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防”安全知识讲座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15550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防”安全知识讲座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十防”安全知识讲座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十防”安全知识讲座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十防”安全知识讲座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十防”安全知识讲座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防”安全知识讲座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防”安全知识讲座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防安全教育教案多宜小学 四年级(3)班第一节 防地震知识 一、什么是地震和地震分类?地震俗称地动,就像闪电、打雷、刮风、下雨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绝大多数震级很小。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五种。二、地震震级大小和破坏程度?(一)地震震级大小:3级以下为微震,3级以上4.5级以上为弱震,4.5级以上6级以下为中强震,6级7级为强震,7级以上为大震。(二)破坏程度:一般来说,震级在3级以上的地震就能被人感觉到,4.7级以上就可能造成破坏,6级以上就可能造成较大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有可能造成严重破坏。三、地震灾害的种类?(一

2、)直接灾害:建筑物破坏、滑坡、地表塌陷、泥石流、地裂缝、喷砂冒水、海啸等。(二)次生灾害:火灾、水灾、瘟疫、饥荒、毒气泄漏和社会动乱等灾害。四、地震的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如动物异常表现: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咬,蛇儿冬眠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五、常见的避震方式?(一)家中避震:迅速躲在坚实的桌子下、床下、卫生间、厨房、浴室,趴在地上,保护好头部,不要使用电梯和千万不要跳楼、翻窗。(二)学校避震:

3、如果正在上课,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不要慌不择路,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后,有组织地疏散、撤离。(三)室外避震: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避开高大楼房,立交桥及烟囱、水塔、变压器、电线杆、危旧房屋、危墙等危险场所;迅速离开河边、湖边、海边、桥面或桥下、山脚下、陡岸边,找一个安全、开阔处躲避,以防止地震时河崖坍塌、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六、震后自救互救方式?(一)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一要保护呼吸畅通;二要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不要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

4、向外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如果受伤,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三要维持生命。水和食品要节约,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二)互救:一是使用的工具不要伤及被埋压人员;二是不要损坏了被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以免引起新的垮塌,使被埋压人员再次遇险;三是应尽快沟通被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使新鲜空气流入,挖扒中如尘土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压者窒息;四是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设法向被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第二节 防火知识家庭冬季防火七忌冬季风高物燥,是引发火灾事故的高发期。冬季防火要注意以下“七忌”:1 忌家用电器故障引起火灾使用电炉、电热毯、电熨斗

5、等,要避免因线路老化、经常搬运导致电线受损而引发火灾。2 忌乱扔烟头引起火灾不能乱扔烟头,尤其像厨房这样易燃物质多的地方要格外注意。3 忌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燃放烟花、爆竹要掌握正确的燃放方法,燃放后对现场要进行检查清理。4 忌烤火取暖引起火灾冬季烤火取暖严禁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火炉周围不要堆放可燃物品,取暖器材不要用来烘烤衣物。5 忌燃烧垃圾引起火灾垃圾里可能有可燃可爆物,如液化气残液、玻璃瓶、鞭炮、废旧液体打火机等,一旦燃烧就有爆炸的可能。6 忌气体泄漏引起火灾一旦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气阀和炉具开关并打开门窗,此时不要开关室内任何电器或使用室内电话,发现邻居家燃气泄漏切勿使

6、用门铃通知。7 忌不配备消防器材每个家庭都应配备小型灭火器等。火灾逃生“五忌”1 忌从进来的原路逃生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和熟悉,以防万一。2 忌向光亮处逃生在紧急危险情况下,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光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3 忌盲目跟着别人逃生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慌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跟着别人逃生。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有跳窗、跳楼,逃(躲

7、)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4 忌从高往低处逃生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盲目朝楼下逃生,可能自投火海。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5 忌冒险跳楼逃生火灾时,当选择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人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第三节 防煤气中毒知识一、怎样识别一氧化碳中毒 :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

8、、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智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2、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患者应安静休息,避

9、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第四节 防食物中毒知识 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被细菌污染后腐败变质的食物,或食用了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和本身有毒的食品后而发生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发病快、短时间内有大量食用过相同食物的人同时发病,所有病人都有相似的以

10、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临床特征。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2) 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3) 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4) 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 (5) 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6) 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7) 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第五节 防交通事故知识1、乘坐公共车辆,应该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不应拥挤在车行道上,更不准站在道路中间拦车。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不能争先恐后。上

11、车后,应主动买票,主动让座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或怀抱婴儿的乘客。车辆行驶时,要拉住扶手,头、手不能伸出车窗外,以免被来往车辆碰擦。下车时,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挤。下车后,应随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横过车行道的,应从人行道内通过;千万不能在车前车尾急穿,这样很不安全。 2、横过道路时,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这是行人享有“先行权”的安全地带。在没划有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道路,要特别注意避让来往的车辆。避让车辆最简单的方法是:先看左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才走入车行道;再看右边是否有来车,没有来车时就可以安全横过道路了。 3、怎样认识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指挥车辆的红、黄、绿

12、三色信号灯,设置在交*路口显眼的地方,叫做车辆交通指挥灯;另一种是用于指挥行人横过马路的红、绿两色信号灯,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两端,叫做人行横道灯。我国交通法规也对交通指挥信号灯做出了规定: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可以通行。 4、骑自行车安全知识 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但是,自行车

13、结构简单、一碰就倒、稳定性差,因此它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在交通伤亡事故中,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受伤人数居第一,伤亡人数居第二。在我国,少年儿童年满 12周岁,方能在道路上起自行车,并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慢车道上骑车。 5、乘坐公共汽车应该注意什么? 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

14、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第六节 防抢劫知识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施行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一种犯罪行为。抢夺,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的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这两类犯罪行为都会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利,且容易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比盗窃犯罪更具有社会危害性。 1.案发时要尽力反抗。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或时机有利,就应发动进攻,以制服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2.与作案人尽量纠缠。可利用有利地形和利用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作案人形成僵持局面,使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便引来援助者并对作案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3.实在无法与作

15、案人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有人、有灯光的地方或区域奔跑。 4.巧妙麻痹作案人。当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而无法反抗时,可按作案人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并采用语言反抗法,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进行说服教育,晓以利害,从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切不可一味地求饶,应当尽力保持镇定,与作案人说笑斗口,采取默认方式表明自己交出全部财物并无反抗的意图,使作案人放松警惕,以便自己看准时机进行反抗或逃脱其控制。 5.采用间接反抗法。趁作案人不注意时在作案人身上留下记号,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在其口袋中装点有标记的小物件,在作案人得逞后悄悄尾随其后注意逃跑去向等。 6.注意观察作案人,尽量准确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胡须、语言、行为等特征。 7.及时报案。作案人得逞以后,很有可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甚至在作案现场附近的商店和餐厅进行挥霍。报案时如能准确描述作案人特征,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布控,抓获作案人。 8.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抢劫时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高声与作案人说话。第七节 防绑架知识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预防绑架要做到:1、平时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不要炫耀自己或家中如何有钱,更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