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考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147250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营养学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营养学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营养学考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 统称为营养物质,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 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 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 均可称为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答:总体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

2、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 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 -植物-动物-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 作用。任务:(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 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 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 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答:(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

3、产水平与50年前比较,现代动物的生产水平提高了 80-200%。 其中,营养的贡献率占50-70%。(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动物生产的总成本中, 饲料成本占50-80% (5)保护生态环境4、学习动物营养学的意义。答:(1)研究养分的摄入与动物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可为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 据和实践指南,维持动物生产的高效进行。(2)有助于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本质、动物与人 及环境的互作关系,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3)研究饲料的营养本质以 及降低饲料投入和成本的方法,使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保持持续发展。(4)研究营养物质利 用的过程和饲料加工、饲喂、环境等对饲料

4、利用的影响,为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5、生产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答:(1)提高动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2)调控养分的摄入和排泄量,影响环境质量;(3) 保障动物产品对人类的食用安全。1)缺乏动物组织代谢和生长的细胞调节和分子调节过程的 基本知识。2)缺乏对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了解。3)对营养与遗传、营 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及动物福利、营养与产品品质等关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综合考虑这些 因素的相互作用时,动物营养需要的含义及需要量有何变化,目前知之极少。4)动物达到最 佳生产性能时的采食量及其调控机制与措施了解不足。5)效迅速地检测饲料中养分和抗营 养因

5、子的含量以及评定养分的生物利用率的技术尚不完善。6)饲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各类 副产物合成动物的必需养分或其前体物的研究十分有限。7)缺乏准确、客观评定动物福利 要求的理论和技术。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 名词解释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X6.25。粗灰分(C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C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 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 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

6、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ADF(酸性洗涤纤维)NDF(中性洗涤纤维)2. 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r水分mJr无机物(畛分或矿物质)料I干物 e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I有机物3r乙醛浸出物(粗脂肪)I无氮化融u,粗纤维I碳水化合妇I无氮浸3. 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出物答:概况性强、简单使用。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 界各国仍在使用。4. 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答:(1)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营养物质是动物机体每一个细胞和组织的构成物质,如骨骼、肌肉、皮肤、结缔组织等。(2)作

7、为动物生存和生产的能量来源:在动物生命和生产过 程中,维持体温、随意活动和生产产品,所需能量皆来源于营养物质。(3)作为动物机体正 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营养物质中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某些氨基酸、脂肪酸等,在动物 机体内起着不可缺少的调节作用。如果缺乏,动物机体正常生理活动将出现紊乱、甚至死亡。5. 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答:(一)元素组成的比较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一植物体化学成分含量受生 长期、地区、气候影响较大,动物体则相对稳定。2)元素含量规律一有机元素:均以氧最 多、碳氢次之,其它少;无机元素: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反之,动物含钙、磷高于植 物。3)元素含量的变异情

8、况-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二)化合物组成的比较1)水分一一般情况下,动物体与饲料植物中都以水分含量最高, 但植物变异大,动物变异小。2)碳水化合物一是植物干物质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既是植物 的结构物质,又是植物的贮备物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糖元和葡萄糖,且含量极 少,通常在1%以下。3)蛋白质一动物体的干物质中主要为蛋白质,它是动物体内的结构 物质。植物体内除真蛋白质外,还有非蛋白质含氮物(氨化物),而动物体内主要是真蛋白 质及游离AA、激素,无其它氨化物,动物体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的品质优于植物蛋白。 4)脂类一动物体的贮备物质是脂肪。植物性饲料粗脂肪中,除中性脂肪和

9、脂肪酸外,还包 括叶绿素、蜡质、磷脂、脂溶性维生素、挥发油等,在常温下呈液态。而动物体内只含有中 性脂肪、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常温下呈固态。脂肪是动物体的主要储备物质,其含量高 于除油料植物外的植物。5)维生素和矿物质一植物性饲料不含维生素A,而含胡萝卜素, 动物体内则相反。植物性饲料中钾、镁、磷较多,钙、钠较少,动物体内则相反。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 名词解释消化:动物采食饲料后,经物理性、化学性及微生物性作用,将饲料中大分子不可吸收的物 质分解为小分子可吸收物质的过程。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 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动物营养

10、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物质视为可消化营养物 质。消化率:饲料可消化养分量占食入养分的百分率。是度量动物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的 综合指标。2. 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答:(1)消化特点:单胃动物分为单胃杂食类、草食类和肉食类,除单胃草食类外,单胃杂 食类动物的消化特点主是以酶的消化为主,微生物消化较弱;反刍动物(牛、羊等)的消化 是以前胃(瘤胃、网胃、瓣胃)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皱胃和小肠中进行化学 性消化,在盲肠和大肠进行的第二次微生物消化,可显著提高消化率,这也是反刍动物能大 量利用粗饲料的营养学基础。(2)对饲粮三大养分消化代谢的异同:碳水化合物:包括无

