423。3 冲撞试验GB2423。5 碰撞试验GB2423.6 振动试验G

7、B2423.10 长霉试验GB2423.16 盐雾试验 GB2423。17 温度变化试验GB2423.22 密封试验GB2423.23 砂尘试验GB2423。37 辐射试验GB2423。24 雷击试验 GB/T.3482, GB/T。34824.4 功能性测试功能性测试包括在生产工厂及安装现场,各单项设备的功能性测试和整个监控系统功能性测试。4.5 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的检测按“公路机电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的要求执行。4。6 缺陷责任期服务及保修计划本项目的缺陷责任期为工程验收日期起24个月在缺陷责任期内,我公司将派出参与过本次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维护小组,常驻 现场对系统进行维护,提供免

8、费服务以纠正、修复或更换制造和设计的缺陷,并承担由此引 起的全部额外费用.将设立维护专线,全天有专人值班,关键技术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维护小组在接到业主的维护通知后,将立即派出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对业主报修信 息的响应时间小于24 小时,紧急呼叫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2 小时。技术人员在抵达现场后必 须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缺陷的修复,对于不能在现场迅速修理的设备,立即免费更换相应的 设备,并修复缺陷。维护小组还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巡检,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完好,并负责对业主的技术 指导和人员培训。5. 三大系统施工顺序5。1 通信系统 通信管道现场复测,实际测量管道长度,为光、电缆的配盘提供基础数据

9、资料。 疏通主干线和分歧管线,检查机房内的地线指标,对不符合标准的地线进行修复或 重做。 光、电缆进场进行现场单盘检测和测试,通信设备的接收和外观检查。A 敷设光、电缆。 熔接光缆、接续光缆,同时进行监测光、电缆接续情况,在全线光、电缆敷设完成 后进行全线测试. 安装通信设备并配线. 配合厂家调试通信设备和紧急电话设备。 通信系统自检和初验.5。2 监控系统 外场设备具体位置的确定。 管线的复测和电力缆直埋路径的选择。 光、电缆进场进行现场单盘检测和测试. 制作外场设备基础。 制作直埋电缆水泥盖板。 光、电缆的敷设、接续和测试。 安装外场设备并配线。 外场设备的加电配线。 安装监控机房内的设备

10、. 监控系统联调。 监控系统的自检和初验。5。3 收费系统 现场检测收费广场、车道、机房内的管线和槽道,复测地线. 光、电缆进场进行现场单盘检测和测试。敷设收费系统的光缆. 安装收费广场设备并配线。 安装机房内设备。 加电调试. 安装收费软件并调试。 收费系统自检和初验.6. 施工工艺6.1 设备基础施工1) 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底先整平、夯实,控制好标高。施工完毕,基础应分层回填夯 实。2) 基础采用25号混凝土现场浇注,基础顶面预埋A3钢地脚螺栓,地脚下面为标准弯钩, 法兰盘为 Q235 钢制作。3) 在浇注混凝土时,注意使底座法兰盘与基础对中,并将其嵌进基础,其上表面与基 础顶面齐平,同时

11、保持其顶面水平,顶面预埋的地脚螺栓与其保持垂直。4) 一般设备接地电阻必须小于4 欧姆,对于摄像机设备有防雷接地要求,其接地采用 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 欧姆.5) 除钢筋外的所有钢构件都采用热浸镀锌处理,6。2 电力电缆施工1) 施工前准备敷设前,对电缆进行检查即单盘测试。2) 施工操作:根据施工图进行线缆布设、固定及接续工作.布设注意管孔分配,尽量减 少交叉,强电和弱电分管层布设,以减少电磁干扰,并保证电缆的完整性。电缆敷设时在电缆 终端头与接头附近留有适当备用长度,具体长度酌情而定,但总余量不得少于2m,绕成大于10 倍电缆半径的圆圈并固定在人井托架上,非铠装线缆加保护措施。并做标牌包

12、括:编号、 用途、规格型号、位置等.电缆尽量采用整根,如条件无法满足时,连接应采用直通电缆盒, 在电缆分歧接头时,采用T型或Y型分支接头,然后固定在人井中,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 的外壳与该处的电缆金属护套及铠装层均应良好接地.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半径的 10 倍。敷设电缆的管孔不小于电缆外经的1.5 倍。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 避免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敷设电缆过钢管时,先用表面无毛刺的钢丝牵引线与电 缆的一端连接,钢丝绳另一端穿过钢管,均匀用力或用机械设备拖拉电缆,必要时可在电缆 外层涂上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电缆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剥切线 缆时不

13、得伤及线芯绝缘,包缠绝缘时应注意清洁。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的制作应符合电气 施工规范.电缆敷设后两端相位应一致。电力电缆敷设完毕后,应用5001000V兆欧表测试 芯线间、芯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保证常温下不小于50兆欧公里。电缆沟内的直埋电缆敷设 完成后,填入细沙、加盖砖块后回填土及边沟、护坡修复.对完成的电缆敷设情况做详细记录.6。3 通信光缆1)施工前准备:外观检查,光性能检查.准备好架设光缆的轴棍、支架及敷设用光缆托架、 穿管器、牵引机、吹缆机及常用工具等.核对光缆型号、规格及长度,均应设计要求一致.2)施工操作:光缆应尽量减少接头数量,光缆接头位置应避免在不宜接续操作的地点, 尽可能把穿管

14、的地段排在靠近光缆的两端位置。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半径15倍, 施工过程中不小于20倍,布放光缆的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最大允许张力的80%,瞬间不得 超过100%,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加强芯上。布放光缆时光缆的转动应与光缆的布放同步、均匀, 避免“浪涌”扭转、打小圈等情况。光缆布放必须严密组织、专人指挥。布线过程中应有良 好的通信联络工具,严禁未经训练的人上岗和在无联系设施的条件下作业.在整个过程中,严 禁损伤光缆,发现损伤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布放完毕后,发现可疑点,应及时测量,确认光 纤是否良好。光缆端头必须做严格的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未放完的光缆不得放在无人 职守的野外直径小于12mm的

15、光缆应穿管保护,人井、手孔和机房进线孔应用浸过鼠药的棉 纱或丝网堵死。6.4 光缆接续及测试1)流程:去除一次涂层和二次涂层,切割光纤,光纤放入熔接机 V 型槽,调 X,Y,Z方向使光纤对准,通过监视器确认,电弧熔接,观察外观,测接头损耗,热缩,放入光终端 盒。2)施工操作:清理场地,搭置防尘环境,准备工具。用电缆剪刀切断光缆缆芯.光缆余 留及切割尺寸,弯曲半径等应符合规定。光纤接续时,操作人员应穿作业服、戴工作帽、工 作手套。将待接续的光纤覆盖层擦干净,以免弄脏保护热熔管和熔接机。接续过程应特别注 意清洁,尤其是环境条件和操作人员的双手。用剥除器剥除光纤被覆,用丙酮将裸光纤擦净, 用光纤切割器切出端面,端面不合格时须重新切割.监视光纤熔接推定值及仔细观察接续图 像有无缺陷情况,如不合格则重新制备光纤端面,再次接续,直到合格为止。接续好的光纤 从熔接机取出时,注意动作要慢,移动加强保护热熔管位置应适中,收缩后两端应包住光纤 的被覆层不得小于10mm。光纤熔接时注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的直径的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