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11873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小学阶段的读包括认读(词、句)和拼读单词,还包括学生阅读的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英语学习要在听说的基础上培养阅读能力,在朗读的基础上培养默读的能力。小学的起始阶段首先要抓好听说和朗读,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逐渐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一、小学阶段英语“读”的要求小学阶段“读”的要求一般相当于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一、二级的要求。根据“课标”及广州市的要求,“读”的要求基本是:能正确认读字母、基本词汇、句子、诗歌和歌谣;具有初步的自然拼读能力;能读懂与课文难易相当的短文。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的梗概,能从短文中获取大意;能在熟悉的上下文里凭借视觉帮助读懂词的

2、意思;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书;能从书本或注释中找出生词的意思;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广州市小学英语课程关于“读”的要求:1.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 能理解简短的书面指令,并能积极根据要求进行学习活动;3. 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4. 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5.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5万词以上;二、培养小学生读的能力的方法与策略重视培养学生“读”,不但应该使学生能读出或读懂小学阶段要求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读的策略和方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应该把读的方法、策略的培养,作为读的教学目标。(一)关于朗读的方法策略的培养: 1小学生

3、拼读能力的培养方法十分重要,许多学生对掌握单词的拼读感到困难,因此应该注意正确方法的培养,如通过音形结合去拼读单词、适当地教会学生一些读音规则等。 案例 下面是老师们在词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直接拼音,是指按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拼读、拼写单词,内化认知结构,目的是培养学生见词基本能读音、听音基本能写单词的能力。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的坏习惯的形成;在教单词的同时,可以归纳开、闭、r音节的读音规则,然后凡是遇到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可要求学生自己拼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通过音去记单词,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教读hen这个单词,学生可以根据读音规则,直接读出hen这个音了。拼读单词,可以采

4、用三种方法,如教拼读cake这个单词,方法一:aeI, akeeIk, cakekeIk; 方法二:aeI, cakeI, cakekeIk; 方法三是使用直接拼出来的方法(与汉语拼音的直呼法相同)。三种方法以最后一种最好。 2小学生朗读前一般要有听的过程,然后有带读。学生集体朗读时教师常强调齐整,忽略准确、自然地朗读,因而造成学生的唱读。唱读现象一旦形成,纠正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方法和习惯,要从起始阶段就要抓紧。小学生对语音比较敏感,学习标准的语音比成年人容易,读得不准,形成习惯,改也较难。因此,应多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以培养学生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这要求小学教师

5、,特别是启蒙教师的语音应较准确。(昆明意外怀孕:http:/ 地点(where)、 人(who)、 时间(when)、原因(why)、怎样(how)等,在识词的基础上,逐步地提高学生理解词的能力;2能通过文章,理解段落的大意或中心思想;3掌握猜测生词意义的能力,猜测可以通过句子和上下文、通过构词法理解一些没有学过的单词的意思;4通过题目、图等提示、等帮助理解同时学会利用图和标题等帮助猜测的能力;5在阅读中,要不断纠正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以免影响学生的阅读速。下面是一些学生常有的阅读不良习惯:(1)阅读时有嘴唇动和低声读;(2)用手指着读的内容(指读);(3)不断回头、头脑摆动等。这些不良习惯往

6、往是教师在阅读前没有给学生提示而造成的。培养小学生阅读材料,要注意方法介绍与习惯的培养。6. 听和写的结合。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在读的教学中,应合理地结合听、说、写,提高教学的效果;比如在课文教学中,一般先是教学生进行听说,在听说的训练后,才让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巩固听说的效果,深化对课文的认识。见案例: 案例 棠下小学 何平: 注重读与听、说、写相结合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是吸引学生注意力且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果只是让学生进行单一的阅读,会导致小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而提高阅读能力,是为进一步使小学生听、说、读、写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不是侧重于某一方面,而偏废另一面。

7、通常在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教师会问关于这短文的问题。通过问和答训练听、说能力。如在第四册中Unit 8中,在学生阅读完这些小对话后,教师会问学生“What does Carlas mother do?”、“What is Janets fathers job?”等问题,在学生回答完后,问学生题目中patents的意思,要求说明是怎么知道它的意思的,来练习说的能力。(2)写是将自己的思想转变成语言符号的过程。小学生开始只能由字母、单词、简单的句子进行仿写。当听、说、读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由老师用看图写话,进行简单书写表达。当达到一定程度后,老师按提示写等一系列写作训练。最后达到自由表达的能力。

