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概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105842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场所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作场所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作场所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作场所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作场所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场所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场所概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赵蒙成在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过去的10多年间, “ 工作场的 学习” (workplace learning)在西方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学习理论和实践都很关注的领域。关 于定义,比利特认为, 工作场的学习是一种在参与真实任务、并获得熟练成员直接或间接指 导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其目的是构建一个理论框架以概括和区分工作场中每一 种形式的学习, 并把它们与员工的工作联系起来, 因此强调必须分析工作场中知识的类型, 鼓励学习者的参与和互动。曼斯菲尔德则从技能的角度出发,认为工作场的学习是学习者在 工作场地中发展工作能力的学习方式,有四种形式:管理任务、突发事件、角色与环境以及

2、 理解并利用物质的、组织的和文化的环境的技能。伊万斯提出了技能发展的五个阶段, 进一 步明确了技能所包含的智力维度, 学习者从新手到专家的过渡过程就是从被动接受信息到 具备更多的反思和参与策略的过程。古宁汉姆强调了人们之间的互动以及指导对于工作场学 习的重要性, 把工作场的学习本质看作是专家和新手之间的互动。梅茨茹认为工作场的学习 存在三种形式:工具性的、对话性的和反思性的。“工作场的学习”的认知基础是整体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的建构主义。内维尔根据整体 认知理论提出了“质性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情境性的, 因为学习是目 标导向的行为, 而情境决定了学习的目标与任务。比利特认为,

3、学习发生在具体的社会情境 中, 知识是在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被合作建构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的真实 任务为知识的建构提供了平台, 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工作目标导向、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驱动 学习者激活、应用和转换认知结构, 同时也发展知识。艾里克森等人提出学习与工作在工作 场地中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即西方的“认知学徒制”, 它包括情境学习、来自指导者的 外部支持或“ 脚手架” 以及随着技能的自主发展外部支持的减弱。与工作场的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弹性教学。弹性教学是工作场的学习所必需的, 它 在工作场地的学习环境中具有优势,而有效的弹性教学依赖于企业的支持。认知学徒制是弹 性教学的重要

4、形式,其关键策略在于确定目标和真实的任务、进行社会互动、自我指导和自 我负责、以及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工作场的学习:概念、认知基础与教学模式 作者:赵蒙成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点击数:705更新时间:2009-1-19工作场的学习是过去 10多年间西方学习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虽然其概念 还存在争议,但所有的定义都强调了现场任务与目标、学习者之间以及与指导者 之间互动的重要性。工作场的学习的认知机制有别于学校的学习,其认知基础是 整体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的建构主义,与工作场的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弹性 教学,特别是认知学徒制。深入探讨工作场的学习的意义与过程,对于反思和改 进学校教育具有重大

5、价值。在过去的10多年间,“工作场的学习(Workplace learning)在西 方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学习理论和实践都很关注的领域。其原因是:人们日益认识 到来自工作场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和国家竞争力具有巨大价值;教育和培训要取 得成效,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密切联系,为学习者获取真实、有效的知 识提供机会,工作场的学习是一条有效路径;学习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根本转型 使得学校环境中学习的局限性更加凸显,促使研究人员对之进行深度反思,而工 作场的学习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参照模式;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日益广泛的应用 为高成效的工作场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为构建现代化的工作场的学习模式奠定了物质基础。我

6、国的研究者对这一新型的、具有重大价值和潜力的学习方式关注还 很少,因此,本文将在梳理西方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工作场的学习的概念、 认知基础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一 “工作场的学习”的概念有多种定 义。比利特(Billett,1993)认为,工作场的学习是一种在参与真实任务、并获 得熟练成员直接或间接指导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 1 他指出学习 的知识包括三种形式:陈述性知识或概念性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 序性知识(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和情感性的知识(关于价值观和态度的知识)。 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日常实践中都得到了应用,概念性知识用来提供事实 和陈述,程序性知识用

7、来提供做事过程的规则。在工作场的学习中,程序性知识 通常是可以直接观察的,而概念性知识的内容则往往比较模糊、不透明。因此, 与程序性知识相比,在日常工作的活动中,一些类型的概念性知识获得更加困难, 学习者对它们的理解受到更多的限制。那么,如何在工作场的学习中有效获得概 念性知识呢?在知识观方面,比利特采用了社会文化建构主义的观点。建构主义者冯格 拉泽斯费尔德(von Glasersfeld,1987)认为,学习者从他们所经历的知识环 境中来建构知识,这种建构活动是以连续的经验为基础不断进行的解释过程。个 体通过阐释和建构,而不是内化外部知识的途径来获得知识的意义。 2 换言 之,知识并不仅仅是

8、需要内化的外部刺激物,应当说,正是学习者个体构建了那 些刺激物。交流不是单向的传送和接收,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正是在学习者和 教师、父母、或同伴的互动中,意义才得以显现。虽然观察和听课对于学习是必 要的,但依靠这些方式不能获得模糊的和隐性的知识。概念性知识的获得是个体 之间交流和协商意义的过程。据此,比利特和罗斯(Bille tt & Rose,1996) 认为知识是以社会为媒介的,这意味着:第一,概念性知识是在参与社会实践、 从事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获得的。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人们必须解决问题、实现 目标,而这些活动真正促进了人们对学习对象的理解;第二,在学习的阐释或知 识的建构过程中,个体之间

9、的密切互动是知识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特别是熟练 的指导者能够帮助个体建构知识,“强烈的社会影响或者最贴近的指导似乎为学 习者获取和建构概念性知识提供了有益的途径”。 3 因此,要促进工作场的 学习中隐性知识的意义协商,就必须鼓励学习者的参与和互动。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比利特的概念强调了社会性任务的真实性和学习者与同伴,特别是指导者之 间的互动。曼斯菲尔德(Mansfield,1991)从技能的角度来定义工作场的学习,他认为 工作场的学习是学习者在工作场地中发展工作能力的学习方式。他指出,学习者 在工作中需要四种形式的技能:技术性技能,管理任务的技能,计划、决策、区 分优先次序、管理突发事件的技

