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33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104959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33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33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33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33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33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33(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点睛提分卷1. 单选题 (2014广东粤东西北)“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说明情绪具有()。A 信号功能B 健康功能C 激励功能D 调控功能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功能。“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是英国的一句谚语,强调积极乐观的情绪对人的健康具有促进作用。2. 单选题 (2014江苏扬州)单独在几个月时间内追踪研究同一批学生的心理状况,这种研究属于()。A 横断研究B 纵向研究C 横断纵向联合研究D 随机研究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指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批被试进行重复的研究。3. 多选题

2、(2014广东深圳)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逐步树立正确的()。A 世界观B 人生观C 价值观D 荣誉观E 能力观答案 A,B,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第五条规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4. 单选题 (2015四川)小峰认为输掉学校秋季篮球比赛是因为他们的运气不好,这种归因是()。A 内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B 外部、可控、稳定的归因

3、C 外部、不可控、稳定的归因D 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归因理论。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运气的好坏属于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因素。5. 单选题 (2014黑龙江大庆)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因素时,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A 努力程度B 能力高低C 任务难易D 运气好坏答案 A解析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对学习的激励也最大。而任务难易和运气好坏都是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6. 单选题 (2014重庆)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系统研究的是()。A 维果斯基B 安德森C 加里培林D 加涅答案 C解析

4、本题考查的是心智技能的理论。加里培林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7. 单选题 小强暑假期间很少出门,基本整体都宅在家里玩电脑,有时候甚至都顾不上吃饭睡觉,小强的这种行为属于( )。A 强迫症B 焦虑症C 网络成瘾D 人格障碍考点 第二节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解析 网络成瘾是指学生由于过度和不恰当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网络的着迷状态,并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8. 单选题 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 )。A 动机B 兴趣C 需要D 信念考点 第一节个性心理倾向性解析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

5、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因此,本题选择C。9. 多选题 (2015山东济南)下面能够说明“关键期内的教育是相当重要的”这一观点的是()。A 双生子爬梯实验B 狼孩C 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外语的环境,小燕3岁时,父母带她到美国念书D 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答案 B,C解析 所谓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对个体某一方面进行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10. 单选题 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激发学生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 近景性动机B 远景性动

6、机C 内部动机D 外部动机考点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的学习具有诱发性、被动性,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较低。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11. 单选题 (2014黑龙江大庆)参加社会实践是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小明既想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发展自己的能力,又怕参加实践浪费学习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多重趋势冲突答案 C解析 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例如,题干

7、所述情形以及有些同学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但又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12. 单选题 学生为获得优良的学业成绩而努力学习,是( )动机的表现。A 追求成功的B 成就C 避免失败的D 社交考点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解析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13. 单选题 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是( )。A 服从B 从众C 社会惰化D 社会促进考点 第三节群体心理解析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

8、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因此,本题选择B。14. 单选题 (2015陕西西安)()说过“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他否认后天学习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A 华生B 伍德沃兹C 格塞尔D 霍尔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遗传决定论。霍尔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题干的描述是霍尔的观点。15. 单选题 (2014黑龙江大庆)下列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中,()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A 催眠B 睡眠C 梦D 表象答案 C解析 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特定的目的,不需要做出任何努力的,不自觉的想象。梦则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16. 单选题 采用( )型的领导方式,群体凝聚力更高。 A 民主B 专

9、制C 放任D 自我考点 第三节课堂管理解析 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比采用“专制型”和“放任型”领导方式,群体凝聚力更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17. 判断题 (2014安徽)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知识之后,再学习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这种学习是上位学习。()A 错B 对答案 A解析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题干描述的是下位学习的典型表现。18. 单选题 自我价值理论是( )提出的。A 科温顿B 阿特金森C 班杜拉D 韦纳考点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解析 自我价值理论是科温顿提出的,该理论以成就动机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为基

10、础,从学习动机的负面着眼,试图探讨“有些学生为什么不肯努力学习”的问题。19. 填空题 (2015福建)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解析 道德认知20. 单选题 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学习动机是( )。A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 内部动机C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 外部动机考点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解析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这种学习动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21. 单选题 (2015福建)教师答疑时,能迅速灵活地提取头脑中的知识,以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这体现了记忆品质的()。A 准确性B 持久性C 敏捷性D 准备性答案 D解析 记

11、忆的准备性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22. 单选题 学生把新学习的”手机“的概念归到”电子产品“这一总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接受学习D 发现学习考点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解析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23. 单选题 (2015广东广州)同课异构有利于促进教师反思,这是一种()型反思。A 事件记录B 自我批评C 他人比较D 团体互助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同

12、课异构的认识。他人比较制反思是把自身经验与他人经验对比,从不同的视角,发现并澄清自己的问题或优势。目前盛行的同课异构、案例研究等教学研究形式,都意在给教师提供多个比较的例子,引导教师进行比较型反思研究。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24. 单选题 (2015四川)

13、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再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A 共同要素说B 形式训练说C 概括化理论D 实质训练说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理论。桑代克提出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程度越高;相同要素越少,迁移的程度越低。25. 单选题 (2013浙江)在寂静的夜晚,将钟放在一个恰当距离,你一会儿能听到“嘀嗒”声,一会又听不到。这种现象是()。A 注意的不稳定B 注意的起伏C 注意的转移D 注意的分散答案 B解析 人在感知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

14、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在听觉方面,将一只表放在离被试耳朵的一定距离处,使他刚能隐约地听到“嘀嗒”声,被试有时听到表的声音,有时又听不到;或者感到表的声音一时强,一时弱。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26. 单选题 (2014江西)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A 教育功能B 教育价值取向C 教育模式D 教育方法答案 B解析 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在本质上是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变革。27. 判断题 (2014陕西咸阳)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认定。()A 错B 对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