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11196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73(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开大学21秋金融衍生工具入门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1.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一,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根据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具体包括: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制费、地质勘探费、由中央财政安排的支农支出、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本级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

2、 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部分武警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第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1)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2)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3)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 具体划分如下: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

3、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除1993年地方已经负担的20%部分列入地方上缴中央基数外,以后发生的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地方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不含各银行总行、铁道部门、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各银行总行、铁道部门;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房产税

4、;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和赠与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大部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地方分享20%。 第三,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为了保持地方既得利益格局,逐步达到改革的目标,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核定。按照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和中央地方收入划分情况,核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消费税75%的增值税中央下划收入)。1993年中央净上

5、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保证现有地方既得财力,并以此作为以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本地区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即本地区两税每增长1%,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则增长0.3%。如果1994年以后上划中央收入达不到1993年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数额。 第四,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为顺利推行分税制改革,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后,原体制的分配格局暂时不变,过渡一段时间再逐步规范化。原来中央拨给地方的各项专款,该下拨的继续下拨。地方1993年承担的20%部分出口退税以及其他年度结算的上解和补助项目相抵后

6、,确定一个数额,作为一般上解或一般补助处理,以后年度按此定额结算。 第五,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为了补充和完善分税制改革,1995年制定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该办法是一种充分考虑当前实际的过渡性转移支付制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体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存量不动,增量调节”原则,仍维持“税收返还”,只是从中央收入的增量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转移支付,重点是缓解地方财政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体现对民族地区适度倾斜的政策精神,因而拨款金额以及调节的范围和力度都是有限的。(2)由于继续维持既得利益,在制度设计上不可能全面放弃“基数法”转入按影响因素计算的“标准收支法”,同时也存在统计数据不完整和计算方法

7、不完善的问题,因而规范化程度也是有限的。1995年实行的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实际上是一种有限的转移支付,它的主要意义不在于转移支付额度,而在于制度的转变,即开始由“基数法”向按客观影响因素计算的“标准收支法”的转变。 2. 股指期货不可以用来对冲市场风险。(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 边际消费倾向是( )。 A总量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B为使自主性消费增加1美元,收入增加的数量 C为边际消费倾向是()。A总量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B为使自主性消费增加1美元,收入增加的数量C为使消费增加1美元,可支配收入必须增加的数量D当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时,消费增加的数量E总消费中自发性消

8、费的比例D4. 简述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方法。简述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方法。正确答案: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是一种认为货币供求决定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收支理论。该理论强调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决定国际收支的关键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其代表人物有RA蒙代尔和HG约翰逊。rn (1)货币分析法假定:从长期看一国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货币供给不影响实际产量;货币需求是收入、价格和利率等少数几个变量的稳定函数;“一价定律”存在;货币当局不以中和政策冲销国际储备引起的货币变化。rn (2)根据以上假设货币论用简单的数学模型表示其主要理论观点。因为货币需求 (Md)是收入(Y)、价格(P)和利

9、率(r)的稳定函数即:rn Md=f(YPr)rn 一国货币供给由两部分构成:国内创造部分(D)和由国际储备所获得的国外部分(R)于是有:rn Ms=D+Rrn 假定在较长时期内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有rn Md=Ms=D+Rrn 由此可以得出货币论最基本的方程式:rn R=MdDrn (3)可见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它与国内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密切相关。当货币需求超过国内货币供给时国际收支顺差;相反货币需求相对国内货币供给不足时国际收支就会出现逆差。rn (4)国际收支调节方法。货币分析方法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是短期的、暂时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可以通过货币机制自行调节。例如当MdMs时国际收支会

10、出现顺差该国的国际储备增加货币供应总量相应上升直到Md=Ms时国际储备停止增加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可以立即由汇率变动而得到纠正。例如当一国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时该国货币立即贬值进而会导致物价上升人们的实际货币余额下降。为了恢复实际货币余额名义货币需求将上升直到多余的货币供给完全吸收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rn 但在短期内进行政策调节仍有必要。货币分析方法认为既然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决定国际收支的关键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那么国际收支失衡就只能用货币政策纠正。各种调节方法如贬值、关税、进口限额、外汇管制和减少支出的吸收政策等等只有它们相对于货币需求减少货币

11、供给或者相对于货币供给增加了货币需求时才可能纠正国际逆差。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是一种认为货币供求决定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收支理论。该理论强调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决定国际收支的关键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其代表人物有RA蒙代尔和HG约翰逊。(1)货币分析法假定:从长期看,一国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货币供给不影响实际产量;货币需求是收入、价格和利率等少数几个变量的稳定函数;“一价定律”存在;货币当局不以中和政策冲销国际储备引起的货币变化。(2)根据以上假设,货币论用简单的数学模型表示其主要理论观点。因为货币需求(Md)是收入(Y)、价格(P)和利率(r)的稳定函数,即:Md=f(Y,

12、P,r)一国货币供给由两部分构成:国内创造部分(D)和由国际储备所获得的国外部分(R),于是有:Ms=D+R假定在较长时期内,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有Md=Ms=D+R由此可以得出货币论最基本的方程式:R=MdD(3)可见,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它与国内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密切相关。当货币需求超过国内货币供给时,国际收支顺差;相反,货币需求相对国内货币供给不足时,国际收支就会出现逆差。(4)国际收支调节方法。货币分析方法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是短期的、暂时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可以通过货币机制自行调节。例如,当MdMs时,国际收支会出现顺差,该国的国际储备增加,货币供应总量相应上升,直到Md=M

13、s时,国际储备停止增加,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可以立即由汇率变动而得到纠正。例如,当一国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时,该国货币立即贬值,进而会导致物价上升,人们的实际货币余额下降。为了恢复实际货币余额,名义货币需求将上升,直到多余的货币供给完全吸收,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但在短期内,进行政策调节仍有必要。货币分析方法认为,既然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决定国际收支的关键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那么,国际收支失衡就只能用货币政策纠正。各种调节方法,如贬值、关税、进口限额、外汇管制和减少支出的吸收政策等等,只有它们相对于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给,或者相对于货币供给增加了

14、货币需求时,才可能纠正国际逆差。5. 如何计算清算价值的盈亏平衡点?如何计算清算价值的盈亏平衡点?跨国公司可以根据预期的内部收益率来计算清算价值的盈亏平衡点,即估算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时的清算价值。如果预期清算价值大于或等于盈亏平衡点,则投资项目可行,否则就应该放弃。假设NPV为净现值;I为初始投资额; Ct代表第t期的净现金流;SVn为投资期满时的清算价值;n为投资期限;r为投资的预期内部收益率。那么,清算价值的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就可以遵照下列公式: 6.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l?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l?正确答案: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

15、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支出变动量的关系也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就是平均?肖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0而小于1冈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冈此一般介于0和1之间。但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0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0时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会大于1。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支出变动量的关系,也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就是平均?肖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0而小于1,冈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冈此,一般介于0和1之间。但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0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0时,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会大于1。7. 国家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国外倾销商品的措施称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