10、能和角色与环境技能(理解并利用物质的、组织 的和文化的环境)。 4 他还强调,技能是整体的,理解力、情感、价值观和 稳定的情绪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像行为主义者那样只把技能看作是简单 的身体能力。事实上,虽然行为主义的培训对于技术性技能的发展可能是有用的, 但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必须为不断的变化做准备,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行为 主义的方法对于工作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伊万斯(Evans,1994)提出了技能 发展的五个阶段,进一步明确了技能所包含的智力维度:(1) 阶段 1新手。其特征为行为是受限制的、不灵活的、受规则控制 的;2)阶段 2较高级的新手。学习者开始能够感知任务中一些重要的情

11、境特征,但还不能对那些重要的情境进行区分;(3) 阶段 3胜任阶段。学习者能够识别情境的重要特征,并以此为基 础思考行动的目标和计划,用来指导行动;(4) 阶段 4精通。能够在不特别关注的情况下选择最好的行动计划, 能够快速概括、识别情境并制订出计划;(5) 阶段 5专家。专家凭借直觉行动,这种直觉来自对情境的深刻理 解,不关注规则和特征,而且行动是可变的、灵活的和高度熟练的。5在上述技能发展的五个阶段中,学习者从新手到专家的过渡过程就是从被动 接受信息到具备更多的反思和参与策略的过程。在建构所需要的知识时,学习者 开始需要指导者详细的帮助,而后逐步过渡到大量的互动和建构的水平。在技能 发展的

12、高级阶段,对理解技能中的智力因素的需要进一步增加,而对详细指导的 需要急剧下降,因为知识变得更加内化,更接近于自我建构。比利特和曼斯菲尔德是从知识、技能等学习结果的角度来定义工作场的学 习,古宁汉姆(Cunningham,1998 )则倾向于从社会性互动的角度来定义工作场 的学习。他指出,工作场的学习是一个人试图帮助另一个人时所发生的一系列非 正式互动。在组织内日常工作的每一个层面,它都是人们相互作用的最普遍、最 成功的形式之一,并且是衡量人们在组织中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6 他还认 为,当知识以工作场之中的问题为基础被建构时,或者成年学习者需要思考、联 系他们个人的学习经验时,或者指导他们自己

13、的学习过程时,工作场的学习能取 得最大的成效。梅茨茹(Mezirow,1991)从另外的角度描述了工作场的学习概念。他认为工 作场的学习存在三种形式:工具性的、对话性的和反思性的。工具性学习的目的 是发展技能、提高生产率;对话性学习关注的是组织和学习者个体在组织中所处 的位置;反思性学习提高学习者对工作场中的自我的理解,促使他们追问自己的 身份以及需要的改变。当人们思考为什么事情以某种特别的方式去做时,所有这 三种形式的学习就被整合在一起。 7上述的各种概念并不矛盾,每一个概念都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者思考工作场的 学习时所采取的视角及观点,揭示了工作场的学习某一方面的属性。比利特的目 的是构建一个

14、理论框架以概括和区分工作场中每一种形式的学习,并把它们与员 工的工作联系起来,因此强调必须分析工作场中知识的类型。古宁汉姆的概念强 调了人们之间的互动以及指导对于工作场学习的重要性,把工作场的学习本质看 作是专家和新手之间的互动。梅茨茹所描述的三种形式的工作场的学习与伊万斯 提出技能发展阶段也是有关联的。二 工作场中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要理解 这一点,传统的认知科学的价值非常有限。内维尔(Newell,1990)为此提出了 整体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活动不仅仅是实验心理学家所描述的刺激的输入和反应 的输出,也不仅仅是学习心理学家所描述的高层次的智力和能力。它是整体的, 是所有的认知行为背后所蕴藏的

15、一系列机制,包括:问题解决,做出决策,日常 行动;记忆,学习和技能;感知和发动行为;语言;动机和情绪;想象和梦想等。 8以此为基础,内维尔提出了“质性学习理论”(qualitative theory of learning)。该理论宣称,所有的学习都是情境 性的,因为学习是目标导向的行为,而情境决定了学习的目标与任务。另外,学 习是信息“团”的形成与积累过程,已有的知识很重要,学习任务所涉及的长时 记忆中的材料越多,信息被保存在长时记忆中或者从长时记忆中被提取的可能性 就越大。整体认知理论为工作场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因为工作场的学习区别 于学校学习的显著特征就是情境性。该理论其他的观点还包括

16、:随着个体技能和 经验的增长,记忆的组织和技能的唤醒效率就越高;专家对信息进行主动的组织 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元认知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专家对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过 程保持着清醒的认知。与内维尔不同,比利特集中研究了工作场的学习中成人的认知与社会文化因 素之间的关系。他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的重要性,确信对于知识迁移 和问题解决而言,情境是决定性的因素,认知、学习都发生在文化实践之中,知 识也在同样的文化实践情境中被应用。因此,由专家指导的、具备丰富社会文化 意义和真实性的学习经验能够促进知识的迁移与发展。迁移不仅仅是记忆内部机 制的产物,它还与知识被迁移的条件有关。比利特进一步宣称,认知结构也是在 社会环境中建构和发展的,因为:(1)当个体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时,认知结构 的有效使用依赖于拥有得自于社会文化环境的知识。换言之,新手的认知结构可 能是完整的,但是只有以社会文化为基础学习到的知识才是可以有效提取和使用 的知识,而且正是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