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15190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摘要: 论文系统分析了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的三种交叉口型式特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思想,并给出了相应的典型交叉口交通组织实例。关键词: 城市道路; 铁路; 交叉口; 交通组织 Traffic Organization Design of Urban Road-Rial Crossing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s to apply of three types of urban Road-Rial Crossin

2、gs , and has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main ideas of urban Road-Rial crossings traffic organization design, then it also has presented some typical examples about traffic organization design of the crossings.Keywords: urban road; rail; crossing; traffic organization1 前言铁路运输对于远程的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具有运量大、运

3、输成本低等特点,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大中城市中心城区有铁路穿过,如北京、上海、南京、石家庄,等城市,并且绝大部分的铁路枢纽都设在了中心城区的范围内。铁路穿过城市为城市对外的客货运输提供巨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为城市交通带来了难题。其中,如何处理好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的问题是目前比较突出的交通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占有一定比例的城市道路与铁路的交叉口随着外界客观交通条件的变化,成为城市道路网新的交通瓶颈节点,制约着城市交通的总体运行效率。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的交通矛盾日趋突出

4、,是城市机动化水平的提高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随着城市各类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的交通量普遍提升,原本交通矛盾不突出的城市道路铁路平面交叉口逐渐变得不适应,由点到线,沿着铁路贯穿城市的方向往往会形成城市的关键交通界面,严重阻碍了铁路两侧的交通联系;另一方面,随着各类区域交通发展战略的制定,作为区域内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的功能定位可能会有所变化,由原来的支线变为干线,由原来的单线变为复线或多线,从而会导致更多的铁路与城市道路的交叉。因此,开展对城市道路与铁路的交叉口交通组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 交叉口规划设计的原则1)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的位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2)交叉口的设计必须符

5、合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等规范。3)对于远期规划的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必须同时确定交叉口的型式。未来不论是先进行道路建设,还是铁路的新建或改建,都必须预留交叉口的用地,并考虑交叉口处道路与铁路标高设计的相互配合。4)交叉口的型式应综合考虑与铁路交叉的城市道路的等级、功能、交通量以及铁路上火车的到达频率等综合因素确定。5) 交叉口的各种净空、视距,以及各类警告、提示标志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 146-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等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6)当新建铁路或改建铁路与现有

6、城市道路,则需要考虑现有道路与周边道路的连接状况以及附近的用地开发情况,在设计上与铁路的新建或改建方案相互配合,具体的交通组织形式宜因地制宜,灵活多变1。3 交叉口型式的选择3.1 交叉口型式分类及特点根据城市道路与铁路在交叉口处相对空间位置的不同,交叉口的型式可以分为三种:1) 平面交叉即城市道路和铁路在交叉口附近都不做专门的变坡处理,并不设置各类立体行人过街设施,从而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人流以及火车都处于同一平面上。这类交叉口工程造价低、交通组织形式简单,只需增加一些交通控制设施(包括铁路护栏,各种警告、提示标志等)就可以维持交叉口的正常通行。与此同时,这种交叉口也存在着混合交通、通行能

7、力低以及交通安全状况差等缺点。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道路与铁路交叉口都采用平交的方式,但是对于部分交通量日益增大的主次干道而言,此类交叉口已越来越不适应,交通拥堵变得十分频繁。图1 城市道路与铁路平交路口2) 立体交叉即城市道路或铁路在交叉口附近作专门的变坡处理,使其相交在不同的平面上,有时需设置各类立体行人过街设施,从而将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人流与火车分开,以保持道路交通流的连续性。根据道路与铁路的空间相对位置的不同,一般有道路下穿、道路(高架桥的形式)上跨以及铁路上跨等型式。立体交叉口由于采取了工程措施使得道路交通流避免了火车经过的干扰,极大地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但是,立体交叉口型式

8、也存在着工程造价昂贵、对城市的景观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等缺点。3) 部分平面部分立体式交叉即城市道路在交叉口附近作部分专门的变坡处理,或者设置立体行人过街设施,将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人流中的一种或两种与火车分开,以保持部分道路交通流的连续性。此类交叉口是介于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之间的一种交叉型式。根据相交道路交通流的特点以及周围城市用地的开发状况,灵活选用并进行合理设计此类交叉口既可以解决交叉口的主要交通矛盾,又可以达到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3.2 交叉口型式的选择平面交叉、立体交叉和部分平面部分立体交叉三者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为此,必须明确三类交叉各自的适用条件,才能更好的解决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

9、的交通矛盾。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的位置与型式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考虑道路与铁路的等级及性质、交通量、交通组成、地形、地下设施、铁路行车了望条件、地质、水文、环境要求、城市景观、施工管理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3.2.1平面交叉的设置条件(1)与铁路相交的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量较小。(2)铁路到达频率较低,机动车高峰小时期间,火车到达频率小于每30分钟一辆。(3)在交叉口处没有足够的用地来建设立体交叉或行人过街设施,并且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可以解决交叉口的道路交通。3.2.2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2 (1)快速路与铁路交叉,必须设置立体交叉。(2)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铁路交叉,当道口交通

