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15119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刘金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最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的创设,是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步。 1.教师的角色的改变,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

2、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2.注重赏识教育。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 3.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充满信心,循循善诱。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也是最可亲近,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一般情况下,上课半小时以后一些学生因为端坐时间较长,感觉不太舒服,导致

3、精力的分散和课堂效率的下滑。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会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站起来模仿一个动作,齐诵一句口号,分组朗读一组对话等。在课堂上,我发现坐在最前面一个学生似乎有点不耐烦,就急中生智地请他上台表演了一个节目:课文中描写老鹰飞翔的一连串动作。我配音朗读,他依次表演,学生的精彩表演赢得听课师生的热烈掌声。一个随意的安排,竟成为一个亮点! 4.运用多媒体,调动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通过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享受

4、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这样,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 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读课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会质疑,根据金钥匙的要求提有用的问题,并且分类,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自去感受收获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赏识的目光看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愉快质疑,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