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园规划案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162358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文化园规划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农业文化园规划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农业文化园规划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农业文化园规划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农业文化园规划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文化园规划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文化园规划案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智俊生态农业园区工程王志 *水高庄农业旅游工程方智俊生态农业园区工程一、 农耕文化欢乐岛片区(1) 开发主题乡村嘉年华,农耕欢乐岛(2) 整体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休闲与农耕文化游乐(3) 整体景观1. 整体“建筑群落的文化符号和建筑元素由徽派风格为主,“皖南小院+乡村游乐场+标志性楼阁共同构成,各工程间景观差异明显、整体成为“皖南乡村的景观形态。2. 通过室外灵活变化的乡村主题景观游乐园、乡村田园、农家小院、滨水步道等形态将各功能设施、休闲活动相联接。3. 本区通过局部或整体的滨水区域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外部水景优美、部休闲游乐的封闭形态,整个工程区从外看是一个以乡村景观为灵魂的片区,可通过水

2、街上的广场和本区的景观大门进展沟通。4. 滨湖景观、乡村建筑形成大景观特色、游乐性设施、景观小品则是小节点。(4) 目标客群群众游客(5) 筹划构思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效劳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围绕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南陵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以凸现丰富的南陵文化为主核心,通过情景化、情趣化和民俗活动举办等手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既具有欣赏性,又具有娱乐性的旅游活动工程。通过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节庆活动,吸引游客

3、参与体验,让游客在动态娱乐的过程中领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南陵乡土民俗文化。把传统农业休闲区作为浦西湖工程区一个独立的工程,采取单独出售门票的形式进展经营管理。(6) 工程构造图(7) 工程详细筹划1. 大浦农业博物馆u 工程位置:中岛西侧,靠近水街位置u 工程功能:农耕文化展示于科普u 景观特色:u 筹划思路:以时间为轴,采用传统展示手法和现代数字虚拟影像等技术展示中国和世界主要农业国家农业开展史、古代农耕文化和现代高科技农业知识,联合及各高校,以农业专家为核心主力,组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农业博物馆,并为长三角地区各高校提供农业科技展示和农业科普教育学习的场所。 农业博物馆融知识性、科学性、休闲

4、性于一体,通过眼看、耳听、动手操作,从中可以了解传统的农耕文化,了解克隆、转基因、太空农业等新概念,在休闲环境中享受生动的农业科普大餐。u 体量: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u 子工程详述子工程工程设计展示容与方式中国农耕文化展示围绕中国农业开展的时间脉络,从新石器时期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现代的稻作农耕工具的演变过程以模具的形式展现出来而起到于教娱乐的作用即让旅游者在欣赏的同时也增加了解古老的农耕具的演化知识。展示中国古代农业开展史、农业著作和农业科学技术。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茶经等。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农业文明,通过“农耕古风实物、图片的布展,展示中国古农耕文化的深刻涵,介绍中国传统农业开展的脉络和

5、成就。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及乡土文化、工艺品等。图片展示、文字介绍、标本设置乡土民俗风情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民舍模型,耕作劳动展示,如农村节庆、插秧、收割、捕鱼等场面。模型展示,辅以声光电进展情景化的再现形式国际农耕文化展示展示除中国之外的世界一些主要农业国家的农业开展历史和民俗风情。包括世界各国特色农业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图片展示、文字介绍、标本设置现代农业科普展示区主要介绍展示现代高科技农业知识,展示农业高新技术,如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精准农业和核农学等。主要是让游客和当地农民现代农业科技的展示和了解。具体如下:农业生物技术:包括细胞技术、基因技术、发酵技术等,它是现代

6、生物科学、工程技术与农业相结合的产物,使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造现有农作物和畜禽品种。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科技和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加速实现农业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核农学:是核素和核辐射理论及其技术和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穿插学科,它包括植物诱变育种,食品辐照加工,辐射不育防治害虫,低剂量辐射促进生物生长,农业放射生态与核示踪等领域,如太空育种。精准农业:利用遥感遥测、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结合的高新技术系统,科学准确地把握农业育种、播种、施肥、灌溉、防病、收获等全