10、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而封闭道口累计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3)主干路、次干路与铁路交叉,在道路交通高峰时间内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4)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应设置立体交叉。(5)中、小城市被铁路分割,道口交通量虽较小,但考虑城市整体的需要,可设置一、二处立体交叉。(6)地形条件不利,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时,可设置立体交叉。3.2.3 部分平面部分立体交叉设置条件(1)道路与铁路交叉,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但非机动车交通量和人流量较大时,可设置人行立体交叉或非机动车与行人合用的立体交叉。(2)当采用立体交叉受到道路条件和周围用地条件(如离交叉口不远

11、处有另外城市干道与之相交,且道路两侧用地已开发的情况)的限制时,可以根据道路交通流的时空分布以及组成特点,采用部分平面部分立体的交叉口型式,解决主要交通方式的过铁路问题。4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4.1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城市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依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的位置,以及城市道路周边路网连接状况不同,其具体的交通组织设计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属于何种情况,其交通组织都呈以下共同特点: (1)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以及邻近的交叉口都必须进行渠化;(2)当铁路相交城市道路于路段时,城市道路的进口道与出口道之间必须设置物理分隔设施,以防止进口道车辆到出口道上等待过交叉口,从而会造成火车通过后,整条道路

12、车辆对向行驶,交叉口处于混乱状态;(3)尽量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隔离,防止后二者慢速交通对前者快速交通产生阻碍,降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4)在火车挡道的主要方向上,尽量设置火车通行信号灯或警告标志,禁止车辆驶出车道,进入交叉口区域等待通过;(5)安全护栏尽量采用电动起伏式栏杆,以减少火车通过前的预前等待时间以及恢复通行所需的时间3;(6)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宜采用正交,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或等于45;(7)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道路线形应为直线。图2 图5列出了四种典型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案例。图2为铁路与城市主干路相交,交叉口位于两条支路之间,且与一个主干路与支路的交叉口较近的情况。这类交

13、叉口为最普通的形式,只需对交叉口进行合理的渠化,在铁路附近的主干路进口道上设置起伏栏杆及其他警告标志即可。图3为铁路与城市主干路相交于道路路段中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当电动起伏栏杆落下时,进入城市道路的两个进口道的车辆都可以从平行的出口道驶出,绕道行驶,以避免等待火车通过4。此类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形式适用于铁路与城市主干路相交于道路路段中且火车通过该交叉口时间较长(一般大于30分钟)的情况。图4为铁路相交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情况。当火车通过交叉口时,必须完全停止交叉口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以确保交通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可变信息板+电动起伏杆+信号灯等交通控制设施,实现对交叉口的完全控制。

14、图5为铁路与畸形交叉口中一条道路相交的情况。对于畸形交叉口,为满足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通行要求,交叉口的面积往往要比正常情况下大,火车通过交叉口的距离也较长。由于电动起伏栏杆不宜过长,因此,建议护栏采用滑动栏杆,并且分为两段,以减少设立与解除交通封闭的时间。同时,在南进口以及东南进口设立醒目的警告标志,禁止火车通行期间车辆进入交叉口。图2 典型交叉口交通组织案例一图3 典型交叉口交通组织案例二图4 典型交叉口交通组织案例三图5 典型交叉口交通组织案例四4.2 立体交叉口交通组织城市道路与铁路采用立体交叉型式时,其具体的交通组织形式要根据以下情况分别加以对待。(1)在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附近没有其

15、它相交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道路可以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规定放坡下穿或采用高架桥的形式上跨铁路。(2)与铁路很近的地方存在与其平行的城市道路这种情况下,下穿城市道路需要连续穿过另一条城市道路以及铁路,交叉口交通组织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实现两条城市道路的连接。图6中所示的是采用匝道的形式来实现的,其中图中的坡度i% 必须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图6 典型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示意图图7 典型城市道路与铁路部分平面部分立体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示意图(3)城市道路与铁路枢纽或编组站相交由于采用城市道路下穿,工程造价较高,且开挖隧道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建议采用城市道路采用高架桥的形式跨越铁路。此外,无论是城市道路下穿还是上跨,引道范围内都不应设平面交叉口。引道以外设平面交叉口时,应有大于或等于50m的平面交叉口缓坡段,其坡度宜小于或等于2%,困难情况下应小于或等于3%2。4.3 部分平面部分立体交叉口交通组织根据交叉口分离的对象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将行人分离出去可以采用人行天桥或人行隧道的形式,将行人分离出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仍然在平面上解决,平面部分的交通组织与4.1中的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基本类似。将行人从交通流中分离出去,将会大大减小行人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干扰,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2)将机动车分离当城市道路为城市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