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新”目标打造“江西样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10723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四新”目标打造“江西样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聚焦“四新”目标打造“江西样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聚焦“四新”目标打造“江西样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聚焦“四新”目标打造“江西样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四新”目标打造“江西样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焦“四新”目标打造“江西样板”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不断提升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立足科学谋划,描绘美好新蓝图。一是发挥高位推动的导向作用。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省文明委全会每年都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议题,每年召开一次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或现场会; 同时,建立全省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二是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 制定出台江西省“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规划( 2017 2020 年),推动每个行政村达到“十个一”目标,即一名义务宣传员、一个道德评议会、 一支志愿服务队、 一批文明示范户、一部村规民约、一

2、组家风家训、一支农民文艺演出队、一个文体活动小广场或舞台、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一个身边好人榜。三是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选择13 个市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试点, 推出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四是发挥帮建活动的带动作用。先后组织4487 个省级文明单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一对一”帮建4487 个自然村,共投入资金20 多亿元,援建文化活动中心、少年宫、村史馆等项目3000 多个。推进综合整治,建设美丽新环境。一是实现从建成到建好 1 的转变。坚持规划先行,细化村内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定位和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点。 二是实现从管住到管好的转变。 坚持集中攻坚整治与长效综合管理相结合, 建

3、立村庄长效管护机制, 全面推进乱搭乱建整治、农村河道综合治理、“空心村”改造, 重点抓好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 基本消除农村垃圾乱扔、 污水乱排、秸秆乱烧等现象。 三是实现从干起来到干得好的转变。 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自觉维护村容村貌。突出价值引领,塑造美德新风尚。一是推进“好人文化”建设。设立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帮扶资金、 关爱基金, 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 二是推进诚信建设。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星级文明信用户”创评活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细化量化为“星”。 三是推进家风建设。 组织开展“继承革命传统,弘扬

4、红色家风”“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等主题活动。 四是推进村史馆建设。 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建设了 80 个村史馆。五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注重以道德评议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全省 55%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等议事组织,赣州、抚州等地基本实现全覆盖。共享文化成果,创造美满新生活。一是注重标准化、均等化。加快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五个一”标准 (设 2 有 1 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 1 个文体广场、 1 套全民健身活动器材、 1 套简易音响设备、 1 套应急广播系统) 。二是注重分众化、精准化。针对不同文化需求特点,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 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同时,加大文化扶贫力度, 在贫困地区建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等文化基础设施。 三是注重特色化、 地方化。发展壮大农村本土文化, 指导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自办文化,培养大批文化示范户、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等,进一步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