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指导性案例与法律漏洞的补充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13895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指导性案例与法律漏洞的补充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论指导性案例与法律漏洞的补充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论指导性案例与法律漏洞的补充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论指导性案例与法律漏洞的补充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论指导性案例与法律漏洞的补充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指导性案例与法律漏洞的补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指导性案例与法律漏洞的补充(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指导性案例与法律漏洞的补充 论指导性案例与法律漏洞的补充重庆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姓名:高 峰指导教师:贾焕银 副教授专业学位:法律硕士重庆大学法学院二 O一一年四月On Instructive Cases and Complements ofthe Legal Loopholes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rofessionByGao FengSupervised by Ass. Prof. J

2、ia HuanYinProfession: Juris MasterCollege of Law of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ChinaApril 2011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的问题是指导性案例与法律漏洞的补充。无论在法学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中,法律漏洞都是必须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判例作为法律漏洞补充因素的合理性已为众多学者所共认。在我国,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无疑是最具有权威性、示范性和指导性的漏洞补充因素。然而,在我国法律漏洞补充的司法实践中,指导性案例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指导性案例与法

3、律漏洞补充的关联性展开研究,期望通过讨论,能够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指导性案例的漏洞补充作用的重视。本文认为,只有在对法律漏洞及其补充有了较为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法律漏洞填补的司法实际状况,进一步加强指导性案例制衡作用,才能更好的解决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法律漏洞难题。本文的内容首先立足于对法律漏洞和指导性案例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梳理,通过对指导性案例作为漏洞补充因素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的分析,继而对指导性案例补充法律漏洞的实践路径的构建和具体的适用方法展开论述。关键词:法律漏洞,指导性案例,司法统一,同案同判,司法适用I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

4、usses the problem of instructive cases and complements of thelegal loopholes. Both in legal theoretical and judicial practical areas, loopholes in lawmust be paid fully attention and need to find a way-out. As a complementary factor tolegal loophole, the reasonableness of judical precedent has been

5、commonly identifiedamong scholars. In China, typical cases in the Supreme Court Bulletin issued by theSupreme Peoples Court are undoubtedly the most authoritative, demonstrative andguiding complementary elements for loopholes. However, in our judicial practice onlegal loopholes, typical cases do not

6、 play its due role. In this context, the articlecommences the study on the relevance between typical cases in Supreme CourtBulletin and complements of the legal loopholes, expecting to raise attention fromlegal theory and judicial practices on the role of the loopholes in typical cases throughdiscus

7、sion.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only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o the legal loopholesand those complements is achieved, with the currently actual situation of justice onlegal loopholes and further strengthening of typical cases balancing functions, canvulnerability problems on legal loopholes aris

8、ing in judicial practice be better addressed.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firstl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of typicalcases and legal loophole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ationality and superiority ontypical cases as complementary elements of loopholes, and then states the practic

9、alconstruction and concrete applications to typical cases of legal loopholes.Key Words: Legal Loopholes, Instructive Cases, Judicial Integration,Co Same Sentence, Judicial ApplicationII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目 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 II1 引 言.11.1问题的提出.12 法律的困境:法律漏洞概述.42.1法律漏洞存在的争议评析.43 指导性案例相关概念辨析.73.2指导性案例的概念和类型.74 指导性

10、案例作为漏洞补充因素的合理性与优越性104.1指导性案例作为漏洞补充因素的优越性体现.104.1.1立法修改的局限性.104.2指导性案例作为漏洞补充因素的合理性分析.144.2.1尊重经验?指导性案例作为漏洞补充因素的哲学基础144.2.2法官漏洞补充权?指导性案例作为漏洞补充因素的实践基础154.2.3实然效力?指导性案例作为漏洞补充因素的适用基础165 指导性案例补充法律漏洞的实践路径建构及适用方法.205.1指导性案例补充法律漏洞的实践路径建构.205.2.2我国指导性案例的具体适用.22III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6 结 语24致 谢25参考文献26IV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1、 引 言1 引 言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纠纷进入法院。但由于法律缺乏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具体规定,从而导致对类似案件法律适用不统一,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让我们看一个真实的案例:2007年 3月的一个晚上,王某驾驶大货车,由江西省德安县城返回聂桥镇家中,当行至镇政府大楼旁,将在路边行走的金某撞伤。事故发生后,交警认定司机王某在此次交通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另查明,王某所驾驶的大货车挂靠在德安县运输公司,王某每年向该公司上缴管理费 2500元。后金某遂把王某及德安县运输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药费、护理费、营养费、伤残赔偿金等共计人民币 411932.8万元。本案案情并不复杂,江

12、西省德安县人民法院最终判决由王某负赔偿责任,德安县运输公司承担垫付责任。判决的理由可总结如下:1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对此类问题复函的精神,被挂靠单位从挂靠车辆运营中取得经济利益的,应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2 2006年 12月 31日出台的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答第 17条规定:“挂靠车辆因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应由挂靠人承担赔偿责任,对于挂靠人不能支付的部分,由被挂靠人予以垫付;挂靠人与被挂靠人请求区分内部责任的,可通知当事人另案处理,如赔偿权利人主张与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然而,有关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在交通肇事损害

13、赔偿中责任分配问题,鉴于我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或者司法解释予以明确规定,导致了不同的地区做法也不尽相同。除了上文讲到的在江西省实行的是挂靠人承担赔偿责任,被挂靠人承担垫付责任外,据笔者的了解,类似案件的审理至少还存在着以下两种判决结果: 1判决挂靠单位和挂靠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例如,江苏省 2001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规定:“挂靠经营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应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挂靠人与被挂靠人之间约定被挂靠人对交通事故的后果免责的,仅在双方之间具有约束力,不能对抗第三人。” 2判决被挂靠单位在其收取的管理费用范围内承担有限连带责任。例如,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

14、于审理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有关问题的经验总结第 4条规定:“被挂靠车辆造成他人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1若被挂靠单位收取了管理费或获得了经济利益,由挂靠人承担赔偿责任,被挂靠单位在收取的管理费用和获得的经济利益限额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若被挂靠单位未收取管理费或未取得经济利益,仅是1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 言基于行政管理的要求挂靠或强制挂靠,被挂靠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相同案情的案件,何以在判决结果上大相径庭呢?“同案不同判”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存在法律漏洞,从而使法官的裁判出现了无法可依的困境。而另一方面,作为法官,不仅有对纠纷作出裁判的权利,更有裁判的义务,他不能因为欠缺法律规定

15、而将其解决纠纷的职责搁置一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官不能拒绝裁判”原则。面对如此的法律困境,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以积极主动地方式补充法律漏洞的案件也不断出现。但是由于法律漏洞补充自身所蕴含的危险性因素,特别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司法体制和法官素质方面所存在的弊端,相应问题已日益凸显,那就是过于依赖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不同法官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上可能存在差异,加之个人素质、能力的不同,极易导致“同案不同判”的发生。一些地方法院出台的指导性意见或会议纪要等文件则是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地域化,单靠这些文件来指导判案,不一定能使法律得到准确适用。如何加强对法律漏洞补充的规范和制衡,防止因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不当行使造成对法律稳定性价值的损害已然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是具有成文法传统的国家。成文法是通过对社会生活进行抽象概括而形成相应的规则,势必不能具体详尽,这就决定了成文法具有不周延性、抽象性等缺点,法律漏洞因此不可避免。成文法的种种缺陷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困难,同时由于缺乏对漏洞补充的规范和指引的有效手段,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