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花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11995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色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变色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变色花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变色花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变色花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色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色花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色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变色花。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中性的各种物质。2、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过程与方法:1、 初步学会自制紫甘蓝指示剂。2、 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2、 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愿望。3、 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难点:用自制的指示剂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教法与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讲解法、归纳法学法:观察、实验

2、、合作交流等教学准备:教师:会变色的纸花、不变色的纸花,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烧杯、滴管、白醋、橙汁、盐水、洗衣粉水、肥皂水、自来水等学生:透明塑料袋、牙签等教学过程:一、表演魔术,激发兴趣1、(师出示一朵白花)老师课前精心准备了一朵白花,想作为礼物送给你们,喜欢吗?那你们对这朵花满意吗?老师会变魔术,可以将这朵花变成彩色的,请大家看好了!2、想一想:白花白叶怎么就变成了“红花绿叶”了?(猜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花儿变化了,叶子变绿了?纸上可能有什么物质?喷到“水”可能是什么物质?)3、师:我们就先来研究这瓶液体。你们想亲自做一瓶这样的液体吗?二、动手操作,自制紫甘蓝汁1、指导学生观看紫甘蓝汁的

3、制作方法。2、提问:做紫甘蓝汁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3、小组内自制紫甘蓝汁。三、检验1、初验,没变化师:我这里有一朵白花,谁能用你们做的紫甘蓝汁来试试,看它会有什么变化?2、再验,没变化(用老师的那瓶紫甘蓝汁实验)四、探秘,花和叶上到底做了什么手脚1、小组领取实验器材,说说都有什么液体。2、观察实验方法。3、说说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4、小组合作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5、汇报实验结果。6、认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科学上,把像白醋一样能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肥皂水一样能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碱性物质;像盐水一样不能是紫甘蓝汁变色的物质,叫做中性物质。类似紫甘蓝汁这样的物

4、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板书)判断实验物品的酸碱性。在我们的生活中,酸性物质、中性物质、碱性物质也有很多,现在我 们就走进生活,看看生活中你认识的物质都是属于那种类型是物质。 (欣赏图片) 酸碱指示剂还有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不断的了解。生活中最见的是用PH试纸来测试物体的酸碱性,他的取值范围在114,值小于7的属于酸性物质,值等于7的属于中性物质,值大于7的属于碱性物质。五、总结延伸,学以致用物质的酸碱性是一组相对应的量,可以通过互相调和来改变他自身的酸碱度。小小的变色花变出了那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出示幻灯片:1、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如果

5、发现它的叶瓣发黄枯萎,就说明土壤可能偏碱性,请问这时应该怎么办?2、 胃酸过多时,人感觉不舒服,请问这时该怎么办? 变色花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位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物质的变化,教材从生活中的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至于酸和碱的性质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变色的原因本课不讲,留待学生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中学习。课文是按照“变魔术探奥

6、秘自制指示剂鉴别身边物质”的活动顺序编写的。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自制酸碱指示剂。2.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科学知识1.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2.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2.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秘的愿望。3.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或柠檬汁浸过,叶子用面碱浸过;浸泡的时间不要提前太久,以免酸碱中和,使实验失败)、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烧杯、滴管、镊子

7、、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学生准备:厚塑料袋。四、教学过程课堂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变魔术,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纸花变红,纸叶变绿”的奇妙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二部分:是学生亲自制作紫甘蓝汁,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难点。第三部分: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检测各种物质,并记录在活动记录中。1通过变魔术导入新课要想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教师先通过魔术表演给学生以神秘的感觉,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觉地主动地去研究其中的奥秒,产生许多疑问。 首先教师问学生: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最近老师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看,你们愿意看吗?然后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喷

