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普外科护理常规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10691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颖普外科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新颖普外科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新颖普外科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新颖普外科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新颖普外科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颖普外科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颖普外科护理常规(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普外科护理常规第一节外科疾病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 17页第二节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715页 第三节 腔镜手术护理常规 1520页第四节 普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2036页第五节 普外科下肢疾病护理常规 3744页第六节 胃肠道疾病护理常规 4456页第七节 普外科腹腔疾病护理常规 5763页第八节 肝胆外科护理常规 6373页第九节 肛肠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7379页第十节心胸外科护理常规 7988页 第十一节破伤风的护理 8889页第一节 外科疾病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 1.病人的心理状态,包括精神、情绪、应对能力、对手术有无心理准备、有无顾虑和思想负担。 2.社会情

2、况如环境影响,家庭态度与经济承受能力。 3.年龄、性别、病史、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和临床表现。4.既往健康史如患病史、过敏史、家族史。 5.对手术的耐受力如营养状况,重要脏器功能与各种检查结果。 (二)术后评估 1.手术名称、方式、过程、病变组织是否切除,出血部位是否妥善处理,术中出血、输液、输血情况,手术是否顺利,安置了什么引流管。 2.病人是否醒,麻醉过程是否平稳,术中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3.评估病人术后心理状况,身体有何不适。 4.术后生命体征的改变、切口情况、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 5.出院前的心理反响。 【护理问题】(一) 术前护理问题 :与对有关疾病知识认识不足有关。 2.焦虑、恐

3、惧、绝望 :与对所患疾病不了解和对手术必要性认识不足有关。 (二)术后护理问题 :与疼痛、胃管、各种引流管剌激、恶心、呕吐、腹胀有关。 :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脏器功能不全等。 :低于机体的需要量 与禁食、呕吐、进食困难、机体代率增高有关。:与失去身体某局部,如乳腺缺如、人工肛门等有关。 :与缺乏术后康复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一)常规措施 :了解病人与其家属的心理活动,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减轻他们不良的心理反响,使其保持最优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展。2.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术前检查与准备工作,如有异常与时通知医生择期手术。 3.根据不同的疾病,手术种

4、类与病人的情况,对其进展卫生宣教、术后须知事项与与医护配合等方面的指导。4.做好卫生处置工作(洗澡、更衣、理发、剪指甲等) ,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做好手术区的皮肤准备,根据医嘱给病人做交叉配血的准备。 5.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围的不同,应给予不同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4 6小时禁水。 : 除未明确诊断病人严禁灌肠外,根据手术情况给予肥皂水灌肠以清洁肠道。肠道手术病人术前23天给予少渣流食,口服肠道抑菌剂,术前晚清洁灌肠。必要时给予甘露醇进展全肠道灌洗。 7.术前晚根据病人情况酌情使用镇静剂,保证其充分休息。(二)手术日晨护理 1.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异常报告医生,决定是否延期

5、手术。 2.嘱病人排尿,但是腹部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者应留置尿管,并妥善固定。3.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是否符合要求。 4.胃肠道手术与腹部大手术,应留置胃管。5.取下假牙、发夹、贵重物品交于家属或护士长保管。 6.准备手术室所需的物品如病例、X片、CT片、药品等一起带入手术室。7.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根据手术麻醉情况准备病床与物品,停止执行术前医嘱。 (三)术后护理 1.了解病人术中情况,当病人回房后,通过了解病人的手术方式和术中病情变化,做了哪些相应的处理,以便制定相应的术后护理措施。 :根据病情与病种改变体位。:根据手术的大小与病情定时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做好记录。 4.切口、引流物的观察

6、:术后应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与感染的征象。对植皮区的病人应给予必要的制动措施,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并观察患肢色泽、温度。引流管应保持通畅,防止阻塞、扭曲、折叠、脱落,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与性状。发现异常与时通知医生。: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会感到切口疼痛,24小时较明显,遵医嘱使用止疼药物,并观察止疼药应用后的效果。6.恶心、呕吐、腹胀的护理:术后恶心、呕吐常为麻醉反响,待麻醉作用消失后症状自行消失。假如持续不止或反复发作,应根据病人的情况综合分析、对症处理。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7.术后68小时未排尿者,观察膀胱充盈程度,先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留导尿管。

7、: 手术后病人的营养和水的摄入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代功能和术后的康复。禁食期间,应经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 :加强口腔、尿道、压疮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禁忌,应早期活动,包括深呼吸、咳嗽、翻身和活动非手术部位的肢体,但对休克,极度衰弱或手术本身需要限制活动者,如此不宜早期活动。 11.向患者与家属交待疾病的转归与须知事项。 附1 :胃肠减压的护理【目的】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的压力,减轻胃肠道的力,从而改善血液供给,有利于局限炎症,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 【胃肠减压的应用】(一)解除或缓解机械性肠梗阻所

8、致急性肠梗阻的症状。 (二)减轻由于肠麻痹引起的腹胀。 (三)术中减少胃肠胀气,利于手术操作。(四)术后降低胃肠道压力,减少缝线力和切口疼痛,减轻腹胀有利于切口愈合。 (五)有利于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护理措施】(一)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二)检查胃管是否通畅,减压装置是否有效,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三)清洁鼻腔,自病人鼻咽部插入胃5060cm,妥善固定。(四)行胃肠减压时必须保持有效的负压,负压维持在6. 6kPa( 50mmHg)并且要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扭曲、堵塞,假如有堵塞现象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五)减压期间应禁食、禁水,如须口服药时,需将药物碾碎调水后注入,并用温水冲