7、过程,使农业资源到达最合理利用,指引农业朝着节水、无公害、无污染、可持续的方向开展。照片、文字、实物、模型和景观等形式,配以声、光、电和多媒体等手法。多媒体演示厅通过现代化的数字虚拟影像技术,配合实景电影的真实效果,再现不同历史阶段,世界各国比拟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场景。为农业科技的动态展示,高科技展示手法的运用。2. 南陵文化园u 工程位置: 中岛中部u 工程功能:南陵历史文化的特色体验u 开发思路: 以泛博物馆的理念集中展示南陵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突出南陵文化的游乐性、体验性和趣味性设计。将周郎与小乔的爱情故事、周郎与黄盖的故事以及南陵地方历史名人的故事以情境化的方式进展演绎,突出爱情

8、文化、三国文化、青铜文化等。u 景观特色:组团式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皖南古民居特色。具有典型的对称格局,中间厅堂,两侧厢房,多用精巧的石雕,砖雕、木雕雕饰来装饰,三进四合院形式,设戏楼、茶肆等效劳设施。u 体量: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u 子工程详述: 子工程工程设计功能文化长廊廊、亭式建筑,表达南陵传统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民间艺术、白诗词歌赋鞥。通过绘画、雕刻的手法展示南陵历史文化,设置休闲亭、休闲石桌、石凳、长椅等功能性景观建筑。总长为300m。南陵文化观光文化观光配套皖南民俗馆以表演、体验皖南地方戏曲、杂技、传说故事等民俗文化为主,按照皖南餐饮、衣饰、建筑、艺术、婚嫁、丧葬、节庆等等进展展

9、示和参与性安排;如通过当地居民,穿着外乡传统民俗服装表演,乞巧节、开秧节、南陵目连戏、十兽灯表演、徽剧等;除此之外,围绕,活动表演,向游客提供当地特色餐饮品尝效劳,如米食点心和茶饮,注重工作人员服饰的外乡化、民俗性和礼节的传统化。总占地面积为1000。民俗游乐、民俗生活体验游乐配套周郎水乡苑以周瑜、小桥、黄盖等三位三国时期历史名人为核心,以历史演绎的方式,通过歌舞形式和情景再现的形式展演三国时期三人的历史故事,“小乔初嫁了、“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等。总占地面积为500。三国文化休闲文化提升3. 百农乐园u 工程位置: 中岛中部u 功能形态:大型农耕文化主题体验,南陵乡土民俗文化的参与性体验,

10、乡村娱乐。u 开发思路:结合皖南地区传统农业生产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底,针对群众休闲市场,打造既具有一定农耕文化涵,又具有一定娱乐体验性的农趣休闲娱乐工程。u 景观特色:非主流景观,乡村农业设施、游乐设施景观特色。u 子工程详述: 子工程工程设计农耕时代以“从蛮荒走向文明为主题,展示农耕文化的历史变迁。在农耕博物馆,以时间为序列对农耕文化的历史变迁和各阶段特点进展详细介绍后,进入露天的实景展示区域。挑选几个具有浓郁特色和代表性的历史时期,分为“洪荒时代、“刀耕火种、“农畜别离、“作坊生产如豆腐坊、油炸坊、竹木坊等农业手工业、“近代农业、“未来农业“等主题,以组团形式进展场景再现,通过情景化设置复

11、原不同时期的房屋、货币、交通工具、服饰、生产工具,游客可以身着不同时代服装,体验“洪荒时代的吃野草,“刀耕火种时期的钻木取火、漴米、树叶兽皮衣服,“传统农业时代的牛耕、水车,“文革时期的知青下乡,吃“红米饭、南瓜汤的“忆苦思甜饭,直到近代的机械农业,从而亲身参与感受农耕历史的沧桑巨变。农趣乐园以体验农业生产、劳动活动会为主,如犁田、插秧、打谷、施肥、除草、鼓风、踏水车、垂钓、推磨、纺线、织布、驴拉车、斗鸡等,配以反映农业生产、劳作活动场景为主的情趣景观雕塑,总占地面积为10000渔樵耕读园结合周边地形地貌和景观,通过鱼塘和耕田开展捕鱼、耕田活动体验,展现鱼米之乡文化;通过樵夫生活情趣雕塑设计、