11、氮浸出物和粗纤维。消化方式不同一反刍动物主要是微生物消化,消化 过程分两个阶段;单胃动物分为营养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消化部位不同一 反刍动物以瘤胃消化为主,以小肠、盲肠、结肠消化功能为辅;单胃动物主要 在十二指肠中消化吸收。消化产物不同一反刍动物为VFA、CH4、CO2、H2等; 单胃动物主要是葡萄糖。吸收、代谢方式不同一反刍动物以VFA代谢为主,以 葡萄糖代谢为辅(反刍动物所需葡萄糖主要由糖的异生产生而不是直接吸收, 其前体物是丙酸);单胃动物吸收以直接吸收为主,代谢以葡萄糖代谢为主, VFA代谢为辅。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不同一反刍动物强于单胃动物。蛋白质:单胃动物CP矿,卜畋卵,*、小肽,卜

12、蛹吸收.舍成体董白或产品董反刍动物CP悬兽褓生物.NH3MCP |ffjf小肠,白消化、利用UDP脂肪:单胃动物甘油三匪4、碰瞒.甘油+脂肪酸我收氧化供能或含成体庭反刍动物僧胃狙化UFA为SFA、异构化、消化为VFA,合成奇数碳原子数脂舫酸和 支楚脂舫酸,瘤胃后的消化利用同单胃动物3. 简述瘤胃消化饲料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消化的优缺点。答:(1)基础:中性略偏酸性环境(pH6.07.0,变化范围5.07.5);瘤胃占四个胃容积 的80%、占消化道总容积的70%;厌氧环境;瘤胃内的渗透压与血液接近(瘤胃内容物可以 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提高渗透压可以加快排空);温度接近体温(38.540C,适合各种

13、微生物生长);是还原状态(VFA-SFA,反刍动物体脂硬度大的原因);存在大量微生物, 主要是细菌和纤毛虫,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它们所分泌的酶可以消化多种养分,尤其 是动物难以消化的纤维性饲料,细菌是利用劣质饲料,低级饲料的主要因素,纤毛虫可以吞 噬细菌,可以缓解瘤胃内环境的突变。(2)优点:分解CF,产生VFA,吸收后可作为脂肪、糖的合成原材料,满足牛、羊能量需 要的50%70%;细菌利用NPN合成MCP,可满足动物需要的50%100%;微生物可合成VB、 VK、EFA、NEAA,所以对牛羊一般不补充VB、VK、EFA;可变UFASFA,从而延长了牛羊 脂肪的保存期,但降低了营养价值。(

14、3)缺点:快速分解淀粉为VFA、CH4、H2O、CO2、02等,造成部分能量的损失,且低的 pH值不利于粗饲料的消化(pH值6.5,不利于粗饲料消化);降解真蛋白质为NH3,再合成 MCP,造成部分氮素的损失。4. 简述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答:(一)动物因素1、动物种类一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 积不同,因而消化力也不一样。2、年龄及个体差异一幼小、老龄动物消化率低;随着年龄 增长,消化器官不断发育、完善,动物对CF、EE、CP的消化率提高,但NFE和有机物消化 率变化不大。随着衰老,消化机能衰退,消化力降低。3、品种一高度培育品种对粗饲料消 化率极低,耐粗饲性差。4

15、、体质一健康动物的消化力强,病态动物消化率低,因此,保持 动物健康是保证高产的基本条件。(二)饲料因素1.种类一青绿饲料消化率干草,籽实秸秆。2.化学成分一饲料中CP提 高,消化率提高,对反刍动物尤其明显;CF与消化率呈负相关,对单胃动物尤为明显;淀 粉含量过多,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消化率降低;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有利于消化,但过 多不利,尤其对Ca、CF的消化不利;增加Vit、平衡补充微量元素可促进消化。3.饲料中 的抗营养因子一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降低消化率。(三)饲养管理技术1、适当合理的加工处理可提高饲料消化率。如适当粉碎精饲料、对粗 饲料进行碱化、氨化、微贮、膨化可提高消化率。2、

16、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可提 高消化率;饲料颗粒化可预防动物挑食,提高适口性,延长饲料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提高 消化率,过度粉碎饲料不利于消化。3、随饲养水平提高,饲料流通速度加快,消化率下降。(饲养水平:指实际饲喂量相当于维持饲喂量的倍数。)4、饲料搭配技术与养分平衡状况也 影响饲料消化率:平衡设计日粮可提高消化率,添加酶制剂可提高消化率。5、饲喂技术: 少量多餐、潮拌料饲喂、奶牛TMR技术、投喂时间(特别是高温季节)。6、畜舍环境:适 温和良好通风、饲养密度等。第三章水的营养1. 水分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答:1.构成体组织,是细胞的结构物质;2.参与养分代谢一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水是化学 反应的介质(媒介作用);3.调节体温;4.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