9、洗胃管,夹管1小时。 (六)使用胃肠减压者,每日应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引流液的量与性状并与时倾倒减压器。(七)做好口腔护理,可用雾化吸入以减少对咽喉部的剌激,鼓励病人作深呼吸,预防肺部并发症。 (八)拔管指征:病情好转、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 (九)拔管时先将减压装置与胃管别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屏气,先缓慢向外拉,估计胃管接近咽喉部时,迅速将胃管拔出,然后清洁鼻腔。 附2:“T型管引流护理【目的】病人施行胆道手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引起胆道水肿,缝合口胆汁外瘘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膈下脓肿等并发症。肿瘤或外伤造成的胆道狭窄需支持或置管溶石、排石,术后常

10、规放置“T型管引流。 【护理措施】(一)妥善固定:“T型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自腹壁穿出后用缝线固定于腹壁,下垫纱布,用胶布固定,“T型管不宜太短,要尽可能不固定在床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 (二)引流通畅: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活动时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腹部切口的高度, 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防止胆汁反流引起逆行感染。应随时检查“T型管是否通畅,防止受压、折叠、扭曲,应经常挤捏,术后57天禁止冲洗引流管,如发生阻塞,术后一周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三)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 (四)评估记录 1.胆汁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鲜血或混浊、碎石、蛔虫与沉淀,

11、必要时送检和细菌培养。 2.术后24小时胆汁引流量300500ml,色清亮,呈黄色或黄绿色,以后渐减至每天200ml左右。3.黄疸逐渐消退。假如加重应疑胆汁引流不畅回流至肝或入血致胆红素上升。4.观察大小便颜色,送检胆红素含量,了解胆汁是否引流入十二指肠。 5.如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是胆汁渗漏致胆汁性腹膜炎,与时通知医生处理。 :“T型管放置1014天,如体温正常、黄疸消失、胆汁减少为200300ml/ 天,无残留结石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应试行夹管,第一天夹管2小时,然后4小时、8小时,依次递增至全日夹管,夹管期间细心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发热、黄疸出现,无不良反响,行“T型管逆行胆道造影,造影

12、后立即开放引流24小时以减少造影后反响和继发感染。造影后12日可拔管。7. 拔管后嘱病人平卧,观察切口渗出情况并观察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状况。“T型管拔出后剩余窦道在2448小时可自行闭合。 附3:腹腔引流管的护理【目的】(一)充分引流或吸出腹腔剩余积血、积液和术后渗液,防止腹腔感染,观察出血和并发症如肠瘘、胆瘘等。 (二)观察术后渗血、出血,如术后少量渗血,引流量可逐渐减少,有鲜红色出血应怀疑有出血,便于早期诊断和与时处理。(三)观察和治疗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胆瘘、肠瘘。 (四)减压。 【护理措施】(一)向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和须知事项,取得合作。 (二)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

13、、受压、折叠,在给病人做处置、翻身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防止导管脱出。(三)注意观察并记录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量与性状并做好记录。 (四)注意各种引流管正常时引流的血性液应由多到少,由浓变淡,如果引流液由淡变浓,突然增加应注意出血的发生。(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并每日更换引流袋,必要时做细菌培养。 (六)如有多条引流管应搞清每条管道在腹腔放置的部位,写明标签,贴在管壁上便于观察。(七)注意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枯燥,如有渗出与时换药,必要时涂抹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八)置管期间还应观察患者的腹部、全身情况,症状是否减轻、体温是否正常等。第二节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一、气管插管的护理1.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

14、 刚完成气管插管后,护士应立即听诊两侧呼吸音是否一样,观察胸廓运动是否对称,检查是否有气体从导管溢出,以判断导管是否在气管。2.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减少导管周围皮肤、粘膜的损伤。3.调整体位 对患者头部稍后仰,以减轻气管导管对咽部的压迫。4.加强湿化、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1气囊的充气 放气后的气囊应重新充气,其压力不得太大,可采用小漏气技术,使气管所承受的压力最小气囊压力25cmH2O,充气量应做好记录。2保证气囊充分闭塞气管导管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吸气时气体沿气管导管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泄漏与气囊充气量不足、气囊破裂和气管导管外滑等有关。6.观察气管导管的畅通情况 通过呼吸机检测气道压力变化、

15、吸痰管进入管腔的阻力等判断气管导管的通畅性。7. 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患者,给予精神安慰,向患者和家属说明人工通气的目的,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二、气管切开的护理1.妥善固定气管切开套管 气管切开后用系带妥善固定气管套管,防止套管滑脱或移位,其松紧度适当,以系带与皮肤之间能容纳一手指为宜,不宜过松。2.伤口的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枯燥,尤其是套管和周围皮肤的皱褶处应仔细清洁。3.气管切开套管的护理 金属套管的管应取出清洗后煮沸消毒,每日3-4次。4.加强湿化、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5.套管气囊的管理。6.鼓励患者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 可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也可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使用气管切开套管扣,鼓励患者进展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