12、情景再现的手法解读南陵“樵文化;通过南陵举人、秀才读书故事的情趣化雕塑设计,让游客书写竹书。建筑总占地面积为200。鲁班工坊质朴的田园生活对久居都市的居民有着相当的吸引力,以鲁班学艺的典故的涵为依托,将乡村生活体验同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手工艺品制作、趣味性工艺品制作相结合起来,工程区提供原材料,让游客广泛地而深入地参与到乡村生活体验之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可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手工艺品,开展木工体验活动,如大积木游乐、陀螺、响簧等木质艺术品的制作。总占地面积为200。篝火晚会和着晚风,映着圆月,在夜幕中拉开了序幕。游客围着雄雄火焰,在乡村宁静的夜晚尽情地唱着、乐着、跳舞农俗表演市及南陵县

13、有着丰富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表演艺术资源,这些艺术形式中很多都是同丰收联系在一起的,集中在较大的传统节日和丰收之年的喜庆活动,如舞龙灯、竹马灯、云灯、罗汉灯、十兽灯等,其中古老“图腾舞十兽灯是首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名录拟定工程;传统戏曲有同样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拟定名录的剧“目连戏等。收集中外劳动人民在劳动中积累了农趣活动,开展游乐化展示和体验活动。具体容包括车水抗旱、爬树摘果、糙米加工、颗粒入仓、纺纱、织布表演、农业祭祀、插秧比赛、抛秧比赛、自行车载物、民兵军事、泥地抓小猪赛、犟牛猛斗、笨猪赛跑、温羊角力、雄鸡争凤、驯狗等活动。狩猎农场乡野体验游乐,根本不使用工具枪支、渔网等,以原生

14、态方式捕捉、陷阱、弹弓、弓箭等狩猎的乡野游乐区,主要捕捉鱼、兔、麻雀等养殖动物或家禽家畜。乡村嘉年华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乡村主题节庆活动,如“开荒节、“插秧节、“播种节、“收获节、“草莓节、“西瓜节等。开辟专门场地用于组织村镇农民进展插秧、挑担子、拔河、运粮袋等农家劳作竞赛,举办乡村音乐会、乡村盆景节、乡村小吃节、乡村爱情节、乡村时装秀、“劳动号子歌艺大赛,开展各种比赛,如吃辣椒比赛、吃西瓜比赛、吃黄瓜比赛、吃番茄比赛、喝牛奶比赛、赶牛车比赛、骑毛驴比赛、踩水车比赛、推石磨比赛、取井水比赛等。等,还可上演村民与游客的农业互动大PK。4. 鸟语林u 工程位置:中岛南侧u 工程容:鸟语林为一小型生态

15、鸟乐园,对于不会飞的鸟类可以直接于园中放养;对于会飞的鸟类,则建用耐腐蚀不易生锈的铁丝做一占地面积为1000的钢架构造的大型鸟笼,并于鸟笼中种植小型灌木、花草,挖水池建一小型湿地植物园,同时建立一片小型沙滩,营造一个类型丰富小型的生态植物群落。主要放养具有欣赏性的鸟类,如孔雀、鸵鸟、鸳鸯、白鹭、鹦鹉、山鹑、雉鸡、杜鹃、百灵鸟等。同时也可以于大鸟笼中建小鸟笼,专门饲养比拟凶猛的兀鹫、秃鹫、林雕等鹰类。u 体量:总占地面积为5000。5. 宠物乐园u 工程位置:中岛东部u 工程容:针对越来越炽热的宠物市场,饲养并出售猫、狗、兔子等宠物,同时针对周边城市不定期举办一系列宠物比赛活动和宠物交易会,并逐渐形成皖,乃至长三角地区,据有一定知名度的一年一度的宠物嘉年华活动。u 体量: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6. 儿童乐园u 工程位置:中岛东部u 工程功能:儿童生态游乐与科普u 工程容:以快乐为主题,组织乡村童玩活动。童乐园中收集、设不同年代的乡村儿童游戏及其器具,中老年人可以重温曾经儿时的游戏,可以单独玩赏,或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游玩,共享天伦之乐;而儿童也能找到当今流行的童玩活动和器具。环境设计注意营造自然、怀旧和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