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工业园区考察报告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10477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工业园区考察报告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工业园区考察报告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工业园区考察报告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工业园区考察报告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工业园区考察报告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工业园区考察报告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讲座资料(2021-2022年)工业园区考察报告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 察 报 告 为了学习发达地区先进发展理念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启迪思路,更好地破解园区发展中的难题,激发园区、企业干事创业的动力,时间,*管委会主任*、常务副主任*带领园区有关人员、政协联络组部分政协委员一行16人,赴广东深圳、中山、肇庆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一、考察概况1、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辖8个区,面积19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6万。改革开以来,深圳从一个人口不到3万的边陲渔村发展到人口千万的现代都市,用“深圳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外贸出口总额连续18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截止到2010年底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

2、企业已达180家。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深圳确定了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作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深圳,考察团参观了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技术院”)。先进技术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学于2006年在深圳按全新体制机制共同组建的,集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为一体的新型国家科研机构。已建成人数有1200人的国际化的科技队伍,瞄准智能机器人、低成本健康、高端医学影像、新能源和智慧城市五个方向。通过建设企业育成中心和公共技术平台,增强了孵化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向企业输送和培养专业

3、技术人员与学生3000人,已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生一定影响。在接待人员的指引和介绍下,考察团依次参观了先进技术院的产品展览馆、集成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成果展览馆里用多媒体设备向我们展示了各类科研产品和企业技术转化成果,不但向大家展示了现代科技的巨大魅力,更用无声的语言揭示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先进技术院为提升粤港地区及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的建立,成为国际一流的工业研究院的使命和愿景。置身于各专业研究所的实验室中,面前展示着已研究成功的或是正在研究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领域的尖端成果,看着以前从未这么近距离接

4、触的先进实验设备,考察团成员们赞叹不已,昔日心中抽象的、模糊的科研技术和成果概念一下子变得清晰具体、触手可及。参观完先进技术院后,考察团与先进技术院有关负责人举行了座谈,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发展情况,并对双方开展合作交流达成了初步意向。2、中山是伟人孙中山的故乡,辖6 街18镇,面积17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2万。它以全省1%的土地和2.6%的人口,创造了广东第五的经济总量,成为响当当的“广东四小虎”。中山是一座社会和谐、经济兴旺、环境优美、民生幸福的现代化城市。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27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15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406个/件,落户中山世界500强企业有24家。先后获得联合国

5、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项荣誉。在中山,考察团参观了古镇镇。古镇镇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灯饰之都”,全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6.8万人,外来人口约10万人,基本情况与我们园区相似。改革开放以来,古镇镇按照“工业立镇,工农商并举”的经济发展方针,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逐步从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区域性特色经济明显的工业城镇。古镇镇区域经济特色十分明显,“灯饰电器千万种,花卉苗木全国种”是其真实写照。灯饰业是古镇镇的工业龙头,也是

6、古镇镇的经济支柱,灯饰产品畅销全国,在全国同行业市场中的份额占60%。穿梭于时而雍容华贵、时而精致典雅、时而大气凝重的风格迥异的灯具世界,大家仿佛进入时空隧道,历史现代、异域风情交错呈现,恍若梦幻,大家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古镇人精湛的技艺、充沛的创造力和敏锐的商业头脑,更不由得不反思自身的差距。 古镇不古,它富有特色的建筑群折射出这个城镇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全镇主要干道种大树、村村种大树,全镇面貌焕然一新,初步形成了“白天见绿色大树,晚上见夜色灯光”的“生态型古镇”、“光亮古镇”,一个园林式现代化的城镇已初具规模。3、肇庆位于广东省中西部,作为新划入珠三角地区的一个山区市,人口41

7、3万人(2010年)。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中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和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称号,由于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的产地,故有“中国砚都”之称。2006年,肇庆市又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东南部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和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入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县属山区。在肇庆,考察团参观了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肇庆高新区设立于1998年,2002年上半年扩园迁址到大旺正式挂牌运作,总面积98平方公里,首期规划建设22.52平方公

8、里,全部为国有土地,现有常住人口15万多人;2004年7月被省政府确定为广东省吸收外资重点工业园区和广东省山区吸收外资示范区;2008年8月成功竞得省首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园;2010年9月,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至目前止,全区已累计引进各类工业企业600多家,其中已投产近300家,投资总额1500多亿元,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韩国现代集团、韩国SK集团、美国财富500强企业美国LP集团、亚洲最大的铝材生产商亚铝集团、大型央属企业中国国电集团、全球三大铝银浆生产商之一日本东洋铝业、亚洲最大的中医药企业中恒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初步形成了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四大主导产

