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康复介绍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11311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康复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儿科康复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儿科康复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儿科康复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儿科康复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康复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康复介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康复医学的确立在国外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我国现代康复治疗 开展的较迟,近10多年已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及医学界的关注,特 别是儿童康复近几年得以开展。但距先进国家和地区水平,社会对儿 科康复的要求相距甚远。所以发展和完善儿童康复工作,使之成为儿 科医学领域新的机遇和新的课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文化、经济、 技术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增加,康复医学“提高功能、全 面康复、重返社会”三大指导原则,符合社会对医学的这种要求。一、我国儿科康复发展的现状1. 建立康复科的模式:在相关科室如小儿神经内科、儿保科、新生儿科、骨科、中医及针灸科、理疗科等的基础上建立或合并。2 .康复命名:神经康复科、

2、康复科、儿科康复中心。3 .人员来源:专业来源为小儿神经内科专业、儿内科专业、儿保科、 新生儿专业、中医专业等。4 .不足之处:在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基础理论、康复管理知识方面。5 .儿科康复展望:我国政府重视、建立有关组织及学术团体、目 前专业杂志和康复书籍出版增多、学术会议定期召开;随着我国经济 发展、观念更新、儿科康复存在新的机遇。二、儿科康复的意义1 .儿科康复的必要性:1)儿科残疾人数比例高:有资料报道中国残疾人数达4.9%, 其中小于6岁占66%,故发展儿科康复,旨在提高小儿群体素质。2)儿科疾病谱死亡谱的变化:由于医学技术发展,改善了疾病和 创伤的成活率;急救医学的发展,使危重儿成

3、活率增高;新生儿医学 发展,围产期儿死亡率下降,发育性残疾增多;感染性疾病特别使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在儿科发病仍较多,使之获得性神经残疾在儿科较 多;另外,临床疾病的慢性化,使儿科康复服务范围更广。3)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总数增长;交通与外伤机会增加; 文体活动日益发达,儿科康复对象增加。4)健康新观念的要求:健康新观念即保护和促进儿童健康;生育 政策对儿科康复服务的要求提高。5)应付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2 .社会效益:一方面通过康复治疗,使许多残疾儿童,尤其是运 动残疾儿童的恢复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另方面通过早期 的干预治疗使不少高危儿(包括新生儿)避免、减少了功能障碍和残 疾,

4、因而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3. 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专业的产生、发展、完善,如儿童康复医学涉及了除康复科、神经科以外的其他专业,完善了神经电生理评估和检查。促进其 他专业的发展,如运动、作业及语言训练专业、神经及精神心理专业、 促进其他疾病康复,使治疗手段的完善和多样化;另外提高医院的知 名度,需康复和干预的患儿可能在本院长期保健和就诊,变被动为主 动。三、康复医学内容简介(保健预防临床康复)1 .康复定义: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身心 社会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康复作为一种概念,指导思 想,必须渗透到整个医学系统包括预防、早期识别、门诊、住院和出 院的病人医疗计划中去。

5、把独立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作为医学的整个 目标。2. 康复医学对象:主要是由于损伤以及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 功能障碍、先天性发育障碍不同原因造成各种功能障碍、先天性发育 障碍的残疾者。其功能障碍是指身体、心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这 可以是潜在的或现成的、可逆的或不可逆的、部分的或完全的、可以 与疾病并存或为后遗症。因此康复医学实际涉及到临床各科。康复医 学着眼于整体康复,充分体现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3 .康复医学的目标:即用康复的各种手段,防止障碍的发生。 特别是继发性障碍发生,减低产生障碍的程度,提高病者残者的功能 及潜在的能力,重返社会。4. 康复服务方式:包括三种即康复机构的康复

6、、上门康复服务 和社区康复。5.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为多学科专职人员组成,多专业的联 合作战形式,共同组成康复治疗组。领导为康复医师,成员包括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 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假肢与矫形师、听力师、视光师及社会工 作者组成。6. 康复评估:康复评估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没有评估就无法规 则治疗、评价治疗, 由特定的对象。康复评估就不同于临床医学寻找疾病的病因和诊断, 而是客观地、准确的评定功能转归,为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科学 基础。评估需治疗的前、中、后进行一次,评估:初期综合评估及单 项评估目的,就是制定治疗计划和目标;中期评估目的,就是进行进 展状况及原因分析,进一步调整治

