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明珠中英文学校校本研修总结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154604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海市明珠中英文学校校本研修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珠海市明珠中英文学校校本研修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珠海市明珠中英文学校校本研修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珠海市明珠中英文学校校本研修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珠海市明珠中英文学校校本研修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珠海市明珠中英文学校校本研修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市明珠中英文学校校本研修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珠海市明珠中英文学校校本研修总结初尝试显成效,教中研笃前行 珠海市明珠中英文学校校本研修总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老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理论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老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借助本次国家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的东风,我校结合本校硬件设施装备的实际,在小学部开展了以“PPT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虽然是初步探究PPT在各科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但是理论中老师们积极探究、研讨,还是小有收获。现总结如下:一、组织形式及施行过程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

2、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老师队伍建立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进步老师专业化程度。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二建立鼓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老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化持久地开展,学校派专人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指导,校主要领导利用教工例会时间阐述校本研修的重要性。此外,学校还制定了老师岗位考核奖励方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老师评优等挂钩,促进老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进步自身理论程度,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三采取多种研修形式,全面提升老师素质1、拜师结对形式。对新老老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

3、,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互相的,能者为师。因为本次研修的主题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所以对于新老师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得心应手的,对于老老师而言,能很好地把握课程的重、难点所在,只是师徒结对教学相长的生长点。根据老师自身这一特点,我们从小学语、数、英各组的老师中选出爱学、乐教的青年老师和骨干老师三到五对组成校本研修的核心队伍。以她们为研修主力,唤醒其他老师的研修意识,带动整个老师团队的开展。2、案例研修形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形式进展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老师进展深化讨论

4、。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老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老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展分析p 、模拟、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很好的效果。3、课题研究形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民校青年老师校本培养策略的理论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学校充分利用青蓝工程的老师资,由各学科组长详细引领承当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围绕“PPT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为研究主题,以“一题主导,两线并行”的形式开展各科教研组以本次研修为主题,分为低、高两个年段同时进展理论研究。在此根底上开展“主题磨课”

5、教研活动。第一阶段:各组先寻找相关理论进展深化解读。因为之前骨干老师这方面的经历积累也不多,所以要从理论入手,结合香洲区优秀课例进展研讨交流,找出目前本校本学科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的问题。第二阶段:各学科骨干老师上示范课。各学科骨干老师针对第一阶段找出的问题,与本组老师进展集体备课,重点针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利用教研时间上公开课,其他老师观课,填写观察量表。课后再进展评课、研讨,骨干老师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建议进展反思和总结。第三阶段:青年老师针对详细课型上公开课。骨干老师指导自己的徒弟根据已总结经历进展备课,上课公开展示。组织科组老师点评,青年老师再根据点评重够设计理论,通过老

6、师们的再点评,执教老师谈过程,骨干老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作总结提升,并对主题研究作动态调整。第四阶段:总结提升研讨。它由观察量表评价,反思环节的优化意见总结;主题活动经历总结等几步构成。二、特色与成效1、“点,线,网”整体构建。以点带面,连线成网。强化教研组的建立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老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老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场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老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进步了自己施行新课程的才能,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老师不断走向成熟。2、推行课型式研修,进步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课型式研修,以进步研修

7、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古诗”“讲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型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根底运算”为课型的研讨活动。英语组以校本课程“英语活动课”这一课型进展研讨活动。这些细化的课型主题研讨真正进步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三、应用成果1、小学数学以不同课型,采用“5+20+15”的形式开展教学,运用PPT课件进展课前预热:5分钟的运算及复习,课中加热:20分钟的思维引导,课后升华:15分钟的小组合作训练、评价、总结。2、小学语文本学期以“讲读课”和“略读课”为课型进展的研讨,总结出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关注教学内容的整合,分篇、分点落实教学点,结合本校学情确定教学难点,充分

8、利用信息技术链接、补充内容。3、小学英语。以校本课程“英语活动课”为主要研修对象。从破冰、导入、练习、活动几个环节入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展示活动课“学中玩,玩中学”的特点。四、问题与考虑在本次校本研修过程中,局部老师把研修当成是一项任务,没有成为研修的主体,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究。结合我校的课题方面,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老师及中老年老师的分布不平衡,成员科研程度及参与理论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各学科组的开展态势不平衡,还需加强各学科青年骨干老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加强互动交流和培训,倡导研究和创新。在详细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

9、每个详细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拟薄弱,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缺乏,需要得到教研室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老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老师现有经历,改良而不是改造老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开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开展”之路学校应该是老师专业化开展的最正确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侧重于施行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那么: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老师个体开展与学校开展的统一。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