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混泥土预应力桥设计-桥梁工程专业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12832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士学位论文--混泥土预应力桥设计-桥梁工程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学士学位论文--混泥土预应力桥设计-桥梁工程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学士学位论文--混泥土预应力桥设计-桥梁工程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学士学位论文--混泥土预应力桥设计-桥梁工程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学士学位论文--混泥土预应力桥设计-桥梁工程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士学位论文--混泥土预应力桥设计-桥梁工程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士学位论文--混泥土预应力桥设计-桥梁工程专业(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目 录目 录I第一章 方案比选及细部尺寸拟定1第一节 方案比选1第二节 设计资料简介2第三节 细部尺寸拟定2本章小结5第二章 结构模型6第一节 全桥结构计算图式的确定6第二节 施工阶段划分7本章小结7第三章 内力计算与荷载组合9第一节 恒载内力计算9第二节 活载内力计算12第三节 荷载组合18第四节 内力输出20本章小节34第四章 配筋计算35第一节 钢束估算35第二节 预应力损失计算38本章小节44第五章 全桥应力验算45第一节 截面应力验算45第二节 施工阶段应力验算54本章小节54第六章 施工方案说明55致谢56参考书目57附录 外文翻译58I第一章 方案比选及细

2、部尺寸拟定第一节 方案比选一、实用性比较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伸缩缝少,结构刚度大,变性小,动力性能好,主梁性能好,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行车平顺,通畅,安全,可满足交通运输要求,且施工简单,但工期长。连续刚构:行车平顺,通畅,安全,可满足交通运输要求,施工技术成熟,易保证工程质量,桥下净空大,属有推力体系,对地基要求比连续梁高,此处为冲沟地形,地质条件不好,跨径大,墩高大,温度,混凝土收缩产生较大位移,对桥墩不利。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简单转连续采用吊装架设,后现浇将分段的箱梁连成整体,提高结构刚度,和结构稳定性施工进度快,占用施工场地少。施工体系转换较简单,施工线形及合拢技术要求较高。二、安全性

3、比较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技术成熟,计算简单,施工方法简单,质量好,整体性好,刚度大,可保证工程本身安全,同时行车性能良好,可保证司机正常行车,满足交通运输安全要求。连续刚构:一般做成薄壁墩,墩的刚度小,难以承受砂石撞击,且因墩高较大,施工场地不灵活,对施工有较大的限制。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施工方便、桥型美观、主梁高度小、动力性能好。造型灵活,整体性好,刚度大。三、经济性比较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技术成熟,方法简单,易掌握,需要的机具少,无需大型设备,可充分降低施工成本,所用材料普通,价格低,成桥后养护费用少。连续刚构:无须支座,节省大型支座费用,施工较为复杂,需要大型设备,其他于连续梁基本

4、相同。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施工中可节省工具、场地、材料,达到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效果。用料省、维护方便经济。四、外观比较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形势简单,造型单一。连续刚构:墩梁固结作用可降低梁高,使梁看来更纤巧。先简支后连续梁桥:主桥跨径较小,桥型美观,主梁高度小,造型灵活。第二节 设计资料简介一、设计技术标准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桥梁宽度:净11.25m+20.5m。桥面设1.5%的双向横坡,桥梁纵向设1.5%的双向坡。二、设计规范 JTJ 04 TJ 021-85公路砖石及混泥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 JTJ 024-85 JTJ041-89三、桥孔长度的拟定本

5、设计经方案比选后,桥跨布置为230米+35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在桥跨两侧与桥墩接头处,共设有13米长的搭接板, 桥全长223米。其桥位地质剖面图见图1。 图1.1 桥位地质剖面图第三节 细部尺寸拟定一、桥型布置(一)主跨径的拟定230米+350米(二)顺桥向梁的尺寸拟定本桥30mT梁采用2.0m梁高,在支座处将肋板加宽至与马蹄同宽。50mT梁用2.6m梁高,同样,在支座处将肋板加宽至与马蹄同宽。(三)横桥向的尺寸拟定根据任务书规定,行车道为净11.25m,另外两边各有宽0.5m的护栏。截面横向设置5片T梁。主梁截面细部尺寸的拟定,如图1.2、图1.3所示。图1.2 30mT梁细部尺寸

6、及横向布置图1.3 50mT梁细部尺寸及横向布置(四)桥面铺装桥面铺装:选用10cm厚的防水混凝土作为铺装层,上加8cm厚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共计18cm厚(平均厚度)。桥面横坡:根据规范规定为1.5%3.0%,取2.0%,该坡度由铺装层厚度控制。(五)下部构造1,2号桥墩采用重力式墩,基础采用矩形挖孔桩。3, 4号墩采用双柱式柔性墩,基础采用钻孔桩。0号桥为重力式桥台,5号桥台为桩柱式桥台。(六)主要材料1.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采用C50混凝土,封锚段采用C50混凝土,现浇桥面板采用C50混凝土。2.纵向预应力采用strand1860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直径为15.24mm,公称

7、面积140mm2,弹性模量为1.9105 MPa,采用OVM锚具。3.普通钢筋:钢筋采用R235、HRB335钢筋,其标准应符合GB13013-1991和GB1499-1998的规定、钢板采用A3钢板(GB700-88)。二、伸缩缝本桥在0号墩台处设置GQF-C40型伸缩缝,在2号墩台处设GQF-MZL120伸缩逢,在5号墩台处设GQF-E80型伸缩逢。三、桥梁支座本桥30mT梁下0,2号墩台设置GPZ(II)1.25DX型盆式橡胶支座,1号墩台处设置GPZ(II)2.5GD型盆式橡胶支座,50mT梁下2,5号墩处设置GPZ(II)2.0X型盆式橡胶支座,3,4号墩处中梁设置GPZ(II)4.