8、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当学生感到很惊奇时,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归纳学生中的问题“花为什么变色了?” 进一步引导同学猜想,如做花瓣和叶子的纸上是否做了“手脚”,喷壶里的“水”是否有问题,花瓣上可能涂了什么东西,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喷壶里的“水”可能是什么药品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花的颜色变了,白花变成了红花绿叶。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就会产生这样的颖问:花为什么会变色呢? 这里通过魔术表演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接下来的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和实

9、验知道指示剂可以让酸性物质变红,碱性物质变绿,中性物质不变色。并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刚才的疑问:白花是如何变色的。 然后教师说:要想判断同学们猜想的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师布置学生分组实验:在装有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五六滴紫甘蓝汁,观察有什么现象?学生会说:紫甘蓝汁会让白醋变红,让碱水变绿。教师告诉学生: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们能够解释花为什么变色吗?学生解释后,教师接着说: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然后用紫甘蓝汁检测家里面做汤用的盐,在盐水中滴入五六滴

10、紫甘蓝汁,会发现盐水布变色。教师接着告诉学生:像盐水一样,不能使紫甘蓝汁变色的物质,叫做中性物质。类似紫甘蓝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2自制指示剂。教师介绍用紫甘蓝压汁做指示剂的方法:第一步:将紫甘蓝(约50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第二步: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5060);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甘蓝汁倒人小烧杯中;第五步:将条形过滤纸全部浸没在紫甘蓝汁中,过一会儿,用镊子夹出,搭晾在烧杯壁上(或其他物品上)。制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四点:(1)尽量选

11、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2)紫甘蓝撕的块要小一点;(3)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4)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学生能否做成指示剂将决定下面能否检测各种物品的酸碱性。同时学生如果不能成功做成指示剂,这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打击,会失去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上面所学的知识也会产生疑问,因此教师在这个活动中要做好指导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检测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建议教师让学生把带来的各种液体装入烧杯中,然后用自制的指示剂逐一滴入茶水、糖水、橘子汁、肥皂水、自来水、等各种各样的液体中,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填写实验记录。最后教师要

12、告诉学生:我们用紫甘蓝汁做指示剂只能初步检验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还要用其他的指示剂,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会学到。课后布置学生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或检测纸检测自己周围环境中水的酸碱性。农村的学生可以检测井水、河水的酸碱性;并建议学生请教家长或查阅资料,研究水中的酸或碱过多时,对动物、植物、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以此进一步引起学生对水污染的关注。变色花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3课变色花一课。下面谈谈上此课的体会。一、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生疑制作紫甘蓝水探秘实验应用。先出示白色的纸

13、花引导学生评价。喷洒紫甘蓝汁,变成“红花绿叶”,揭题。引导学生猜测:纸花怎么会变色?猜测纸花变色原因:可能与喷洒的液体有关。学生自制紫甘蓝水后,老师一组学生提供白色纸花(未涂酸碱物质),让学生喷洒紫甘蓝汁。引导全体学生思考:纸花为何不变色?猜测不变色原因:老师可能在第一朵纸花上动了手脚。引导学生探秘,通过分组实验研究出了老师到底在纸花上动了什么手脚?让学生在小组内用紫甘蓝汁验证生活中的物质,并得出了本课的重要概念: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和酸碱指示剂。接下来解密花儿变色的原因,最后出示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选择问题课后继续研究。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本节课中,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足

14、够的自主探究时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了每个问题,学生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只在制作紫甘蓝水前作了必要的指导,在学生探秘交流后讲解了几个概念,这些都是老师必须做的。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堂课里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时间为同学们带来更多含酸碱性物质的道具做实验,不能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酸碱性物质的变化。但通过自制紫甘蓝汁鉴别生活中酸碱物质的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而且还使同学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正是这些物质的不断变化,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更让同学们认识到还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解了更多物质的酸碱性,体会到科学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总之,在小学科学实验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挖掘教学资源,准备好教学和学习用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探究贯穿科学的学习中,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检查物品滴入紫甘蓝水后的颜色物品的性质白醋自来水橙汁肥皂水盐水碱水紫甘蓝汁测试物体性质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