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14386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摘要:在社会经济和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我国建筑事业也获得 进一步发展,并对建筑施工提出更高要求,而装配式建筑的出现与发展,为建筑 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叠合板作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中应用最多的 构件,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最终质量,加强装配置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 术研究显得十分必要。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旨 在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进而更好的为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助力。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施工技术前言:传统房屋建造模式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该模式虽然在城市化 发展环节具有突出贡献,但施工弊端同样十

2、分突出,即粗放式施工造成大量的施 工材料浪费,并且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而装配式建筑则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因此其成为建筑工程的主流趋势,而预制叠合板则是装配式建筑工程低碳建筑、 绿色建筑的着重体现,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优势所在。因此,科学应用叠合板 有助于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实现高效施工、绿色施工,是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的 重要助力。1装配式建筑与叠合板施工技术概述1.1 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发展起来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 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并在工厂中完成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的 建筑用构件和配件以后,将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采用可靠连接方式在现场装 配安装

3、而成的建筑。由于大量的建筑部件都是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因此施工效 率高、质量有保障、环境污染少、节能环保等特征非常明显,再加上设计的标准 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也会很高,并带动现代建筑事业健 康长远发展。1.2 叠合板施工技术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在整体 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中应用较多,并且由于叠合楼板显露出的 整体性较好、刚度较强、可节省模板等优势特点,成为装配式建筑结构中较常运 用的一项施工技术,既能够优化施工环境,又能够防止因为作业条件复杂、人员 操作不够规范等而引发各种施工质量问题,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与保证最终质量。

4、某装配式地下车库叠合板施工现场如图 1 所示。弋应迷A: mt绞n图1某装配式地下车库叠合板施工现场2叠合板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应用2.1 装配式构建的拆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对装配式剪力结构进行利用时,要针对预制楼梯以及 楼面板进行分项设计,在设计中要对单块叠合板大小以及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比 如长度需控制在 5 米范围之内,尽可能避免叠合板尺寸过大而引起吊装裂缝的相 关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在叠合板吊重方面,通常应当控制在 2t 的范围之内 以此来避免对施工过程造成严重阻碍影响。2.2 叠合板厚度设计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叠合板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能够得到合理利用,要对叠合板的厚度

5、进行有效设计,在对现有综合条件进行分析之后,对其展开精 准性设计。通常是以60+70mm和60+80mm两种方式为主,60mm是指叠合板的最小 值,在保证运输以及浇筑过程中不会使用预应力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成本的节 约使用。而70和80mm厚度设计需要结合项目管线对其进行判断,对是否可以覆 盖住顶板钢筋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无法实现钢筋覆盖,那么可以利用80mm+的厚 度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2.3 锚固筋的设计锚固筋设计环节,通常情况下在钢筋网架施工完成之后,对叠合板进行安装 处理时,由于锚固和筋墙、梁筋等相互之间很容易出现严重矛盾冲突,需要注意 的是,锚固筋自身的弯折。情况要引起足够关注和重视。

6、由于叠合板在安装完成 施工之后很难实现有效调整,所以尽可能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在叠合板安装 时,通常会直接取消锚固筋设计,比如在现阶段对应技术规程当中明确提出相关 要求,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施工时,针对浇筑板厚度进行明确规定,也就是厚 度要控制在80mm之上。在施工时,为了从根本上尽可能避免锚固筋带来的质量 问题,要尽可能以无锚固筋方法为主,保证现浇层控制在72mm。这样可以直接对 附加钢筋进行合理利用,以此为基础,有利于对无锚固筋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进行 有效弥补,但是需要意识到叠合板厚度增加在其中会带来的影响。2.4 预制构件吊重分析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在其中的引进和利用,需要注意的一

7、点是要保 证预制构件吊重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也是保证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的必要条件。不仅会涉及塔吊选项,而且还会涉及预制构件,在堆放以及吊装层 面的各方面施工,塔吊选型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要将拆分图纸作 为基础,严格按照其中涉及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直接对塔吊具体位 置以及选型进行确定,这样能够尽可能满足目前在吊装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叠 合板在堆放以及吊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对应的规定要求进行,保证各流程 实施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比如叠合板堆放场地要保证具有非常良好的平整环境, 要向下平放。垫木数量在设定时,要将板的标志跨度作为基础,以此来实现有针 对性的设置。叠

8、合板施工中,吊装可以被看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基础环节,对预制吊框梁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通常情况只在1500X3000mm左右即可,两道长向工字钢相互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200mm。在吊 装施工时滑轮的数量是 4,要将钢丝绳进行有效穿插,并且将其吊装在叠合板吊 顶位置上。通常每两个吊点需要对滑轮进行有效吊装施工处理,以此为基础,能 够促使吊顶实现均匀受力,尽可能避免出现严重开裂问题。如图2所示。图2叠合板吊装示意图2.5 支撑体系的设计在针对支撑体系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木模板或者铝模板进行科 学合理的选择和利用。由于建筑形式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在预制构 建

9、支撑方法设计以及选择中,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对木模板支 撑体系进行设计和选择时,通常立杆承插盘扣架体相互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200mm 左右,而在顶端位置处。需要对具有可调节性特点的支撑体系进行选择和利用,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整个支撑标高实施有效的调整和控制。除此之外 要保证在 U 托当中能够实现对主龙骨的有效放置,与次龙骨相互之间距离控制在 200mm 左右即可。叠合板与模板相互之间在连接时,要对符合要求的材质进行合 理利用,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其出现缝隙或者漏浆等问题。在针对铝模板支撑体 系进行设计和具体应用时,通常要保证具有一条支撑龙骨能够实现在叠合板区域 范围内的深

10、化应用当中,以此来保证标高自身调节性的提升。同时有利于促使叠合板自身支撑性能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强化,铝模板支撑体 系的设计时,与木模板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特别是在立杆支撑相互之间 的间距方面,与木模板相比,要高出 600mm。除此之外,叠合板预制构件在具体安装施工时,要将独立三角支撑架作为其 中的基础,以此来保证立杆自身临时支撑能够得到有效固定。三角支撑架在应用 时,通常只需要准备一套即可,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拆除,避 免对后续施工带来严重阻碍影响。结束语:概而言之,装配式建筑结构是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时,非常重要的结 构形式之一。对叠合板施工技术提出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叠

11、合板施工技术在应用 时,要针对其中涉及的各部分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特别是在装配式构件拆分以及 厚度设计等各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保证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此来为装 配式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提供保证。参考文献:1 林惠庭,李晓杰,曹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桁架钢筋叠合板施工安装 的实体质量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 26 (11): 41-44+49.2 邱林.基于案例分析的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造价对比研究J.工程经济, 2019,29(7):12-16.3 董月琴.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 2019(2):138+141.4 冯军岗.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 (25):12-13.5 林冬良,唐世凯,杨延仲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7):172,1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