8、0GD型盆式橡胶支座,边梁设置GPZ(II)5.0GD型盆式橡胶支座。四、截面几何特性表1.1 截面几何特性编号名称面积()Asx()Asy()Ixx()Iyy()Izz()Cyp()Cym()130mT梁0.85940.4550.29150.01620.40160.19181.151.152变截面a0.85940.4550.29150.01620.40160.19181.151.153变截面b1.19870.53210.6330.04940.48050.20211.151.15450mT梁1.2810.57410.51920.04031.31350.24031.151.155变截面11.28

9、10.57410.51920.04031.31350.24031.151.156变截面22.08890.85151.37710.19611.61570.28121.151.15本章小结本章是对设计的基本情况进行大体描述,在本章中,通过对所设计桥梁的基本地质情况的研究,进行了方案比选,最终选定230米+350米的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全桥长223米,主梁采用T梁截面。本桥的基本设计资料有以下几点:1.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2.桥长223米,宽度12.25米,净宽11.25米。3. 桥面设1.5%的双向横坡,桥梁纵向设1.5%的双向坡。本章除了对所选结构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外,还选定了结

10、构的细部尺寸,并对结构的横向桥型布置情况进行了选定。横向采用5片T梁,在桥面处设置伸缩缝,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第二章 结构模型 第一节 全桥结构计算图式的确定按照midas程序分析的原理,遵循有限元结构分析的方法。全桥除支座处外,按2米一个单元,共划分为111个单元,共有113个结点。在以下几个地方设置变截面:施工分界点、边界处及支座处。当出现位移不连续的情况时,例如相邻两单元以铰接形式相连(转角不连续),可在铰接处设置两个节点,利用主从约束考虑该连接方式。本设计的结构划分,每一跨为一个结构组,这样便于定义施工节段时能灵活的划分。因为软件采用的是有限元分析方法,每一个单元都是验算截面。另外,

11、在墩顶、跨中和一些构造变化位置相应增设了几个小单元。这样将整个主桥划分成为111个单元。本桥的基本单元模型如图2.1(为了视图清晰,将两联模开分别列出):a. 230米有限元单元划分b. 350米有限元单元划分图2.1 全桥有限元模型单元划分注:因为图片是从顺桥向投影,故只能看到变截面后的T梁模型,其实从跨中看到的T梁横向模型如图2.2所示。图2.2 T梁模型及细部尺寸第二节 施工阶段划分本设计为简支转连续方法施工,在分析时一共将其分为7个施工阶段,分别为CS1、CS2、CS3、CS4、CS5、CS6、CS7。其种各个施工阶段所包括的结构组及其工况简要解绍如下:CS1:30米梁的简支架设。包括

12、结构组1和2,形成两跨30长的简支梁,荷载为自重和预应力1(预应力1为30m梁预应力筋产生的预应力荷载)。CS2:本阶段为将两跨30米梁的现浇段连接,并安装支座,在本施工阶段临时支座与最终的支座共存。CS3:本阶段为将30米梁的临时支座去掉并张拉上部预应力筋,形成一个两跨60米的简支梁。CS4CS6阶段为对50米梁进行上述过程,大致情况基本相同,不再一一列出,CS7阶段为最后成桥阶段。本章小结本章主要是对桥梁采用MIDAS软件进行建模的过程,共将全桥分成111单元,113个计算截面,并在施工分界点、边界处及支座处设置变截面,将肋板的宽度加至与马蹄等宽。MIDAS软件是根据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

13、结构的建模和计算,要求对截面定义准确。在定义施工阶段时,充分考虑了先简支后连续模型在施工时的阶段性,共定义了7个结构组,每一跨定义为一个结构组,便于激活。其中CS1为30米T梁的简支架设,激活结构组1、结构组2、结构组3。CS4为50米T梁的简简支架设,激活结构组4、结构组5、结构组6。最后阶段成桥模型为结构组7。其中CS3和CS6为现浇预留段的浇筑过程。第三章 内力计算与荷载组合主梁的内力计算,可分为设计内力计算和施工内力计算两部分。设计内力是强度验算及配筋设计的依据。本设计只计算设计内力。主梁内力包括恒载内力、活载内力及附加内力。对于超静定梁,还应包括由于预加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

14、等引起的结构次内力。将它们按规范的规定进行组合,从中挑选最大设计内力,依此进行配筋设计和应力验算。在这几部分内力中,恒、活载内力是最主要的,一般占整个设计最大内力的80%90%以上。第一节 恒载内力计算主梁恒载内力,包括主梁自重(前期恒载)引起的主梁自重内力和后期恒载(如桥面铺装、人行道、栏杆、灯柱等)引起的主梁后期恒载内力,总称为主梁恒载内力。一、 自重内力计算主梁自重是在结构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作用于桥上的,因而它的计算与施工方法有密切关系。特别在大、中跨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梁桥的施工中不断有体系转换过程,在计算主梁自重内力时必须分阶段进行,有一定的复杂性。所有静定结构(简支梁、悬臂梁、带挂孔的T形刚构)及整体浇筑一此落架的超静定结构,主梁自重内力可根据沿跨长变化的自重集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主梁自重内力(弯矩活剪力); 主梁自重集度;相应的主梁内力影响线坐标。本设计采用midas软件进行设计,在输入自重时只需在Z方向输入-1,程序会自动考虑自重并作出计算,下在将结构在自重作用下的弯矩图列出: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