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毕业论文-孔亚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11996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毕业论文-孔亚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毕业论文-孔亚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毕业论文-孔亚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毕业论文-孔亚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毕业论文-孔亚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毕业论文-孔亚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毕业论文-孔亚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2013级教育学专业 孔亚南【摘要】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然而,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最好的礼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能放弃、歧视学困生。相反,我们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做他们稚嫩心灵的守护者。【关键词】原因 学困生 转化 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使他们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一个也不能掉队。然而,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最好的礼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能放

2、弃、歧视学困生,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审视他们。相反,我们要俯下身来“甘为孺子牛”,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做他们稚嫩心灵的守护者。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困生学习的困难呢?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1、遗传。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所任教的班级里确实有一个孩子智力发育比同龄孩子要缓慢,这种学生学习很用功,但是学习成绩难以提升。2、狭窄的视野范围。我校虽然是一所兴庆区市内学校,但银川本地的学生在我校就读的学生寥寥无几(一年级除外,因为今年片区内银川本地的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生是根据新规定强制性入到我校的

3、。)据我调查,85%的孩子的业余时间是靠看动画片打发时间的,有少数的学生会找同伴玩耍,极少数的人会在周末或假期在家长的陪同下转公园或旅游,只有个别学生会主动阅读课外书籍。他们缺乏从书籍中寻找自然的奇迹弥补大脑空虚的意识;生活在城市,他们又缺少农村孩子亲近自然的机会。他们似乎无所不知,好像又一无所知。3、不良的学习习惯。现在全国在推行素质均衡发展,各个学校开设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思品、科学、健康、微机、校本等课程较为全面,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仍然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校每天上一节数学课,无法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老师就要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然而,

4、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没有家长的陪伴和督促,逐渐养成不做家庭作业的陋习。有的学生担心老师批评,就胡乱做题,应付了事。有的学生在学校没太听懂,回家又没有人指导,也只能凭感觉乱做一气。久而久之,这种学生的成绩就会下滑,走向学困生的边缘。4、家庭教育的缺失。我校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在北环批发市场卖蔬菜水果,或者以收废品为生,只有少数是个体户。家长起早贪黑忙于生计,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孩子,更谈不上家庭教育。学生在校学不会时,家长无法给予有效及指导,也不查看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是偏执地认为

5、教育单单指学校教育,那是学校的事,孩子成绩不好都是老师不关注自己的孩子造成的。那么,如何转化学困生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然而,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扩大阅读范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些家长和老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读课外书是学有余力的孩子应该做的事,学困生课本知识都学不会,再读课外书,多么影响学习,学习困难就多学课本知识,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就可以了。殊不知有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

6、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创造性地智力活动,锻炼身体,参加劳动,审美劳动)的兴趣。” 很多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差,是因为有阅读障碍,没有学会思考。而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有效地锻炼的思考能力,激发他们思想的火花,丰富他们内心世界,进而对学习有潜移默化之功。班里的朱盼盼同学,干什么事都较慢,学习有点儿吃力,经常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一次,她主动问我书架上的书能否借回家看,我欣然应允,并在班会上夸奖扬她是个热爱阅读的孩子。自此,她更加热爱读书,上课回答问题也积极了。学期末,她进步很大,竟然考了92分。她高兴地说:“老师,您教的真好,真希望您能教我们至小学毕业。”我感到很欣慰,说道:“你学习的进步

7、和你的爱读书分不开的,希望你继续发扬这一优点,并让全班同学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现在班里热爱读书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二、爱的教育在任教的第一年,我就听到有关爱与教育的一句话:“没有爱就像没有水的池塘,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不称其为教育。”优等生如天空一颗灿烂的明星闪烁着灵性的光芒,博得众教师们的喜爱;而学困生犹如坠落的陨石,黯然失色。这让学困生内心感到痛苦。他们自卑,胆怯,为自己遇到的挫折深感难过,甚至连开怀地笑也不敢,因为他们害怕笑也会是一种错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误。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与关爱。教育原则的第一条是人道性原则

8、,主要是指交易过程中教师应爱护学生的生命,关心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和人道精神。 对于学困生,我们更要遵循“人道性原则。”没有不想得到夸奖的孩子,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很多学困生一入学就比别人头脑迟钝,思路跟不上节奏。家长认为他们不是学习的料,岂不知多是孩子入学前家庭教育的忽视所致。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代替对困生的漠不关心。魏书生说:“光强调教师要有爱心是不全面的,还应当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没爱了。”对于学困生,很多老师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有的人认为“体罚学困也是一种爱,不严格要求他们,他们的成