8、例如四年级小学生刚学完Our parents jobs后,就能结合前面所学的关于描述人物特征的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父母的作文。My father is a driver. Hes 36 years old. Hes tall. He has a happy round face and black short hair. Hes very kind. I like my father7. 阅读, 不单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阅读需要一定的词汇量,一定的语法知识,知识和能力的巩固有利于阅读,反过来,阅读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应

9、鼓励他们阅读大量简易的语言材料。8. 情感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有效阅读的重要因素。学生朗读时常只注意词或句的形式或结构,不注意思想情感的表达,因而朗读不自然。朗读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思想、情感带进朗读,才能读得有感情,语调、速度、节奏、意群才能表现出来;学生常因材料过难(如过多的生词或语法现象超过他们能理解的范围等),对读产生厌倦情绪。因此,选择让小学生读的材料应难易适中,读的材料应尽可能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编写、选用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应注意如下方面:(1)与学生学习同步,难度不太高,学生能在自己学习水平上可以读懂的语言材料。见案例:(2)材料中生词不宜过多(生词率一般控制在1-2%),可以包含一些

10、学生能猜测的生词。(3) 材料从内容到形式都应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最好是学生喜欢的语言材料,如知识性强的、或简单的故事、寓言、童话、话剧,还可以是诗歌,以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见案例: 案例 棠下小学 何平: 精心选择阅读的材料 阅读材料难度要适中,符合小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年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课本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和收集小英文故事、小短文等。由于面对是小学生,所以材料内容要生动、有趣,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材料可选择熟识的童话故事、日常生活情景、各地区各国生活文化介绍等内容。针对低年级,我们可以选择阅读一句充满生活气息的话、绕口令等。对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我们可以选择

11、阅读深浅适中的一段话,一篇小韵文等。而对高年级,我们可选择有一定篇幅的小短文。例如三年级课本中,学生学了这一段话:Do you have any pets, Jiamin? Yes, I have a cat and a dog. I dont have any pets. What about Janet? She has a turtle and a frog. Becky has a guinea pig. Whats a guinea pig? Look, A guinea pig is small. It has four legs and a short tail. Oh, its

12、 cute. 学生已掌握了have、has句法知识。我选择了一篇What am I?的小短文作为阅读教材。进行进一步巩固have 、has这一句法知识。What am I? Please guess. Im big just like a box. I have a big face .You have a nose. She has eyes. But I dont have these. He has two hands. They have legs. But I dont have these. People, old and young, like to watch me. Do y

13、ou know what I am? 这是一篇谜语,谜底是钟。该谜语非常有趣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进行了有意义的知识巩固。(4)尽可能有图帮助学生理解的读物;(5)阅读与教学内容同步,与教材课文的比例约1:3至1:5,也就是在精读一个单元的课文后可以有3到5篇泛读材料供学生阅读。或每天让学生读一篇,使学生能每天接触英语;(6)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课内的阅读,常可以作为学生发展、提高使用的材料。见案例: 案例 新元小学:侯敏芳:我们每个模块的story就是最好的阅读材料,我一般都会把这些故事做听力理解或判断对错,这样不会浪费很多的精力去找材料。另外,每一篇对话可以要求学生改写成小短文,

14、通过写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法的能力,同时也促进理解的能力。要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不能单方面就练阅读,可以通过多读提高语感等多方位的训练来达到提高的目的。9阅读练习的设计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对词的理解:可以检测学生对文章中的词的理解,方式可以是填词游戏,词义理解练习、词义选择、猜测等;(2)问题设计:包括:A. 学生读后的感受的问题(英语称为intake question), 这种问题最好放在首位,体现“人性化”; (3)检查对文章理解的问题,如读后回答问题、读后选择问题的正确答案或读后对是非的句的判断等。(4)对文章总体理解的练习(如对故事的复述、对段落大意的归等);(5)对文章的读后发展练习(如给故事写结尾、写简单的读后感等);10小学除课文教学的阅读外,应更多是泛读。而且应注意限时阅读,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能阅读多篇材料,以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和接触英语的密度和频率;阅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70个单词。见案例: 案例 棠下小学 何平: 训练阅读技能,提高阅读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