7、疗计划及原因分析;终期重新评估, 并进行疗效评定(FIM,PEDI,生活素质。可以说康复医学始于评估, 止于评估。7. 康复治疗:根据康复评定的障碍所在和程度从而规划设计康复治疗的方案。包括:物理治疗:是指电、光、声、磁、水、蜡、压力等物理因子的治 疗。对炎症、疼痛、瘫痪、痉挛和局部血循环有较好的效果。运动治疗:是用手法或借助器材,让患者进行各种运动以改善功能的 方法。达到强化肌力、增强必要的运动及反射,抑制异常的反射之目 的。同时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畸形发生等。职业治疗:着重上肢及手部运动能力、协调性及灵活性训练。从日常 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及文体活动中进行训练,并配备自助具、上肢甲 板、

8、操作加肢、特殊座椅。语言治疗:针对患者语言发育、口语障碍、社会认知障碍训练,言语 器官的各种感知动作障碍(如流口水、吞咽困难)训练等。选用发音 器官、构音结构练习、物品命名、读字绘画练习恢复患者的交流能力, 并提供语言替代及补充服务。心理治疗:通过观察、谈话及各种心理评估和智力评估测验,采取精 神支持疗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及心理咨询等对患者进行治疗。传统康复:祖国医学中按摩、针灸、体育锻炼等运动功能恢复。视力康复:即通过视觉检查,为患者佩带眼睛,并进行用眼指导。听力康复:即克服听力下降引起交流障碍这一学习过程。通过听 力基础。评估失听类型、严重程度及部位,使用合适音频扩音装置包 括助听器、耳

9、蜗内植,并转介特殊语言训练。社会服务:提供社会心理状况评估,入院及离院计划、协调各转业组 成员关系,并安排社会帮助。康复护理:参与康复评估、日常生活训练,卫生宣教及康复护理。康复工程:应用现代化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代偿或重建患者 的功能。常设计制假肢、矫形器、轮椅、助行器、自助器等以适应康 复的需要。四、儿科康复的主要病种和转介1 .主要病种: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及其后遗症人先天性、遗传性和代谢性神经肌肉疾病人发育障碍(智力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人骨骼关节损伤及发育畸形人视、听觉损伤2. 转介:人 外院及社区保健机构托幼及学校转介人临床学科残疾儿童诊治和随访新生

10、儿围产期异常随访;神经科病例转诊;儿保科发育与智力异常儿转诊;小儿心理问题、语言问题、学习困难等。内科慢性病康复;ICU及传染科重症中枢感染后随访;骨科病例复诊与康复;五、儿童康复的特点:1 .儿科疾病的特点:发育性残疾较多见,获得性儿科残疾增加, 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多见。2. 儿科发育的特点:了解发育儿科学对康复工作者甚为主要。发育评估获得小儿发育的完整印象,既用于诊断异常、又用于判别严重程度、还可以指导 康复服务,并提供康复疗效评估。发育过程与康复关系密切,早期识 别发育异常,早期康复,发挥潜能效果佳。3. 康复评估的特点:应提供适合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程 度功能障碍的评估。4

11、. 康复训练的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清松自然、发展自信、结合发育里程、多学科协作团队精神。5. 家长的参与:也是康复团队的一员,理解与支持,指导家长 参与康复过程。6. 儿科康复的目的:就是克服各种残疾,改善功能障碍;促进小儿体格、情感、力正常;提高生活质量、过正常小儿生活。附:康复服务项目部门康复各项治疗康复评影象学检查及电生理遗传性疾病及肌肉活检等发育及智力评估ADL WEE-FIM肌肉骨骼检查关节活动度测量Peabody运动发育评分脑瘫大运动机能评分步态分析腊冰压力等Peabody发育评估估康复评估门诊临床疾病诊断检查小儿发育评估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估体疗治疗室大运动训练(手法

12、或器械)大运动发育迟缓训练(借助发育知识)步态训练理疗治疗室 电光声磁水小肌肉运动能力训练作业治疗室脑瘫评估感统评估视觉感知障碍测定读写障碍筛查雷诺氏语言发育量表语音测试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进食入厕刷洗)儿童感知训练玩具图书服务语言治疗室语言及认知训练构音障碍 口语障碍(发音不正) 吞咽困难 流口水语言代替及补充交流服务喂养困难评估 语器官感知障碍训练心理治疗室心理行为情绪及压力处理 智测(诊断性 筛查性)相关疾病(多动症自闭症 心理评估(记忆情感特殊学习困难读写障碍)行为注意力)听力康复室佩戴助听器脑干听力诱发电位(初生)声音分散试验(69月)转介特殊语言训练言语分散试验(1548月)测听器(23岁)单纯声音测听器(3岁)视力康复室佩戴眼镜视力(视力表5岁斜视弱视训练视力卡视物 2用眼指导选择性观看检查法视觉刺激训练图片字母23岁)传统治疗推拿与针灸康复护士参与康复评估日常生活训练参与宣教活动康复护理医学工程设计假肢矫形器轮椅助听器自助具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