9、绩怎么能上去呢”。这是一种严重的思想错误。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尊严的,当教鞭下落的那一刻,也标志着某一个教师的不称职。李镇西老师直言不讳地说:“教师打学生是绝无好心可言的!有的只是专职之心和名利之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不应该有任何功利之心的。个别教师仍然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尤其当学困生拉班级平均分较严重时,这种倾向更为明显。学困生成绩的提升并不能通过愚昧的专制来提升的,他们需要老师的呵护与关注。在课堂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给予鼓励和肯定。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也会给他们孤寂的心灵带来阳光般的温暖。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要做爱每一个学生的教师,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做业务精

10、湛的教师,做具有高尚情操和魅力人格的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真正热爱学困生,关心他们成长,满足他们需要,尊重其人格和尊严,激发其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三、扬长补短,以长促短。在教师培训中,专家们常常告诉我们:“用放大镜看学生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每一个孩子都如一只缓慢爬行的蜗牛,我们不要急于赶着他们到达终点,而是要与之共享沿途的风景。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更何况孩子呢!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学困生也有其独特的耀眼光芒。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上天赐予我们一双黑色的眼睛,我们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恰当地把其闪

11、光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此激励其不断前进,促进学习进步。班里的黄建伟同学,个子最高,学习习惯不太好,但他却是班里的运动健将。百米赛跑,他可以甩开年级第二名的同学数十米;掷实心球的成绩也是遥遥领先。我由衷地感谢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它促进各个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在上大学之前从来不知道运动会是什么样的,而现在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可以在一年两次的运动会上大展风采。在班会课上,我大肆表扬了黄建伟,夸奖他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并奖励他五枚枸杞娃(学校的一种评价机制)。他乐得上课也精神了,对学习充满了极大的乐趣。“多一把尺子就多早就一批人才。”我仿佛看到我的莘莘学子们正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四

1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新课标实施建议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读到“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一句时,我感触颇深。我的班里确实有那么一位同学“5+5”等于几也无法不假思索地说出答案。今年已经四年级了,她一年级的知识还不会。这是她的问题,更是我的教育失败所致。“如果一个孩子每天在学校一无所获,这是教育的失败。”我一直把她放在关注的边缘地带,却没有站在她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学会所学内容,不会做作业,没有收获是学困生最痛苦的事。他们往往受着“我干什么都不行”这一思想的困扰。我们这些辛勤的园丁应该时时刻刻呵

13、护这些孩子,不让他们敏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针对学困生,我还实施了班内个别教学。这是在课堂情境中进行符合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主要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 课堂上,其他同学在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式,我给予学困生帮助,让他们与我交流,并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增强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难以掌握的知识,在练习课上其他学生独立做题时,我稍加费心地单独辅导学困生。在课堂作业方面,我因人而异地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我会让学困生指定的几个人,比其他同学少做一两道题。只要他们能整洁且正确地完成作业,同样受到奖励。在家庭作业方面,我也一改以前同等对

14、待的方法,我单独给他们几个布置作业,让他们完成难度稍低的作业,一点点地进步。我校的校训:“每天进步一点点。”我让一个考3分的孩子从一年级的习题做起,让她看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看到学习的希望。这样做强胜于满纸的书写却找不到一丝对处,强胜于她每天辛苦地上学而始终一无所获。因此,教育不能无视人的个别差异,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一刀切”,造就的只能是碌碌无为、毫无创造性的庸才。学困生的学习也是无法提升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信每一个孩子通过教育都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五、关注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班几个学困生都是来自不重视家庭教育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15、000的家庭,还有两个父母离异。我校是农民工子弟学校,父母文化程度不高, 有时家访家长说自己没文化,大字不识。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父母的教育修养水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无法改变家长的文化水平,却可以做到及时与家长沟通,改变他们对孩子放任自流的态度。一些学困生家长面对自己孩子惨不忍睹的学习状况表示无能为力,这是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我在家长会和家访时,都会一再地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可以检查其书写是否整齐,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孩子做思想教育工作,可以关注孩子的兴趣并培养起爱好。六、培养自信,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16、“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位苏联的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小学的教育事业,从他手里经历的许多在发展上有重大障碍的儿童,后来都成了充分够格有教养的人。他告诫我们:“不应当让一个不行的、被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是一个能力低、智力差的人。教育这种儿童应该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裕同情心。”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武器。“有志者,事竟成。”学困生常常自卑、自闭,缺乏自信。一个人如果在心里和精神上输了,就难以在行动上取胜。相反,行动上虽然失败了,跌倒了,但精神上仍不垮,就能再站起来,重新前进。在课堂上,经常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往往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而学困生即便是自己会的问题也不愿举手回答,总害怕出错,缺乏自信。为了培养学困生的自信,我们要多创造机会,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