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143830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学习型校园,是通过培养学校的整体学习气氛,发挥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形成的具有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体系、能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校园。 和谐校园:体现知识和人才的融合 随着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竞 争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人才,而学习型校园的构建正体现了知识和人才的融合。因此,高校有必要构建起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学习型校园:构建起适应于团队工作而不是个人工作的学习型校园。目前国内外可行的管理创新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团队的力量去完成,而传统的直线型学校管理结构以自上而下的指挥取代了人们寻求合作的自然能力;构建起适应于项目工作而

2、不是职能性工作的学习型校园。也就是说当学校成员从静态工作转向解决一系列问题时,允许他们将这些工作组织成一个项目去完成,通过组织跨部门的项目小组开展工作,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构建起适应于创新而不是重复性工作的学习型校园。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的工作重心是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关心他人。因此,要鼓励师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交流,实现知识共享,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适应能力。 和谐校园: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 科学地选择切入点是构建学习型校园的前提。其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校园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格、意志、导向,具有自动、自发、约束和激励功能

3、。一般分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核心层面。校园文化的理念导向与愿景目标激励更具有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把员工的价值实现建立在学校发展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其二,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包括职业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竞争机制、薪酬激励机制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全体成员的学习能力,只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才能永葆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创建学习型校园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其三,建立学校创新体系。学习型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这也是建构学习型校园的核心问题。创新能力包括师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开发能力、掌握前沿信息技术能力等。创新能力的提

4、高,需要不断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扬团队精神,需要改善心智模式,需要不断的超越,需要不断地形成新成果并实现成果的共享;其四,建立目标管理体系。管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约法尔的一般管理、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再到现代的人本管理、文化管理、学习型组织管理,都始终闪烁着变革与创新的智慧光芒。学习型组织管理的宏观性更强,西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校规模扩大、机制变化、管理不断创新的时期,有必要引入学习型组织理论,实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有机结合。 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是构建学习型校园的关键。不少研究者提出,在构建学习型组织时要树立“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理念”、“终身学习

5、理念”、“团队学习理念”、“学习型组织建设就是科学管理的理念”、“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理念”、“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学习最主要任务是学会学习理念”等。笔者认为,在构建学习型校园中“终身学习理念”和“团队学习理念”是最为根本的学习理念。 其一,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教育”一词见于19年的英国。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其著作论未来的教育中提出:人的学习不能只限于人生的某一个时期,而应该终身接受教育,至少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使命要穷其一生。这个论断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这个论断告诉我们,终身学习不仅将会成为,而且也必须成为人们整个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法则,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西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每一位成员的未来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学校的发展也才能焕发出蓬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