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132124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o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o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o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o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o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o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比。 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其质量的优劣将严重影响建筑物或 构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计量、搅拌、运输、成型和养护等诸多环节的影响。 根据混凝土质量产生波动的原因,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的各个环 节,可以使混凝土的质量波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混凝土工程结构设计在高度、体积和使用环境等方面趋向极端化,这种变化对混凝土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和料得到普遍使用。然而,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频发,混凝土供需双方在工程质量方面的纠

2、纷不止。此外,长期存在的砂石原材料质量问题,有关标准规范落后于混凝土技术进步的问题等,都对混凝土的配制和质量控制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想要设计出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就必须充分了解混凝土最新的施工技术,以及严格筛选混凝土的原材料,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以及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才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控制简述 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其质量的优劣将严重影响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计量、搅拌、运输、成型和养护等诸多环节的影响。因为强度等重要技术指标不能在短期内能知晓,一旦后期发现质量问题,处理起 来

3、将会增加工程投资、拖延工程进度和降低工程质量。 只要根据产生波动的原因,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使混凝土的质量波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这是可以做到的.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应懂得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掌握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隐患和质量问题。 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 1材料组成:混凝土是多组分材料混合形成的,原材料的质量、组成配比等因 素都会导致混凝土质量的波动; 2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如:配料、搅拌、运输、浇灌、养护等不会完全一样,至然导致质量的波动; 3.试验条件:试件的制作、养护和

4、测试方法等因素会导致性能测试结构的离散。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容 混凝土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审查原材料生产许可证或使用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试验报告单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进场 原材料按规定的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进行复检,审查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实地查看原材料质量,试拌几盘混凝土(称为开盘鉴定)等。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审查计量工具和计量的准确性,确定合适的进 料容量和投料顺序,选定合理的搅拌时间,采用正确的方法来运输、浇筑和捣实 混凝土,充分养护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模板拆除,检查混凝土外观等。 混凝土拌制

5、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依此确定施工配合比,每工作班检查一次。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检查组成材料的称量偏差,每一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坍落度的检查在浇筑地点进行,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在每一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并按要求抽检混凝土强度及其他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捡查是施工现场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一种直观而简单易行的方法,它能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同时,可以验证现场拌制的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最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若混凝土的水灰比能控制好,混凝土

6、的强度就有了保证。 混凝土强度必须抽查,抽查的频次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如有特殊要求,还应对混凝土抗渗性和抗冻性等进行检查。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制作有机械法和人工法两种,具体操作如下: (1)机械法 适合于坍落度70mm的混凝土拌合物,根据成型设备,分为振动台法和振捣棒法。 振动台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振动完毕后,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2)振捣棒。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7、宜用直径25捣棒振捣,捣棒距试模底板10mm20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捣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振捣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振捣时间一般为20s)。振捣结束后,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3)人工法 适合于坍落度70mm的混凝土拌合物。 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两次装入试模中,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用捣棒(可用16mm光圆钢筋)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捣,捣棒应保持垂直,每层均应插透,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按此折算,标准试件至少27次层)。之后用抹子的平面沿试模四壁插入摇动数下。最后用

8、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尽快掌握已成型混凝土强度资料,以便决策,此时可以采用快速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因其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所以高楼的施工质量成为政府及个人关心的对象,而关系到其质量的材料当中的“混凝土”成为重要因素。我作为建筑材料检测员,通过日常检测试验过程,对混凝土的质量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提高自身和与同行交流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作了以下论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它牵涉到很多问题主要

9、有:一、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和所要求的其他性能;二、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而又要具有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三、在符合上述两项要求下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计算各种材料用量;四、针对上述设计的结果进行试配、调整使之达到工程的要求;五、达到上述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为了保证以上问题的的正确解决,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时应做到: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1.1熟悉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结构的全部要求,主要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及各构件的截面尺寸、钢筋的布臵,以采用水泥品种及石子粒径的大小等参数。 1.2熟练掌握标准规范,我国现行标准规范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普通

10、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5-200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 我们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人员还应掌握混凝土的施工规范,特种集料的技术规定,这样能保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技术性及准确性。 1.3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便于决定所用水泥的品种和粗骨料粒径的大小。 了解施工工艺,比如运输、浇注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主要是对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要求,便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

11、量。 掌握了以上这些资料,我们才能合理的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进行配合比设计。 2、掌握并检验各种材料的特性及指标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粒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

12、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的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订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它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

13、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2.1检验水泥的技术指标,掌握不同种水泥的特性。水泥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强度、长期性、耐久性是水泥遇水硬化后完成的,所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坚持检验水泥的各项技术指标。对于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早强型出厂超过一个月的水泥,立窑水泥必须进行使用前检验。 对不同种水泥的特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如硅酸盐水泥水化热大,早期强度高;矿渣水泥水化热小

14、,早期强度低。抢工期工程应用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应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抗渗性好,而矿渣水泥抗渗性不好,防水混凝土应用火山灰水泥。 2.2检验混凝土使用的粗细骨料。砂石骨料约占混凝土总体积的70%,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砂石骨料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很大,若含泥量增加,在骨料比表面积增加及泥土吸水作用的影响下,含泥量每增加2%,塌落度约减少1厘米。混凝土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砂率都要根据石子的最大粒径、砂的细度模数进行调整,尽可能的选用连续级配或人工级配的砂石,以求得小空隙率最大容中的粗细骨料。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调整和施工中的控制 3.1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

15、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塌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的用水量:在实际生产中,操作者为方便施工,往往追求较大的塌落度,擅自增加用水量而不管强度是否能达到要求;再加上现场质检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对水灰比缺少严格的控制等原因,均使混凝土实际用水量大于理论用水量,从而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防治措施:加大质检抽查力度,控制操作者不得随意增加用水量;若发现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差,操作者应及时向试验员反馈实际情况,经试验员现场查找原因、分析情况后采取相应对策,并按试验员的指令调整配合比;现场质检人员也应按规范要求经常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按要求进行施工。 3.2配合比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