9、业,成为了肇庆乃至广东经济发展的一颗耀眼新星。二、经验与感受1、创新发展、敢为人先创新是发展之本、成长之根,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企业的兴盛,归根结底是要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造市场。深圳是中国十大创新城市榜首。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制定实施了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路径,以人才为根本,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实现了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从“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的转变。深圳从增强创新源、完善创新链、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激情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了“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造

10、就了一大批高水平内生型创新人才、高层次创新型老板和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型企业。目前,深圳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4%,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33家。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院为例,先进技术院努力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依次建立了面向智能系统与制造装备的“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由中科院、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学三方共建);面向低成本健康的“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和面向快速城市化和工业信息化的“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主要发展“集成工程学”、“健康工程学”、“数字工程学”三大新兴学科,努力打造自主创新的科技高地,形成了多学科交叉、集成创新的特色与优势,科研

11、成果不断涌现。截止2010年底,自筹项目经费近4.54亿,科研项目共计511项。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心脑血管易损斑块的高分辨成像识别与风险评估预警体系重大问题的基础研究”于2009年9月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经费2800万),实现了落户深圳市的国家重大科学基础研究项目零的突破。国家基金项目的录取率达33%,表现了强有利的基础研究竞争力。争取157个地方科研和产业化项目,服务企业300余家。五年申请累计受理391项,其中发明专利占77,转化过程中的专利占30。2009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列广东省科研院所第一名;2009年获批 “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先进院学术文章数量与质量位居

12、国内研究所15名之内,成果不断涌现。截止2010年底,共发表论文1197篇,EI论文收录数量在全国科研机构排名约占11位。由此可见,正是持续不断的创新,才为地方和企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才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记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产业提升、集群发展层次决定效益、集群提升实力,要想得竞争之先,就必须占据产业高端、发展产业集群,从高端获大利、向集群要效益。中山是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试点)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城市。目前已形成了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电子电信、灯饰光源、家用电器、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家居家具、精细化工、特色食品等

13、10大特色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34.5%。引进17个高水平创新平台,建立风力发电、游戏游艺2个产学研战略联盟,9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30名省部科技特派员进驻中山。得益于一系列改革、开放、搞活措施的铺垫,中山的市场化规范而超前。“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产业集群联盟标准模式,使中山的产业聚而不乱、配套齐全。特色明显,中山6个街道、18个镇中,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就有15个,并且“一镇一品”。以古镇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充分发挥政策、地缘和人文优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顺利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农村到城市、从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的巨大跨越,成为享誉

14、海内外的“中国灯饰之都”,在此基础上,他们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加快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建立并完善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中介服务、资金支持及政策环境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古镇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十分突出,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占经济总量的95%以上。灯饰业是古镇的龙头行业,也是古镇的经济支柱。从1982年发展至今,经过近30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形成了以古镇为中心,覆盖周边三市11镇区,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灯饰产业集群,成为世界性几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是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广东省名牌产品7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5

15、个。LED灯具产值80亿元。2011年,灯饰业总产值达170.8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出口总额5.0亿美元,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较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上至中央、下至民众的共同呼声,广东再次抢抓机遇,率先一步,走在前列。肇庆高新区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大对民生建设的资金投入,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幸福指数。积极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积极安置本地2000多名“4050”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对区内适龄就业人员免费分批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后推荐到区内企业

16、就业,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积极抓好同富裕工程,按照每人每年1200元的标准发放福利股分红,符合条件人员1.6万多名。积极抓好园区美化工作,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建设环境优美的大旺公园、功能配套最齐全的新农贸市场,全面推进“十个一”生态文明社区工程建设,实现城区通5个居委会道路的硬底化和区内有线电视、自来水普及率100%,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对区内困难家庭实行科级以上干部挂钩帮扶脱贫制度。在宏旺集团,在内部员工管理上,该集团始终坚持“企业的竞争力最终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的理念,将“人文关怀”的精髓贯彻到具体的工作细节,通过提炼内容丰富的格言文化,倡导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做人做事哲学,真正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益于社会的文化人,极力为员工创造一流生活环境、一流工作环境、一流发展环境,用环境留人,用环境育人、用环境激励人,培养职工主人翁意识,增强公司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4、集才益智、成效显著才智是宝。才智充盈,发展才能高速度、经济才有高质量。深圳本无更多才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